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理论文 >

后金融危机时期美国住房金融风险与国家安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8 17:07

  本文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期美国住房金融风险与国家安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1世纪初爆发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起源于美国,从美国本土向全球扩散,制造了从“大萧条”以来最大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引起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住房金融风险的监管治理不及时不彻底,住房金融对国际安全的影响值得探究,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同样面临着住房金融领域的风险,并表现为房地产泡沫等形式,有必要重视从住房金融领域入手维护国家安全。美国住房金融风险管理不善导致了全球性金融危机,进而危及到了美国的国家安全。美国高科技股泡沫的破灭后,美国经济表露出衰退的迹象,美联储实施了宽松的利率政策,造成了资本市场流动性过剩,造成住房市场的虚假繁荣。2004年前后,全球主要经济体开始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美国结束了低利率。利率的升高不仅增加了房地产商建房融资成本,同时也加大了购房者还贷的负担,倾向放弃房产,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坏账率飙升,再加上美国住房金融市场缺少监管,在法律上和制度上存在漏洞,进而引发了“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削弱了美国的经济实力,军事相对优势在递减,对国际组织的影响力下降,经济霸权、军事霸权、制度霸权都受到次贷危机的打击。从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分析可以看出,住房金融影响着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并通过美国的政策调整等把压力传导到了中国。住房金融问题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使国家实力受损,限制了对军事的投入,进而影响到国家权力的发挥,使国家的政治地位下降。霸权的相对衰落促使美国对国家安全战略进行了调整,实施了“亚太再平衡”战略,给中国带来了军事上的安全困境和政治上的合作困境,在传统安全领域给中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后金融危机时期新自由主义化的住房金融政策导致了国家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保障作用弱化和经济风险增加,甚至产生经济危机,从而使国家的经济安全处于困境,从而深刻的影响着国家的非传统安全。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也面临着住房金融风险,影响着国家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对风险的管理,通过建立国际性住房金融合作机制维护国家安全。中国面临的住房金融风险主要包括房地产泡沫、金融机构自身存在经营风险、制度风险等,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也面临着来自国际安全环境、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社会安全、国防安全等领域的挑战,从长期看来,对中国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的战略目标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维护中国的住房金融安全需要建立国际性住房金融合作机制,这既是解决国际住房刚性需求、促进社会稳定、维护经济安全的客观要求,也有助于中国借鉴经验,提高抵御住房金融风险的能力,但同时也需要克服政治信任、利益分配等困境。
【关键词】:住房金融风险 国家安全 金融危机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71.2;DD912.2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绪论11-15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1-12
  • 1.理论价值11
  • 2.现实意义11-12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三)研究方法与工具13-14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14-15
  • 一、基本概念界定15-23
  • (一)后金融危机时期的相关概念15-18
  • 1.后金融危机的时间范围15
  • 2.后金融危机的时代特点15-18
  • (二)住房金融风险的相关概念18-21
  • 1.住房金融风险的概念18-19
  • 2.住房金融风险的种类19-21
  • (三)国家安全的相关概念21-23
  • 1.安全的含义21
  • 2.国家安全的含义21
  • 3.衡量国家安全的要素21-23
  • 二、美国住房金融风险给国家安全带来的挑战23-28
  • (一)美国住房金融风险及其成因分析:以次贷危机为例23-24
  • 1.美国住房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23
  • 2.美国住房金融风险成因分析23-24
  • (二)传统安全挑战24-26
  • 1.军事安全危机24-25
  • 2.政治安全危机25-26
  • (三)非传统安全挑战26-28
  • 1.经济安全危机26
  • 2.社会安全危机26-28
  • 三、美国解决住房金融风险给国家安全带来挑战的途径28-37
  • (一)经济治理观念回归28-31
  • 1.新自由主义的治理困境28-30
  • 2. 凯恩斯主义的回归30-31
  • (二)住房金融政策改革31-32
  • 1.美国次贷危机前主流的住房金融政策31
  • 2.住房金融政策的两种属性31-32
  • 3.加强政策性住房政策的调整32
  • (三)政治军事战略转变32-37
  • 1.美国战略转变的根源——霸权的焦虑32-33
  • 2.“亚太再平衡”战略是美国维护其霸权的自然选择33-34
  • 3.美国战略转变对中国传统安全危机的传导34-37
  • 四、中国加强住房金融安全的建议37-43
  • (一)中国的金融战略和住房金融风险37-38
  • 1.中国金融战略制定的背景和意义37
  • 2.中国面临的住房金融风险37-38
  • (二)中国加强住房金融安全对保障国家安全的意义38-39
  • 1.军事安全角度38
  • 2.政治安全角度38
  • 3.经济安全角度38-39
  • 4.社会安全角度39
  • (三)中国防范住房金融风险的措施39-43
  • 1.改进住房金融政策39
  • 2.建立国际性住房金融合作机制39-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47-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家安全小词典[J];国家安全通讯;2000年03期

2 ;国家安全小词典[J];国家安全通讯;2000年05期

3 ;国家安全小词典[J];国家安全通讯;2000年06期

4 ;国家安全小词典[J];国家安全通讯;2000年07期

5 ;国家安全小词典[J];国家安全通讯;2000年08期

6 刘跃进;国民安全与国家安全[J];国家安全通讯;2000年09期

7 ;国家安全小词典[J];国家安全通讯;2000年12期

8 李松;信息时代如何保障国家安全(一)──抢占信息制高点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新使命[J];国家安全通讯;2001年01期

9 ;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J];中国保安;2001年07期

10 姚有志 ,高鹏;一支强大的军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J];国家安全通讯;200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邵秀英;;论西部开发中的国家安全环境与开发战略[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任年勇;;“入世”与国家安全浅议[A];加入WTO与新时期政法工作前瞻——加入世贸组织与维护社会稳定法律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赵文;;“政府采购与国家安全”研究文献[A];政府采购改革与国际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谢志辉;王胜国;陈凤贵;黄华;;气候变化影响国家安全的主要途径[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七)——地球物理与核探测[C];2011年

5 孟晔;;美国政府采购的国家安全保护机制及其启示[A];政府采购改革与国际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国新;;建国初期朱德的国家安全思想论析[A];全国朱德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C];2006年

7 刘代志;;国家安全与地球科学初探[A];陕西地球物理文集(五)国家安全与军事地球物理研究[C];2005年

8 陈述彭;周成虎;;整合信息资源 强化国家安全信息保障体系——天地一体,军民联合应对“数字地球”战略的初步思考[A];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大会报告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永顺;全市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N];安阳日报;2007年

2 本报评论员;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支持国家安全工作[N];抚顺日报;2007年

3 记者 阙爱民 张建新;省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暨表先大会召开[N];河南日报;2006年

4 记者 张守敏;切实增强做好我市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6年

5 李邦田;全力维护国家安全 确保社会政治稳定[N];济宁日报;2007年

6 高钢邋宋世明;全力以赴做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N];江苏法制报;2007年

7 邓帆;我市召开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工作会议[N];焦作日报;2007年

8 吕树建;维护国家安全 促进社会和谐[N];开封日报;2007年

9 耿联;省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召开会议[N];新华日报;2007年

10 曹巍;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召开[N];营口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晓黎;宗教非政府组织与国家安全[D];复旦大学;2010年

2 刘灿国;列宁国家安全思想及现实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张帆;冷战时期美国的国家安全与国内民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管丽萍;新军事变革对当代国际政治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汪晓风;信息与国家安全[D];复旦大学;2005年

6 赵冰;宗教的虚拟化传播与国家安全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王成娟;当代蒙古国外交政策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8 刘力;合作与碰撞[D];外交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丹丹;建国后毛泽东国家安全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2 谈家佳;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我国国家安全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嘉W,

本文编号:4030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4030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a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