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我国法律诊所教育的实践及完善

发布时间:2017-04-19 19:11

  本文关键词:我国法律诊所教育的实践及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法律诊所教育于2000年被中国高校引入,经过十多年的磨合,逐步被学校与社会所接受。作为一种新型的实践教育手段,在法学教育和社会援助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法律诊所由教师和学生组成,课时以学期为单位,在一学期之内诊所成员较为固定,有小班教学的特点。我国法律诊所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美国的法律诊所教学模式,法律诊所“本土化”改革也一直坚持不懈的进行,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法律诊所教育模式。但是,就目前来讲,“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让法律诊所教育陷入困境。教育观念转变困难使得法学院对于实践性教学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师生对于法律诊所认识高度不够;法律诊所运行资金来源的局限性,也使得诊所在日常运作时受到掣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让学生代理的身份陷入尴尬之境等等,这些问题都在制约着法律诊所教育的进步,必须要将问题解决,摆脱束缚,才能让中国的法律诊所教育不断前进发展。笔者本科期间曾在本校社区法律诊所接受了为期一学期的法律诊所教育,通过亲身实践、交流和阅读众多文献,对于大学法律诊所的日常运行、法律援助方式、出现的问题有着较为直观的认识。笔者认为,法律诊所的教育理念,可以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法律人才,让学生加快由法学院学生向法律工作者这一角色转变的速度,同时具备优秀的法律职业素质。法律诊所式的教学模式应该得到大力推广。本文首先从法律诊所教育在我国实践现状入手并引入实际案例配合说明,然后对实践中遇到的法律诊所基础方面、日常运行方面和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列举,分析困境产生背后的原因,最后针对出现的问题,建议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实践教育;加大运行资金和师资的投入,保证诊所正常运行;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和针对目前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在学生代理方面做出变通等,通过提出摆脱困境的可行性措施,力求推动我国法律诊所教育进一步完善,让大学法律诊所更好得为法学教育服务、为社会大众服务。
【关键词】:法律诊所 实践性教育 现实困境 学生代理身份 完善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0-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2
  • 一、法律诊所教育概述12-20
  • (一) 法律诊所教育的历史沿革12
  • (二) 法律诊所教育的目标与功能12-15
  • 1、推动法学教育的实践化12-13
  • 2、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13-14
  • 3、丰富完善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14-15
  • (三) 法律诊所教育对学校教育和社会的影响15-20
  • 1、法律诊所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影响15-18
  • 2、法律诊所教育对于社会的影响18-20
  • 二、我国法律诊所教育的实践状况20-28
  • (一) 我国法律诊所教育的发展历程20-21
  • 1、法律诊所的探索阶段20
  • 2、法律诊所的发展阶段20-21
  • 3、法律诊所的巩固提升阶段21
  • (二) 法律诊所教育的实施基础21-28
  • 1、法律诊所的人员组成21-22
  • 2、法律诊所运行的基本条件22-23
  • 3、法律诊所教育的主要内容23-24
  • 4、法律诊所的运行方式24-25
  • 5、实战案例拓展——李某某诉曹某某不当得利案(民诉法修改前)25-28
  • 三、我国法律诊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28-38
  • (一) 存在的问题28-31
  • 1、基础性问题28-29
  • 2、运行问题29-31
  • 3、管理机制问题31
  • (二) 问题的成因分析31-38
  • 1、基础性问题的分析31-33
  • 2、运行问题的分析33-35
  • 3、诊所管理制度问题的分析35-38
  • 四、法律诊所教育的完善措施38-45
  • (一) 法律诊所教育基础方面的完善38-40
  • 1、教育观念的转变38-39
  • 2、扩宽渠道,解决经费问题39-40
  • (二) 法律诊所教育运行方面的完善40-43
  • 1、加强师资建设40-42
  • 2、对于学生代理身份的延伸性思考42-43
  • (三) 法律诊所教育管理机制方面的完善43-45
  • 1、完善诊所学员考评机制43-44
  • 2、完善诊所管理,确保案件交接44-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清芳;;基础与条件:美国法律诊所教育探析[J];人大研究;2008年06期

2 王霞;;高校开展法律诊所教育的实践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18期

3 郑宏敏;;法律诊所教育在法律高职院校中的应用[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4 杨高峰;;法律诊所教育本土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02期

5 申建平;魏双;;论法律诊所教育及其在中国的本土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年03期

6 邹丽梅;王丽华;;论法律诊所课程在高校的设置[J];教育与职业;2010年20期

7 韩晋;刘英;;“街道法律诊所教育”的本土化模式[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22期

8 王金兰;崔素琴;李墨;;法律诊所教育“三化”路径之研究——河北省法律诊所教育调研报告[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31期

9 范晓;;制度困境及其出路——对我国法律诊所教育的再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1年04期

10 姜纪元;;社区“法律诊所”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J];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儒靓;;法律诊所教学环节的研究与探索[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王小明;;法律诊所教育的实践与探索[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黄曦;;法律诊所教育——法律援助与法学教育的双赢之路[A];第二届城市科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李轩;邹常乐;;论法学教育视野下的公益诉讼[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林;新加坡:社区法律诊所便民服务 门庭若市[N];中国社会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何春雷;法律诊所 为你的法律难题开处方[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3 通讯员 李绘 记者 王进文;“法律诊所”进社区[N];连云港日报;2010年

4 四川大学法学院 兰荣杰;美国法律诊所的危机与启示[N];检察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廉维亮;“法律诊所”社区“治未病”[N];人民政协报;2012年

6 奚萌萌 记者 卢军;“法律诊所”扎根社区“舒筋活血”[N];黑龙江日报;2012年

7 本社记者 张晓娜 李相东 实习生 苏诗钰;“法律诊所”构建大调解格局[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3年

8 广司宣;法律诊所入网格 服务农村群众[N];四川法制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张世光 本报实习生 董博;法律诊所,让大家把心里的气都放一放[N];工人日报;2014年

10 记者 刘紫凌 梁建强;“法律诊所”进村 “法治恩施”落地[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尚泽;我国法律诊所教育的实践及完善[D];云南财经大学;2016年

2 王康;中国社区法律诊所教育之建构[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唐丝丝;法律诊所学生身份与诉讼实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4 邹学海;从“案例教学法”到“法律诊所教育”[D];苏州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法律诊所教育的实践及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69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169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e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