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的适用范围

发布时间:2017-04-05 02:05

  本文关键词: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的适用范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法规是政府监管权限的依据和来源,法规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政府监管的实效性,科学的引进立法成本效益评估制度可以有效的提高法规的质量。但随着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的适用,其自身固有的缺陷逐渐显露,在部分立法领域出现适用不可行、不必要的情形,理论与实务界逐渐开始关注该方法的适用范围问题。科学的界定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的适用范围(简称适用范围)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可以提高立法质量,实现立法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可以证明一项立法颁布的正当性。因此,研究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适用范围的中国化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的适用范围这一概念来源于政策评估的“可评估性理论”(Evaluation Theory),其构建标准也主要是在借鉴政策评估和国外立法成本效益评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主要包括有效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标准。即该方法应当对符合一定条件确有必要的立法进行成本效益评估,且通过评估能够实现提高立法质量,合理分配立法资源,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效果。实践中,立法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最早出现在卡特签署的12044号行政命令《改善政府管制》中,其基本内涵是规范成本效益评估方法在立法中的适用,使其着重适用于对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公众利益有重大影响的规制行为中,避免在不可行与不必要立法领域的适用,更好的发挥其在界定权利、分配正义、衡量绩效、平衡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等方面的功能和优势。目前,美国、加拿大、欧盟、OECD等国家和组织,或从中央层面或经实践总结,都对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的适用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国家或组织大都仿效美国的“重大监管行为”,通过肯定性范围与否定性排除的方式确定本国或本组织的适用范围,而欧盟则由各成员国根据自身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来确定。我国的立法成本效益评估实践是从政府立法后评估开始的,而对于该评估方法适用范围的构建多来自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其中海南省、山东省和广东省有对该方法适用范围的制度性规定。立法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在我国正遵循从上而下、由点到面的原则逐渐形成,其着重于适用于对民生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大的立法、和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有重大影响的立法。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适用范围的构建应当遵循既贴近社会生活、关注社会公众利益,又兼顾评估成本;既考虑立法过程和立法目的,又要考虑社会公众的关注度、公平正义、资源配置等因素,科学准确的构建该方法的适用范围。本文从立法程序和法律部门两个维度出发构建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的适用范围。将立法程序与成本效益评估相结合分为立法预评估、伴随性评估和立法后评估三个阶段,不同阶段适用不同的范围,增强立法的正当性;将法律部门调整的法律关系及其影响力状况作为法律部门“质”和“量”两个考量维度,对于既符合“质”又符合“量”的立法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符合“质”达不到“量”要求的立法进行定性分析,对于不符合“质”要求的立法排除适用,以增强我国的立法质量。在考量立法程序与法律部门两个维度的前提下,还需要参考数量规定、资源配置影响、财政支出以及是否是新的政策法律问题等因素,通过国家与社会联动的路径构建我国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的适用范围。文章最后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现有的立法状况,提出我国应从肯定性适用与否定性排除两个方面构建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的适用范围。肯定性适用范围主要包括重大经济立法项目;对公共利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立法;由于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需要进行修改的,或引发新的法规或政策问题的立法;预算成本较高的立法;公权力比较集中的立法五个方面。否定性范围则包括绝对否定与相对否定两个方面。绝对否定性范围包括关于国家安全、外交方面的立法;关于军事方面的立法;界定机构、人员事务管理方面的立法;适用成本效益评估有较大量化困难的立法;国家立法机关通过立法形式排除成本效益评估方法适用的五个方面。相对否定性范围包括程序性、执行性立法;社会保障性立法;没有立法成本或成本微不足道的立法。在理论与实践中探寻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适用范围构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在制度层面构建中国化的适用范围,是本文力求达到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立法成本效益评估 适用范围 可评估理论 法律部门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0.0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1
  • 引言11-12
  • 一、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适用范围的理论基础12-23
  • (一) 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适用范围的基本内涵13-17
  • (二) 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的局限17-23
  • 二、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适用范围的选择23-28
  • (一) 适用范围“可评估理论”的提出23-25
  • (二) 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适用范围的构建标准25-28
  • 三、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适用范围的经验考察28-38
  • (一) 国外政府构建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适用范围的经验做法28-35
  • (二) 我国构建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适用范围的实践及评析35-38
  • 四、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适用范围的中国化构建38-50
  • (一) 构建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适用范围的考量维度39-41
  • (二) 构建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适用范围的参考因素41-44
  • (三) 构建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适用范围的路径选择44-46
  • (四) 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适用范围的中国化设计46-50
  • 结语50-52
  • 参考文献52-54
  • 致谢54-55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程;王琪;;立法成本的经济学分析[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吕祚成;;浅析立法成本[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3年04期

3 邢剑秋;;关于立法成本效益的思考[J];边缘法学论坛;2010年02期

4 李如章;;由限制养犬引发的立法成本效益思考[J];人民之声;2003年07期

5 赵立新;;简论立法成本及控制[J];吉林人大;2011年04期

6 王海峰;;论法治成本——兼析中国转型期法治的阶段性高成本[J];江淮论坛;2007年04期

7 李文峰;;立法技术——重视立法成本[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10期

8 袁玉峰;;立法成本与效益探析[J];人大建设;2011年05期

9 游劝荣;;关于立法成本的思考[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凌丰;;立法:避免高成本低效益[J];人民政坛;200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叶宏伟;;立法效率的经济学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前言[A];1994年政府法制研究报告[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整理 本报记者 席锋宇;节约立法成本 提高立法效率[N];法制日报;2014年

2 邢佰英;专家建议立法要公开成本要降低[N];济宁日报;2006年

3 ;博客立法有“机”之谈[N];电脑报;2006年

4 徐龙震;区域性立法协作值得推广[N];检察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利息税存废考量立法成本[N];经济视点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游劝荣;法治成本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旭;立法成本效益量化评估制度指标体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赵树伟;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的适用范围[D];山东大学;2016年

3 艾宪冬;加拿大立法成本收益评估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曲攀;行政立法成本与效益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白强;中国立法效益分析[D];重庆大学;2005年

6 张悦;法治的社会成本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7 丁力洪;我国农业立法成本效益评估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立法成本效益评估方法的适用范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62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862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8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