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论劳动合同解除民事归责中“三金”的适用

发布时间:2017-03-31 19:00

  本文关键词:论劳动合同解除民事归责中“三金”的适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劳动合同解除制度为《劳动合同法》的核心制度,劳动合同解除后的民事归责不仅牵动着用人单位的经济利益,也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息息相关,特别是劳动合同解除后的“三金”适用,充分体现了劳动立法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和追求劳动关系的实质平等。“三金”是经济补偿金、违约金、赔偿金三者的简称,是我国特有的法律语言。三者在劳动立法中有着不同性质,在劳动合同解除制度中发挥不同的功能。除非法律有特别的规定,一般情况下三者可以同时适用。由于我国《劳动合同法》兼具公法和私法的性质,在劳动合同解除民事归责中的“三金”适用问题上,经常出现国家干预和当事人自由协商的之间的价值冲突,特别明显的表现在“三金”的适用范围和支付标准中。首先,在适用范围上,由于法律认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处分经济补偿,使得用人单位可规避经济补偿金的支付义务;违约金的适用主体过于狭窄,没有平等适用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赔偿金多以实际损失为基础,但实际损失的范围法律界定不明确。其次,在支付标准上,法定经济补偿的标准过于统一,缺乏层次性,约定经济补偿对于用人单位的要求过于苛刻;违约金的支付标准过于随意,缺乏立法保护性规定;赔偿金支付没有限额,劳动者的赔偿责任没有上限。针对以上问题,借鉴国外成熟的立法经验,完善“三金”制度的适用范围和支付标准的相关建议是:在劳动合同解除的经济补偿金制度中,对双方协商内容进行审查,排除经济补偿的协议处分,并对支付标准进行深度细化;拓宽违约金的主体适用范围,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平等适用,并对违约金的支付标准规定一定的限额;明确用人单位的经济损失,具体区分劳动者的赔偿责任。通过以上措施,寻找国家干预和双方自由协商的平衡点,充分发挥“三金”制度在劳动合同解除中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劳动合同解除 经济补偿金 违约金 赔偿金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52;D920.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引言10-16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0-11
  • 1.1.1 选题背景10
  • 1.1.2 选题意义10-11
  • 1.2 文献综述11-14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4-16
  • 1.3.1 研究内容14
  • 1.3.2.研究方法14-16
  • 第2章“三金”制度基本理论16-22
  • 2.1“三金”释义16
  • 2.2“三金”的性质16-19
  • 2.2.1 经济补偿金的性质16-18
  • 2.2.2 违约金的性质18
  • 2.2.3 赔偿金的性质18-19
  • 2.3“三金”的制度设计功能19-20
  • 2.3.1 经济补偿金的制度功能19
  • 2.3.2 违约金的制度功能19-20
  • 2.3.3 赔偿金的制度功能20
  • 2.4“三金”之间的关系辨析20-22
  • 第3章 我国劳动合同解除民事归责中的“三金”适用检讨22-31
  • 3.1“三金”的适用范围22-26
  • 3.1.1 劳动合同解除民事归责中经济补偿金的适用范围22-23
  • 3.1.2 劳动合同解除民事归责中违约金的适用范围23-24
  • 3.1.3 劳动合同解除民事归责中赔偿金的适用范围24-26
  • 3.2“三金”的支付标准26-31
  • 3.2.1 劳动合同解除民事归责中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26-27
  • 3.2.2 劳动合同解除民事归责中违约金的支付标准27-28
  • 3.2.3 劳动合同解除民事归责中赔偿金的支付标准28-31
  • 第4章 域外劳动合同解除民事归责中“三金”适用之考察与比较31-35
  • 4.1 域外劳动合同解除民事归责中经济补偿金适用之考察与比较31-33
  • 4.1.1 域外劳动合同解除之法定经济补偿31-32
  • 4.1.2 域外劳动合同解除之竞业限制经济补偿32-33
  • 4.2 域外劳动合同解除民事归责中违约金适用之考察与比较33
  • 4.3 域外劳动合同解除民事归责中赔偿金适用之考察与比较33-35
  • 第5章 我国劳动合同解除民事归责中“三金”适用之完善35-44
  • 5.1 劳动合同解除民事归责中经济补偿金的适用范围和支付标准35-37
  • 5.1.1 排除用人单位主动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适用情形35
  • 5.1.2 禁止法定经济补偿金由双方协议处分35-36
  • 5.1.3 细化法定经济补偿金支付标准36-37
  • 5.1.4 完善竞业限制协议的解除程序和经济补偿支付标准37
  • 5.2 劳动合同解除民事归责中违约金的适用范围和支付标准37-40
  • 5.2.1 拓宽服务期违约金的主体适用范围37-38
  • 5.2.2 平等化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违约金适用38-39
  • 5.2.3 设定竞业限制违约金的支付标准限额39-40
  • 5.3 劳动合同解除民事归责中赔偿金的适用范围和支付标准40-42
  • 5.3.1 界定用人单位的经济损失40-41
  • 5.3.2 界定劳动者的赔偿范围41-42
  • 5.4 劳动合同解除民事归责中“三金”适用关系42-44
  • 结论44-46
  • 参考文献46-48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8-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宁宁;;劳动合同解除的预告期制度研究[J];特区经济;2011年10期

2 周悦丽;劳动合同解除刍议[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毕晓平;;劳动合同解除问题的几点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邱婕;客观情况变化下的劳动合同解除[J];中国劳动;2005年03期

5 ;劳动合同解除后怎样进行经济补偿[J];农民科技培训;2006年08期

6 冯彦君;;劳动合同解除中的“三金”适用——兼论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态度[J];当代法学;2006年05期

7 景安妮;;浅谈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后的相关问题[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郑磊;;劳动合同解除后的“麻烦”事儿[J];职业;2009年16期

9 马丽莉;;劳动合同解除中单位的常见失误[J];劳动保障世界;2009年06期

10 李斌;;浅议劳务派遣中的劳动合同解除和经济补偿、经济赔偿问题[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扬;;劳动合同解除的现状分析及法律研究[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厉进;;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过程中经济关系处理办法及反思[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昌衡;劳动合同解除后经济补偿有讲究[N];衡阳日报;2009年

2 路平;企业切勿滥用劳动合同解除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丁国元;北京农民工首次行使劳动合同解除权获补偿[N];工人日报;2008年

4 上海汇业律师事务所律师 周开畅;“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案”点评[N];上海金融报;2008年

5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 姜颖;《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的喜与忧[N];工人日报;2014年

6 张伯晋;鼓励“停薪留职”创业,有违公平原则[N];检察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安琪;企业搬迁情形下劳动合同解除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2 雷思颖;论劳动合同解除中“不能胜任”的认定[D];苏州大学;2016年

3 彭翠娥;论劳动合同解除民事归责中“三金”的适用[D];湖南大学;2015年

4 李蕾;劳动合同解除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张雯雯;中法两国劳动合同解除制度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黄键琳;我国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一宁;我国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常以正;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的行为激励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9 胡庆莲;劳动合同解除制度探研[D];复旦大学;2012年

10 朱莉;论劳动合同解除制度对劳动者的保护[D];重庆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论劳动合同解除民事归责中“三金”的适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9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79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7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