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近现代西藏货币法律制度嬗递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5 12:15

  本文关键词:近现代西藏货币法律制度嬗递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1951年5月,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告了西藏和平解放。是年9月,解放军先遣部队进入拉萨。西藏已然和平解放,但是面对西藏纷繁复杂的币制、落后的金融体系、特殊的藏印贸易,如何因时制宜的选择、创制、变革货币制度,以保障西藏社会稳定、协调好同少数民族关系是中央人民政府面临的一大挑战。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经慎重决策,最终决定采取过渡性的币制,原有藏币、卢比、银元等货币继续流通,暂不推行人民币。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废止藏币,人民币始与银元混合流通。1962年,西藏自治区筹委会颁布《西藏自治区金银管理和禁止外币、银元暂行管理办法》,规定人民币为唯一法定通货,禁止印度卢比、银元等流通,西藏币制最终确立。今时举国推打造中巴经济走廊,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加速,如何同印度等南亚国家扩大经贸、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等领域合作,应对美国“Indo-Asia-Pacific”的战略挑战,这一过程中维护好我国总体国家安全,则是我国政府今时所面临的一大挑战。从充满中印博弈的西藏近代货币法律制度的历史演变汲取经验无疑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此外,近代中国的金融法律制度现代化程度极低,内地“钱银并行”,钱尚有“钱法”,然银锭和外国银币却是呈自由流通的放任状态。所以,本文研究除了对当时清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颁行的有关西藏货币流通管理的法律资源进行必要挖掘与研究外,对民间流通所形成的“普遍与必要确信之共同习惯”,也视作相关的法律渊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重启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并以《民法通则》的修订为民法总则作为民法典编纂的第一步,而各专家版草案都将习惯纳入为民法的渊源,而少数民族的风俗则需要被予以充分考量,实际上学者杨立新版草案第19条已经明确提出了“权利之行使应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从西藏近代币制的演变的历史经验也证明了,党和国家尊重西藏少数民族货币流通风俗对人民币最终在西藏平稳流通无疑有着巨大裨益。希望本文从西藏历史上币制的演变的研究,对民法典中民族风俗问题也能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过渡性币制 货币法律制度 西藏金融主权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9;D922.28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9
  • 一、西藏和平解放前的货币法律制度9-14
  • (一)古代西藏货币法律制度9-10
  • 1.西藏金本位货币制度起源概述9
  • 2.茶马贸易兴盛下的西藏货币白银化9
  • 3.《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确立的钱法9-10
  • (二)清末民国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的货法改革10-14
  • 1.英国入侵略致传统钱法崩坏10
  • 2.赵尔丰、张荫堂、联豫主持的卫藏和川藏地区币制改革10-11
  • 3.以发行藏币为主要措施的西藏地方政府的货币改革11-12
  • 4.中华民国时期币制变革对西藏的影响12-14
  • 二、西藏和平解放初期的货币法律制度14-18
  • (一)18军进藏前有关货币问题的准备工作14-15
  • 1.西南局对解放康藏地区后允许的四川卢比流通的规定14
  • 2.中央财经委关于继续流通藏币、暂不推行人民币的指示14
  • 3.《十七条协议》的过渡性原则14-15
  • (二)18军进藏后的过渡性货币法律制度15-18
  • 1.确立银元为主导的通货体系15
  • 2.为稳定西藏金融所实行的特殊货币与财政政策15-18
  • 三、西藏和平解放中后期的货币法律制度18-22
  • (一) 藏币问题18-19
  • 1.藏币问题的产生、原因分析18
  • 2.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解决藏币问题的尝试18-19
  • (二)人民币于西藏流通的初步尝试19
  • 1.旧版人民币改版完成19
  • 2.人民币于藏区的少量流通19
  • (三)涉外货币法制19-22
  • 1.银元外流及其原因19-20
  • 2.《关于西藏地区银元外流管理方案》的涉外管理制度20-22
  • 四、西藏民主改革时期货币法律制度22-30
  • (一)民主改革后藏币的废止与回兑22
  • (二)银元与人民币混合流通体制转向人民币本位22-25
  • (三)中印于西藏民主改革时期币制改革的博弈25-30
  • 五、各时期货币制度述评与结论30-33
  • (一)西藏和平解放前的货币法律制度30
  • (二)西藏和平解放初期与中后期货币法律制度30-32
  • (三)西藏民主改革后的货币法律制度32-33
  • 结语33-36
  • 参考文献36-38
  • 致谢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车明怀;拉萨社科界、藏学界庆祝建党8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学术研讨会简述[J];西藏研究;2001年03期

2 石洪生;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J];西藏发展论坛;2001年02期

3 高丽萍 ,王未来;情系西藏——《外国人眼中的西藏》之一[J];人权;2003年01期

4 阴法唐;政治戎马生涯中的精彩一页———邓小平与西藏的解放和发展[J];红岩春秋;2004年05期

5 廖洲;;从数字看西藏[J];学习月刊;2008年09期

6 李俊清;;从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看西藏人权的改善[J];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06期

7 ;援藏·援疆[J];中国民族;2008年11期

8 陈宗烈;;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0周年(一)[J];军事历史;2009年02期

9 张永攀;;他们曾传教、探险、入侵旧西藏[J];世界知识;2009年07期

10 谭震;;展现一个鲜活的西藏——访国务院新闻办七局副局长刘萱[J];对外传播;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燕霞;孔庆萍;;浅论西藏社会的伟大历史变迁[A];五十年社会变迁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孔艳霞;吴素萍;;略论赎买思想在西藏的运用[A];全国少数民族革命史文集[C];1991年

3 田子渝;周玉凤;;西藏和平解放之原因探析[A];全国少数民族革命史文集[C];1991年

4 狄方耀;杨本锋;;试论中央的特殊政策对西藏经济发展的特殊促进作用[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5 陈维宾;;西藏桥梁的发展与展望[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6 罗莉;;扶持·优惠·补贴——西藏农牧业政策发展的三部曲[A];西部发展评论(2005年第3期 总第17期)[C];2005年

7 熊小平;;试论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A];全国少数民族革命史文集[C];1991年

8 刘毅;;中央对西藏政策支持和全国“援藏”的简要评析[A];西部发展评论(2005年第3期 总第17期)[C];2005年

9 宋月红;;西藏和平解放《十七条协议》谈判及签订问题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尹德艳;;浅谈和平解放以来西藏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林富 孟凡军;西藏总队直属支队用光荣传统激发新战士训练热情[N];人民武警;2007年

2 郝桂尧;“老西藏精神”薪火相传[N];西藏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韩连启;西藏必将在祖国怀抱中阔步前进[N];西藏日报;2008年

4 中共定结县委常委 宣传部部长 巴桑;西藏永远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N];日喀则报;2008年

5 仲巴县政法委书记 米玛旦增;西藏的现代化告诉未来[N];日喀则报;2008年

6 樊希安;了解真实鲜活的西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7 西藏大学副校长 王启龙;新旧对比看西藏发展变化[N];西藏日报;2008年

8 ;西藏的明天更美好[N];光明日报;2008年

9 藏宣理;牢牢把握党的西藏工作指导方针 全面推进西藏发展进步伟大事业[N];西藏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晓勇;诉说西藏百年风雨历程[N];西藏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继东;西藏开拓南亚市场及其特殊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王小彬;中国共产党西藏政策的历史考察[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周晶;20世纪前半叶西藏社会生活状态研究(1900-1959)[D];西北大学;2005年

4 宋朝阳;西藏产业结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孙镇平;清代西藏法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6 央珍;西藏地方摄政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苗运长;从克松,

本文编号:267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67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4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