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法律移植本土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2 20:05

  本文关键词:法律移植本土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法律移植现象自古有之,但是对法律移植的系统研究却是近几十年的事情。把国外先进的法律制度移植进来容易,但是要实现被移植法律的本土化却很难。被移植法律的本土化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的系统工程。我国现在法制体系的主体部分,包括法律体系、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学理论等中的绝大部分均移植自西方国家;但是法律一方面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也是文化的反映,我国的文化与作为被移植法律母国的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异;另外,在世界各国交往日益频繁,各国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移植他国的先进法律制度,无疑是我国完善现代法制体系无法回避的选择。因此,研究法律移植本土化问题,对我国的法律移植的顺利进行,并进而对我国的法治建设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四个部分来论述法律移植本土化问题:第一章,绪论。提出问题,并对以往学者们提出的关于法律移植及其本土化问题的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系统梳理,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进路。第二章,法律移植本土化的基本理论。这一部分介绍了本土化的含义,并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本土化的必要性和意义,即:本土化是法律移植成功的关键;本土化是法律移植顺利进行的指挥棒;本土化是法律移植是否成功的首要判断标准;本土化是加深对本土问题理解的有效途径。第三部分,法律移植本土化的原则。这一部分论述了如何进行法律移植本土化的问题,提出了法律移植本土化的四大原则,即:全面性原则、本土性原则、超前性原则、长远性原则。第四部分,法律移植本土化理论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这一部分从对待法律移植本土化的理念,法律移植本土化的具体实施方法,法律移植本土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法律移植本土化理论对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启示。结论部分重申了,在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并且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法律移植是建设和完善我国法制体系的重要方式;本土化对进行法律移植,并进而对我国的法治建设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法律移植 本土化 原则 法治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0.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5
  • 1.1 问题的提出9-10
  • 1.2 法律移植本土化理论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10-13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进路13-15
  • 2 法律移植本土化的基本理论15-22
  • 2.1 本土化的含义15-16
  • 2.2 本土化的必要性和意义16-22
  • 2.2.1 本土化是法律移植成功的关键16-18
  • 2.2.2 本土化是法律移植顺利进行的指挥棒18-19
  • 2.2.3 本土化是法律移植成功的首要判断标准19-20
  • 2.2.4 本土化是加深对本土问题理解的有效途径20-22
  • 3 法律移植本土化的原则22-32
  • 3.1 本土化的全面性原则22-24
  • 3.1.1 纵向的全面性22-23
  • 3.1.2 横向的全面性23-24
  • 3.2 本土化的本土性原则24-27
  • 3.2.1 古为今用25
  • 3.2.2 充分利用现实中的本土资源25-27
  • 3.3 本土化的超前性原则27-29
  • 3.3.1 不过度迁就本土情况27-28
  • 3.3.2 实现超前性与现实性的平衡28-29
  • 3.4 本土化的长远性原则29-32
  • 3.4.1 以长远眼光看待法律移植的成败29-30
  • 3.4.2 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失败的法律移植30-32
  • 4 法律移植本土化理论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32-37
  • 4.1 对待本土化的理念32
  • 4.1.1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2
  • 4.1.2 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法律移植32
  • 4.2 本土化的具体实施方法32-34
  • 4.2.1 注重对法律移植本土化相关问题的比较研究33
  • 4.2.2 以理论引进和先进法律观念的培养为先导33
  • 4.2.3 注重对法律职业群体的理论培养33-34
  • 4.3 本土化过程中的应注意问题34-37
  • 4.3.1 制定具有本国特色的法律34-35
  • 4.3.2 遵循事物的历史发展阶段35
  • 4.3.3 不拘泥于法律移植来谈法律移植本土化35-36
  • 4.3.4 积极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36-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40-41
  • 致谢41-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蕾;论中国的法律移植问题[J];南都学坛;2002年02期

2 李长友;论法律移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绥化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3 张丽;试论法律移植的主体[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何勤华;关于法律移植语境中几个概念的分析[J];法治论丛;2002年05期

5 邹晓红;法律移植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刍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吴传毅;论法律移植[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王保智;论法律移植[J];求实;2003年09期

8 于沛霖,王海燕;关于法律移植的内涵及形式的学理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9 胡成建,聂施恒;法律移植的基本问题研究[J];行政与法;2003年11期

10 张丽;试论法律移植应遵循的原则[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传法;;法律移植简论——从发展的观点看[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C];2000年

2 何勤华;;关于法律移植的几个基本问题[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C];2000年

3 王文;;论法律移植与法律融合[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C];2000年

4 张华德;武杰;;熵理论视域下的法律移植[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强世功;;法律移植的终结——对当代中国法理学的反思[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6 A.哈丁;高鸿钧;;东南亚的比较法和法律移植:“习俗杂音”的意蕴[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7 冯卓慧;;法律移植问题探讨[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C];2000年

8 肖光辉;;法律移植及其本土化现象的关联考察——兼论我国法的本土化问题[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C];2000年

9 周伟文;;法律移植和法治[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C];2000年

10 蒋岩波;;论提高法律移植的效用[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瞿琨;法律移植与中国的法治土壤[N];光明日报;2005年

2 熊

本文编号:302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02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4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