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律适用论文 >

刑事法学院年终总结报告 南京廖华

发布时间:2016-10-12 08:40

  本文关键词:惯例的法律适用——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的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刑事法学院2009年工作总结报告

王 政 勋

(2010年1月8日)

各位老师、同志们、同学们:

在过去的一年里,刑事法学院按照《西北政法大学2009年工作要点》的精神,明确2009年学院工作目标和任务,以建设学科、创新学术、培养学者、优化学风为工作中心,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工作重点,围绕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保证教学质量、促进社会服务几个方面积极地开展工作。在校党委、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有关职能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较为圆满地完成了本学年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在,我代表学院将2009年的学院工作向全体老师汇报如下:

一、学科建设

1.2009年8月29日,学院在西安市蓝田县汤峪湖宾馆召开了2009年度学科建设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学院党政领导和法学理论、法律史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四个学科的教师。这是我院第一次召开学科建设工作会议,也是校内各学院第一次召开类似会议。

王政勋院长在会上作了“刑事法学院学科建设工作总结报告”。报告指出,刑事法学院成立以来,我院的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和国内一流法学院相比,我们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今后我们要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师资队伍建设、知识创新、学术交流工作做好,尽早把我院建设成为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研究型学院。四个学科的带头人分别代表各自学科总结了本学科的学科建设情况及发展目标、建设规划。研究生教育院王健院长就学科建设问题作了专题报告,他解释并论述了什么是学科、如何建设学科等问题,廓清了有关学科建设的一些模糊认识。科研处汪世荣处长就科研项目的申报、管理、结项等问题作了专题报告,他分析介绍了各类项目特别是省部级以上项目的特点、申报技巧、项目的中期检查、经费使用以及结项等制度和规范。

暑假期间,四个学科也分别召开了本学科的学科建设工作会议,总结了成绩、分析了经验教训,明确了发展目标,确定了发展规划。

2.龙洋老师、舒洪水老师晋升为教授;宋海滨、董青梅、任亚爱3位老师晋升为副教授。目前学院共有教授26人,加上人事关系在学校其他部门但属于我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的何柏生、周少华、刘治斌,教授一共为29人。学院有副教授24人。

学院有专任教师7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全体教师的70.6%。

3.今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老师增加4名,即李娟、陈玺、刘仁琦、姚剑。2名教师考取博士研究生:肖楠、马成(吉林大学)。目前我院已取得及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共35人,占全体专业教师的48%;其中已经获得博士学位22人,在读13人。

4. 4月24日,“首届中国法学名家论坛”在上海华东政法大学举行,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教授、科研处处长汪世荣教授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贾宇教授被遴选为“当代中国法学名家”。“当代中国法学名家”称号由《当代中国法学名家》编辑委员会在全国法学专家中推荐遴选,此次当选的25位法学名家,是经过严格的推荐和遴选程序,从219位正式候选人中投票产生的。西北政法大学的教师和校友中,先后有杨永华、陈明华、应松年、孙宪忠、刘作翔、葛洪义、谢晖等教授获得此项荣誉。

5.2009年12月10日,在陕西宾馆召开了陕西省法学会第五届代表大会,该次会议产生了陕西省法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及常务理事会。在新当选的65名常务理事中,我校有王健、王翰、王周户、王政勋、杨宗科、汪世荣、宣炳昭、郭捷、贾宇、强力、韩松共11位教授,其中我院6位教授,校长贾宇教授当选为副会长,显示出我院在陕西省法学界巨大的影响力。

二、科研

(一)科研项目

2009年我院教师共成功申报纵向科研项目14项,具体如下: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

柯岚副教授的“‘转型正义’与‘转型法理学’初探,一般项目(09CFX005) 舒洪水教授的“风险社会下的刑法介入早期化研究”,西部项目(09XFX026) 陈京春副教授的“刑事诉讼视野下的刑法建构”,青年项目(09CFX056)

2004年以来我校共取得法学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9项,其中刑事法学院14项;自2006年9月刑事法学院成立以来的三次评审中,我院所属4个学科共取得10项。

1月4日,学院召开了有20多位老师参加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动员及经验交流会,力争在2010年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中能有新的收获。

附表一 国家社会科基金项目(法学类)校内分布情况(以学院为单位)

附表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院内分布情况(以学科为单位)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1项

汪世荣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招标课题《清代紫阳县司法档案的整理与研究》被教育部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9年度重大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为2009JJD820014。

3.司法部项目3项

王政勋教授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刑事审判研究”,重点项目

杨建军副教授师的“法律思维的形成机理”,一般项目

邱昭继副教授的“法律的不确定性、客观性与法治”,青年项目

2008年我院未能取得一项司法部项目。在去年的年终总结及其他会议上学院多次强调该问题,使得今年我院在司法部项目申报中取得重大突破,全校今年共取得司法部项目4项,其中我院就占了3项。

4.陕西省社科规划办项目1项

贾宇教授的“陕西省弱势群体法律援助问题研究”

5.陕西省教育厅项目6项,其中专项基金项目3项,基地建设项目3项:

专项基金项目:

王政勋教授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刑事审判研究”

柯岚副教授的“诊所法律教育与传统法律教育的改革”

魏虹副教授的“陕西省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问题研究”

基地建设项目:

贾宇教授的“死刑问题研究”

宣炳昭教授的“刑法适用疑难问题总整理”

宋志军副教授的“刑事诉讼契约问题研究”

6.另外,我院青年教师获得校级青年人才科研项目立项2项:

邱昭继副教授的“法律不确定性问题研究”

宋志军副教授的“刑事诉讼契约原理研究”

2007年学院共取得纵向科研项目(不含本校项目)13项,2008年仅取得6项,今年共取得14项,并且首次取得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比去年有较大提高。

(二)科研成果

2009年全校在12种重要专业核心刊物①上共发表学术论文31篇,其中刑事法学院所属四个学科发表19篇,占全校发表论文总数的61.3%。它们是:②

1.柯岚:《告密、良心自由与现代合法性的困境》,《法律科学》2009/06

2.柯岚:《拉德布鲁赫公式与告密者困境——重思拉德布鲁赫-哈特之争》,《政法论坛》2009/05。该文被《新华文摘》2009/23期全文转载

3.杨建军:《惯例的法律适用——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的考察》,《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02

4.谌洪果:《枫桥经验与中国特色的法治生成模式》,《法律科学》2009/01

5.宋海滨:《意义与功用的纠葛——简论作为法学“元理论”的法理学》,《法律科学》2009/04

6.王健:《法律硕士教育制度的改革与犯罪》,《政法论坛》2009/03

7.闫晓君:《唐律“格杀勿论”渊流考》,《现代法学》2009/04 ① 这12种刊物是:《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法学家》、《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学评论》、《法律科学》、《政法论坛》、《现代法学》、《法商研究》、《法学》。这12种刊物是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的会长、副会长单位。除了这12家之外,副会长单位还有后来增选的“清华法学”,但“清华法学”是集刊而不是期刊。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公布的核心期刊排名中,这12种刊物也排在最前面。

② 王政勋2009年1月3日上午在中国期刊网上进行精确查询的结果。


  本文关键词:惯例的法律适用——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的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7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137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2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