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杂志】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杂志社

发布时间:2017-01-19 18:02

  本文关键词: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法理冲突与调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刊名: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英文名:Journal of China Youth University for Political Sciences

主管单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出版地:北京市

主编:周晓燕

ISSN:1002-8919

CN:10-1318/C

周期:双月刊

语种:中文

开本:16开

单价:20.00元/期

定价:120.00元

邮发代号:82-663

创刊时间:1982年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杂志基础信息: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杂志(双月刊)于1982年创刊,曾用刊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本刊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立足中国青年理论与实践,以青年问题、青年工作及青年最关心的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哲学、法律、文化教育等为主题,汇萃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服务于国内各级青年政策的制定与青年工作者、修正业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员工。近年来,学报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转载率连年达到40%,获得学术界评定的多个奖项,相关媒体作了报道。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杂志栏目设置:

青年特别观察、理论研究、共青团与青年事务、大学生教育与发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青年社会调查、青年思想研究、国外青年研究、学者访谈录、青少年社会问题解读、青年与政治、青年学术述评。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杂志收录情况:

1、期刊收录:中国知网、万方、维普。

2、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

3、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4、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5、获奖情况:社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北京高等学校社科学报一等奖、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杂志订阅方式:

主编:周晓燕

地址:北京西三环北路25号

邮政编码:100089

电话:010-88567282

邮箱:zqxb@vip.163.com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杂志社相关期刊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杂志社投稿信息 来稿前请仔细查看本刊内容、格式及相关要求,务请与本刊吻合。具体要求:

一、来稿请寄样纸,用A4纸打印,同时提供电子文本;文章不超过8000字,一般不受理本科生稿件。

二、请在文章题目下署作者姓名,并注明工作单位(包括二级单位)、所在省、市、邮政编码、电话号码。

三、请写出文章的摘要(指文章的主要观点或中心思想,不要写成:“文章通过…指出了…解决了…),2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

四、请在文章首页下方附作者简介,,其内容包括:姓名、所在单位(包括二级单位)、职称、学位(尚未获得学位者,请写“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

五、参考文献(指引用某人原话、原文或观点)需在文中相应位置标出(用“[1]”“[2]”…表示),文献信息放在文尾。

内容包括:

1.报纸注法:作者姓名,文章名称,所载报纸名称,报纸年、月、日;

2.刊物注法:作者姓名,文章名,所载刊物名称,刊号;

3.著作注法:著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六、如不明白,请参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或与本刊编辑联系。

另外请务必附上引文相关复印件:

1.引文当页复印件(并在该处注明序号);

2.该书、刊、报之版权页(即显示书、刊、报名称、出版者、出版年之页);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部征稿

高智商者犯罪心理探析——从复旦大学投毒案说起
谁是青年:“Y世代”在中国语境中的解读
从宏大叙事到倾听个人发声——青少年研究方法的比较分析
转型期新生代农民工传统性断裂与现代性重塑
当年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态度分析
论青年政治参与的合道德性——由香港违法“占中”事件引发的深思
青年政治参与伦理失范及其矫治
时代语境下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路径
媒介与青少年发展视野下的网络欺凌
网络欺凌与学校责任
社会建构理论框架下的青少年网络欺凌
大数据之于学术评价:机遇抑或陷阱?——兼论学术评价的“分裂”
新媒体时代纸媒对青年高品位阅读的影响
高校学生问题研究在青年期刊中的显现及其影响——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为例
社区法律服务学习中青年“法科生”的需求实现——以中青法律诊所的相关实践为例
服务学习理念下的课堂学习与社区服务——以《儿童权利与保护》课程为例
当代青年自我认同危机及其重构路径——以80后早衰现象为例
论00后的群体担当及共青团的代际主题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法理冲突与调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及预防对策修正——以S省法院5年判决为样本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性分析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现状研究
协同创新机制下的大学新生教育研究——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
文化、媒介的性化和青少年性化
21世纪美国青少年小说与青少年认知发展
亲密关系的变革:“基友”的现实表现及其理论蕴含
80后和90后的尼特与啃老现象
从“华尔街”、香港“中环”到台湾“立法院’’的青年占领运动——兼论青年大学生政治精神家园的诉求与批判
城市“单独夫妇”的二胎生育意愿——基于南京、保定五类行业558名青年的调查分析
青年干部“35岁贪腐现象”:特征、成因及其治理
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研究


  本文关键词: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法理冲突与调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8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38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2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