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刑事被害人过错界定

发布时间:2017-02-28 09:03

  本文关键词:关于被害人过错的法理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丈分析了在刑事案件审理中的被害人过错界定,并简要的阐述了被害人过错的概念及其性质。

L g l y m dS cey e a ̄e An o it S

{占 l缸金} - J

2 9( ) 0.丘 01

刑事被害人过错界定 舒人俊 摘要关键词本丈分析了在刑事案件审理中的被害人过错界定,并简要的阐述了被害人过错的概念及其性质。 刑事被害人过错界定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90 9(090 .0.1 10-522 0 )11 1 0 人过错的认识。 1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过错包括被害人故意不履 .

中图分类号: 941 D 2. 一

概述

被害人过错这一法学名词,是随着 2世纪 4年代德国犯罪学家行合同、欺、 O O诈赖债、躲债、恶性逃债等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脚踏两“ 汉斯 冯 亨悌格( n o ni) Ha sV nHe t对被害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条船”包养“ g、二奶”通奸、、妍居、卖淫嫖娼等违反婚姻道德的行为;吸开创新学科——《被害人学》之后逐渐被学者们提出来的。 毒、坏公私财物、毁酗酒闹事等违反社会秩序的行为,等等。被害人违亨悌格在深入研究被害原因的过程中发现,除了社会性的、生理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必须达到严重的程度,才能认定为被害人过性的原因之外,在许多案件中,被害人对于自己的被害是负有不可推错。 . 2故意违反法律、法规的过错。这种过错实质上就是违法或犯罪卸责任的,他们要么明知有被侵害的危险仍然任性而为;么事先挑要起争端而反被所伤、所害;要么从事了一些不道德、不合法甚至是违法或犯罪的行为而被害,等等。由此,亨悌格等人就在刑法中提出了“被害人过错”个概念。这 关于“害人过错”个概念在国内现行的正式法律条文中是找被这不到相应文字表述的。国内的一些学者和关于被害人方面的著作中对其的定义大相径庭,乏权威。缺国外的被害人过错问题研究虽然较

行为,由于被害人的违法或犯罪行为,因此对于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可以酌情予以减轻或免除。3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的过错。在一 .些伤害案件中,由于当事人法制观念淡薄,文化程度低,道德水准不高,心胸狭隘,问题比较偏激,看对生活琐事、邻里摩擦、债务、婚恋等民事纠纷处理不当,并以互殴、恶意挑起事端、酒后肇事、言辞侮辱、激将、要挟等方式激

化矛盾,进而难以收拾演变为刑事案件。在这类案 件中,害人激化矛盾的言行,犯罪人加害动机的产生、害行为的被与加

发达,但落实于正式法律条文上的定义也鲜有所闻。归纳起来,主流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1被害人过错是指与犯罪的产生或被害后果具有直接因果关系的 .行为或心理状态,括违法或不道德行为,包括在特定情境下与防止包也

实施、加害结果的出现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因而自身存在过错,故对犯罪人的加害后果应承担过错责任。 第二个争议点是关于被害人过错的外延。上述观点有的认为它是一种行为,如第二种、第四种、第七种、第九种观点;有的认为它是一

如第一种、第六种;还有的认为它是一种责任、一种评犯罪事件发生和自身被害这一目的相悖的不当行为和心理状态。 2种心理状态的, 0.被害人过错是指被害人在被害时自身应负责任的无意过失或出自故价。对于外延的界定,们可以从基本概念入手,过错”词在《我“一辞意的错误言行。 .害人过错是指基于社会行为互动论的观察方法, 3被 就被害人对刑事事件形成所具有的原因性作用所做的否定性评价。。 4被害人过错是指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或者违背道德或其他社会规 .范的行为或过失行为,而与加害行为的发生之间具有一定直接关系从的、害人应当承担的责任。。5被害人是指诱发了犯罪人犯罪意识被 .而遭致犯罪侵害的被害人主观错误。。6 .影响对犯罪人处罚轻重的被害人自身的不良行为,是被害人过错。0就 二、议点剖析争

海》《代汉语词典》被解释为“失和错误”是一个主观和客观因、现中过,

素相结合的概念,指支配行为人从事在法律上和道德上应受非难的行为的故意和过失状态。。把这个概念放入到犯罪事件中加以考虑,作为概括被害人对引起犯罪的发生所应承担之责任的行为,那就是“被害人过错”。所以,害人过错其实是一种表现被害人主观心态的行 被为,而不是什么责任或评价。其过错行为是载体,主观心理状态是本 质。

上述观点从不同的理论基础、研究层面切入,定义了被害人过错, 归纳起来有几个共同点:、调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一强

三、

总结综合以上分析,以得出结论,可所谓被害人过错,就是:出于被害人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直接产生了诱发犯罪人犯罪意识、激化犯罪人犯罪程度,并足以达到影响对犯罪人罪责评判的行为。由此可知,, 从刑法上看,所谓被害人过错,它应该是刑法上的一个法定或酌定量刑情节,它依附于刑法而生,本身并没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对犯罪人量刑产生实质性影响这一问题的存在,刑法学上也就完全不需要讨论被害人过错的问题。所以,在刑法学研究中,果我们确认如我们所讨论的被害人过错的确是刑法学上的被害人过错,我们就必须认清被害人过错在刑法中的地位,确认被害人过错只不过是刑法的一 个量刑情节。 注释:

二、存在来自被害人方面的不良行为、不道德行为、错误行为等可统称为不当的行为;被害人的不当行为对犯罪的发生、三、危害程度的加剧 起到了作用,存在关联,包括:激,诱,断强化等。就构成被害刺引不但人过错的相关要素也存在以下一些明显的争议点。

第一个争议点是关于过错的性质,它是指犯罪行为,还是违法、不道德行为,甚至过失行为呢?上述观点中大多提到被害人过错以存在行为不当为条件,第七种观点认为“如:影响对犯罪人处罚轻重的被害人自身的不良行为,就是被害人过错。而第一种观点则更为宽泛,包”“括违法或不道德行为,也包括在特定情境下与防止犯罪事件发生和自 身被害这一目的相悖的不当行为和心理状态。我们认为,”对于过错行 为性质或者范围之争,不是被害人过错认定标准的关键所在。然并既

是过错,那必然存在行为上的不对、错误或不当,只要从实效上它起到了诱发犯罪人的犯罪意识,激化犯罪人的犯罪程度的作用,就都可以 归于被害人过错之列。

①苏方元 .论犯罪进程中的被害人过错.t: w. y l cr/ hp/ ̄/ ww f jw.o . zj n②高维俭 .试论刑法中被害者过错制度.现代法学 .o 53 . 1 4页. 2 0 ()第 2 ③陈兴良.被害人有过错的故意杀人罪的死刑裁量研究一被害与加害的角度切入 当代法学 .0 42 . 2 2 0 ()第 5页. ④王晓辉 .被害人过错界定与司法判定研究,中国律师网.

关于过错的性质,我们可以通过对其分类解析的方式加深对被害

⑤熊云武

.关于被害人过错的法理探析.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75. 7 20()第 2页⑥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9 2 19年版. 3 4页第 9

作者简介:人俊,安市人民法院法官。舒临 11 0

刑事被害人过错界定


  本文关键词:关于被害人过错的法理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62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462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7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