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法治的价值之思—应然与实然的统一

发布时间:2017-04-03 15:16

  本文关键词:法治的价值之思—应然与实然的统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法治作为法律史上的经典概念,内涵丰富,是一个非常富有争议的话题,不仅受到学派各界的高度关注,而且饱经激烈讨论,即便是在法治传统历史悠久的西方也不曾有一个让各界人士都能认同的定义。法治这一概念的争议性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其价值引起的。从不同主体而言,法治对不同的主体又有何价值?对个人而言,法治通过限制其它个体、其它团体乃至政府的行为活动来保障个体的权利和自由;对社会而言,法治是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屏障;对政府而言,一方面限制政府的行为,让政府成为有限政府,管住权力那只乱伸的手,另一方面通过让政府承担责任,做到法定责任必须为,协调好政府的消极价值和积极价值,在有所不为的基础之上有所为,提高自身的公信力,赢得人民和社会的信任。法治的不同价值之间并非总是和谐并行,而是时有冲突,对价值的不同侧重引起了法治概念的高度争议。虽然对法治的价值理解众多,但是本文主要从实然和应然两个角度出发来探寻法治的价值。从实然角度出发,法治的价值彰显为形式价值,从应然角度出发,法治的价值彰显为实体价值。形式价值和实体价值是法治价值的一体两面,并非截然对立。第一部分,主要追溯了法治价值实然和应然之源头,主要是亚里士多德的良法之治,把法治的实然和应然结合起来,区分了现实之法和理想之法,现实之法虽具有法律之形式但因可能并不追求道德上的正义和圆满,从而可能成为统治者扩张权力的工具,而理想之法是正义之法,是我们法治进程所追求的目标,也是评价现实之法的重要标准。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法治价值之争——应然和实然的困惑,一方面自然法学派主张法治应具有道德层面的价值,而这价值就在于维护个人的自由权利,实现正义、平等,另一方面实证主义法学派则因为突出道德会有损法律本身的明确性,而主张把应然价值从法律中排除出去,仅从实然出发。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法治价值的应然和实然只是从不同角度来衡量法治,并非对立,而是法治价值的一体两面。第三部分,主要阐述法治的实体价值,法律搭起了政府公权和个人私权之桥,法治的价值既在于限制公权力以维护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又在于促使政府履行自身的责任,做好分内之事。第四部分,则主要阐述法治的形式价值,主要通过形式法治所要遵循的原则如法治至上,有普遍而又清晰的法律等具体展开论述,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即使法治的形式价值也有冲突。当我们追求法律的普遍性时,因为要概括的现象太过纷繁复杂,可能就注定无法清晰明确,反之亦然,对此仍需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并且随着实践的变化而有所侧重。最终得出结论,法治的实体价值和形式价值虽然是法治的一体两面,大多数时候二者虽然并行不悖,但是仍然会有冲突出现。那么当冲突出现时,我们应该以何者为侧重?这要根据我们的实践发展需要来决定。
【关键词】:法治 价值 实然 应然 实体价值 形式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0-05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2
  • 1.选题背景9-10
  • 2.研究综述10-12
  • 一.法治价值——应然与实然之源头12-18
  • 1.柏拉图:从理想国到法治国12-13
  • 2.亚里士多德:良法之治13-18
  • 二.法治价值的困惑——应然还是实然18-26
  • 1.应然——理想之法:“法律应该是什么”19-21
  • 2.实然——现实之法:“法律是什么”21-25
  • 3.法治的价值:实然和应然的统一体25-26
  • 三.法治价值的应然状态:实体价值26-32
  • 1. 法治下的法律与权力26-29
  • 2. 法治下的法律与自由29-32
  • 四.法治价值的实然状态:形式价值32-39
  • 1. 至上性33-35
  • 2. 普遍性35-37
  • 3. 明确性37-39
  •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2
  • 致谢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杰;;实然与应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与倡导[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02期

2 彭青;;实然与应然角度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商;2014年03期

3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卫琳;法治的价值之思—应然与实然的统一[D];中共中央党校;2016年

2 吴伟;论法律效力的多重指向及其内在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法治的价值之思—应然与实然的统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4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84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6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