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律适用论文 >

涉外合同的管辖_中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15 17:47

  本文关键词:中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东政法大学》 2012年

中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的研究

朱莉  

【摘要】:当今社会,跨国民商事交往活动日益频繁使得涉外合同领域的法律适用问题日益突出。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额的逐年增长,涉外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的研究对于解决涉外合同纠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011年4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法律适用法》)是我国建国以来的首部国际私法法典,它对于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在涉外法律适用问题规定方面的不足,但由于该法对于涉外合同法律适用问题规定过于简单,为了完善涉外合同法律适用方面的立法,使我国能够更好地参与国际的竞争与合作,研究我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章是关于涉外合同的定义以及涉外合同法律适用方面的理论。笔者首先阐述了我国对于涉外合同的界定及其标准。然后笔者对合同法律适用方法论进行了分析,在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方法上存在着几种相互对立的理论和实践,分别是客观论和主观论、整体论与分割论以及合同自体法。 第二章对我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进行了阐述。我国在涉外合同法律适用中的四个基本原则是:意思自治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部分合同强制适用中国法的原则以及国际条约优先适用、国际惯例拾遗补缺的原则,笔者结合我国的相关立法,对这四项基本原则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第三章是对我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问题进行的实证分析。笔者从概念释义、相关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三个层面对我国在涉外合同法律适用中存在的法律规避、法律查明、公共秩序保留以及对弱者的保护进行论述。此外针对我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中存在的弱者保护的问题,笔者结合我国2011年实施的《法律适用法》中对弱者保护问题的规定进行了分析,分别指出该法在涉外消费合同、涉外劳动合同法律适用规定中的不足。 第四章阐述了我国在涉外合同法律适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的建议。该章节是全文的重点,,笔者先从总体上对我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中的立法和司法现状存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我国在涉外合同法律适用中存在问题,从意识自治、法律查明、公共秩序保留以及对弱者的保护制度这四个具体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97;D92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哲;意思自治原则在涉外婚姻家庭领域的适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进;国际私法上的法律规避[J];百科知识;1995年10期

2 李孟娣;;论涉外合同法律适用中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厉力;对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思索[J];当代法学;2002年05期

4 肖永平,胡永庆;法律选择中的当事人意思自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5 付志刚;;我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中意思自治原则的价值取向[J];法学杂志;2007年04期

6 徐伟功;从自由裁量权角度论国际私法中的最密切联系原则[J];法学评论;2000年04期

7 董君勇;;论涉外合同法律适用中的意思自治原则[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07期

8 林少瑜;;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合同中的反映[J];法制与社会;2009年02期

9 于颖;;《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2条评析3——我国国际私法对消费者之保护[J];法学评论;2011年02期

10 郑创彬;;浅析公共秩序保留原则的适用——以内地与港澳地区为视角[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玲;涉外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裴悦君;中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立法与实践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李孟娣;中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民;廖建求;;国际私法新理论:“直接适用的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张超汉;;国际航空私法领域中弱者利益保护的体现与发展探析——以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的创新为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3 金文杰;;台湾地区国际私法现代化的最新发展——台湾地区“涉外民事法律适用法修正案”介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4 刘新凯;;冲突法中对意思自治的限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唐世银,张可越;试论国际合同及其争端的法律适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张绍鸿;;民事责任竞合法律选择的价值冲突及其平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余忠萍,李辉;论反致制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王炤;戴斌;;论医疗纠纷仲裁制度的构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张蕊;;区际行政法律冲突和区域行政法律冲突探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朱莉;;对于互联网中发生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之法律选择规则的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其生;杨泽伟;张辉;许威;;中国国际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张天翼;;论构建中国-东盟自贸区国际私法法律框架[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翟苏南;;论香港与大陆区际法律冲突及解决模式[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4 丁伟;;论国际商事仲裁中适用司法解释的悖论性现象[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5 杜焕芳;;涉外民商事案件管辖权实证研究——一个以司法为中心的考察[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6 周晓明;;当代国际私法学说的价值实现[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7 温融;;论国际法的人性基础[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8 宋云博;;国际私法人本论——论国际私法的“人本原则”[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9 马乐;;和谐视域中的国际私法——以国际民事司法协助为视角的考量[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10 王热;;论产品责任冲突规范[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翔;当代国际商事仲裁实体法适用之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清华;国际商事仲裁自裁管辖原则消极效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冯翔;商事登记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许俊强;目的港受领迟延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丁利明;国际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潘华志;权利冲突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张强;商法强制性规范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吕炳斌;TRIPS协定下专利申请的披露要求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管晓中;国际证券侵权关系之管辖权与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施益;论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中的公共政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周智军;中国对日外派劳务人员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蒋俊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许铮;网络侵权案件的司法管辖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魏丽莉;跨国消费合同的管辖权和法律适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杨万顺;《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新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刘斌;论离岸金融的法律监管[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曲怡;论国际民诉管辖权积极冲突的协调与解决[D];苏州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琼琼;;论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的适用问题[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 陈卫佐;;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中国特色[J];法律适用;2011年11期

3 胡永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新发展——适用领域的扩展[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4 杜志华;欧盟统一国际私法的最新发展——《婚姻事项管辖权及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公约》简析[J];法学评论;2001年06期

5 许军珂;;论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的地位[J];法学评论;2012年04期

6 胡永霞;;《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刍议[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7 吕岩峰;限制当事人意思自治问题之探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05期

8 王胜明;;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争议问题[J];法学研究;2012年02期

9 姜冲;论“意思自治”原则下选择法律的时间自由[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金彭年,王健芳;国际私法上意思自治原则的法哲学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廖波;国际私法上意思自治原则的理论与实际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李红军;国际私法意思自治原则基础论[D];吉林大学;2004年

3 王艳;论意思自治原则在离婚法律适用中的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计英华;国际私法中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周芬;论国际私法上意思自治原则的扩展[D];湖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峥争;合同准据法选择中的法律规避问题[J];比较法研究;2002年01期

2 吕岩峰;国际合同法律适用的理论分歧和历史演进[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01期

3 尚清;;论英国国际保险合同的法律适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张巧芳;论涉外合同准据法的适用原则[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厉力;对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思索[J];当代法学;2002年05期

6 夏建英;;我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缺陷及其完善[J];当代经济;2006年06期

7 周江;;国际私法中法律规避问题的再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肖永平,胡永庆;法律选择中的当事人意思自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5期

9 屈广清;;国际私法保护弱势群体的理论考量[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张磊;外国法的查明之立法及司法问题探析[J];法律适用;2003年Z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唐海珍;论国际商业贷款协议法律适用中的意思自治原则[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立东;涉外民商事合同法律适用基本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冯德恒;国际合同法中当事人意思自治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刘逃生;论意思自治原则的发展趋势[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王玲;涉外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裴悦君;中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立法与实践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晓燕;浅谈意思自治原则在确定涉外合同准据法中的地位[J];新疆社会经济;1999年02期

2 姚会平;涉外合同违约责任的若干法律实务[J];对外经贸实务;2001年05期

3 王宏壮;论我国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原则──兼谈《合同法》第126条的适用[J];河北法学;2001年01期

4 阳东辉;论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及完善[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孟宪伟;涉外合同当事人选择法律的几个问题[J];法学杂志;1997年03期

6 吴彩云;我国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及完善[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李良鸿;郑发国;;法律选择协议相关问题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赵彦;美国统一商法典与中国涉外经济合同法的比较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9 赵哲伟;试论涉外合同法律适用中的最密切联系原则[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11期

10 沈梦;;引入“淘汰出局”原则——国际贸易中“格式之战”解决方案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非非;;浅论保护性强行法及其在涉外合同中的适用——以典型的案例为切入点[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2 袁翔珠;;论国际电子商务合同的法律适用[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3 李洁;;特征性履行理论立法模式探讨[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东赋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魏龙;[N];东莞日报;2011年

2 特派记者 李同亮;[N];中俄经贸时报;2009年

3 记者 孙秀霞;[N];黑龙江经济报;2007年

4 易茂;[N];中国船舶报;2003年

5 唐红炬;[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6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广州分所 肖亚范;[N];中国企业报;2001年

7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广州分所 肖亚范;[N];中国企业报;2001年

8 记者 蔡忠仁;[N];中国化工报;2006年

9 李文成;[N];西部法制报;2006年

10 张仁平 张军;[N];检察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莉;中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2 姜雯玉;涉外合同的司法管辖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大刚;涉外民事诉讼管辖权和涉外合同法律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王旭光;涉外合同之债法律适用的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5 王玲;涉外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孟娣;中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管占龙;国际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8 孙鹤;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9 姜雪;美国合同法律适用的新发展[D];山东大学;2011年

10 王立东;涉外民商事合同法律适用基本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1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141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2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