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意大利1988年刑事诉讼模式改革评析及启示

发布时间:2024-06-10 18:16
  对于刑事诉讼模式的分析,中外法学界已经有相对成熟的理论:就诉讼构造的角度来看,“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的模式分类理论,已经为人们广为接受1。在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相互吸收、借鉴的背景下,意大利作为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于1988年尝试引进对抗制改革传统的职权主义模式。立法者意图吸收两种诉讼模式的优点和特色,建立一套“理论上十分完美”的法律程序,通过改变预审法官制度、严格分离诉讼程序、建立双重卷宗制度和交叉询问的对抗方式形成了一种乌托邦式的“混合式”诉讼模式。意大利1988年刑事诉讼改革(以下简称“1988年改革”)还建立五种特殊程序提高诉讼效率,解决诉讼程序拖沓、积案沉重的问题。然而,由于部分规范设计不合理且缺少相应的配套制度等原因,多项措施被实务界抵制并被搁置。改革的最初效果与预期相去甚远,造成一种理论和实践悖反的尴尬局面。1996年我国修订刑事诉讼法尝试引入对抗制的部分因素,形成一种控辩审三角式结构,控审分离、控辩平等对抗、法官居中裁判。虽然解决了部分问题,但实践中出现了许多立法者始料未及的难题,远未达到法律的预期效果。我国从未停止对诉讼模式改革的探索,逐步推进审判中心主义...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Prefazione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第一章 意大利1988年刑事诉讼模式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1930 年洛克法典(Codice Rocco)
    第二节 改革探索期(1944 年—1961 年)
    第三节 改革推动期(1962 年—1989 年)
第二章 意大利1988年刑事诉讼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后续发展
    第一节 意大利1988年刑事诉讼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严格分离诉讼程序
        二、双重卷宗制度
        三、交叉询问的方式
        四、五种特殊程序
    第二节 意大利1988 年刑事诉讼模式改革的后续发展
        一、宪法法院的反改革(1989-1992)
        二、“净手运动”时期(1992-1997)
        三、“公正程序”时期(1997-2001)
第三章 意大利1988 年刑事诉讼模式改革分析
    第一节 新旧诉讼理念的冲突
    第二节 制度设计不合理
    第三节 角色转换问题
        一、公诉人角色
        二、辩护人角色
        三、法官角色
第四章 意大利1988 年刑事诉讼模式改革的启示
    第一节 我国刑事诉讼模式改革进程中的问题
        一、庭审形式化
        二、诉讼效率有待提高
        三、证人出庭难
    第二节 关于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的立法思考
        一、改革案卷移送制度
        二、完善程序繁简分流
        三、完善证人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9917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9917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b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