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律适用论文 >

我国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法律适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07:15

  本文关键词:我国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法律适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起源于日耳曼法的“以手护手”原则,并导入了罗马法的“取得时效”制度中的善意要件后,演绎发展而成的。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目的是保护交易安全,对物的原权利人与善意受让人之间的权益所作的一种强制性的调整和平衡。在传统民法理论中,,善意取得制度仅适用于动产取得,而在以登记为公示要件的不动产取得上往往适用“登记公信力”原则。我国2007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正式在立法上确立了善意取得制度在不动产物权取得上的适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善意受让人的合法利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安全、稳定、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是以登记公信力为前提和基础,保护因信赖登记而与登记权利人交易的善意第三人,体现了交易安全优先保护的价值理念。我国民法学界对于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法律适用仍存有较大的争议,在司法实践中也曾出现截然不同的理解和判定。鉴于此,本文以《物权法》第106条为基础,借鉴国外立法例,对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法律适用和法律效果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有益的探索和研究,以期对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有所裨益,同时为改进我国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及相关配套制度的立法和执法,为我国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成熟和完善,略尽绵薄之力。 本文分四个部分进行分析和阐述。第一章主要是对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立法价值的研究。笔者通过对国外立法例的比较,在理论上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我国引入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我国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建设的现实意义。第二章详细探讨了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尤其对《物权法》第106条规定的三个要件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化分析,并以案说法,分析了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三章主要是分析研究了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法律效果,对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涉及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出让人与受让人之间的合同关系、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与不动产公信力之间的法律效果比较等方面进行分析。第四章旨在探索完善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建议方案,重点围绕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包括登记机关、登记程序和赔偿机制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不动产善意取得 构成要件 完善 不动产登记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3.2
【目录】:
  • 摘要4-6
  • Summary6-10
  • 导言10-11
  • 第一章 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价值11-18
  • 第一节 国外关于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借鉴11-14
  • 一、否定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国家的立法规定11-12
  • 二、肯定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国家的立法规定12-13
  • 三、立法比较分析13-14
  • 第二节 我国民法理论中的争辩14-16
  • 一、否定说14-15
  • 二、肯定说15-16
  • 第三节 笔者的分析及观点16-18
  •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16-17
  • 二、立法模式方面的统一17-18
  • 三、制度系统性方面的完善18
  • 第二章 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18-32
  • 第一节 无权处分18-23
  • 一、无处分权人19
  • 二、无权处分19-23
  • 第二节 第三人在不动产交易时系善意23-29
  • 一、第三人主观上善意23-25
  • 二、第三人善意的时点25-26
  • 三、异议登记的破除效力26-27
  • 四、第三人范畴27-28
  • 五、善意的效力28-29
  • 第三节 第三人以合理的价格受让不动产29-31
  • 一、善意取得是一个民事法律行为29-30
  • 二、交易有偿30
  • 三、价格合理30-31
  • 第四节 不动产已经变更登记31-32
  • 第三章 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法律效果32-37
  • 第一节 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32-34
  • 一、无处分权人与受让人之间33
  • 二、原权利人与受让人之间33
  • 三、原权利人与无处分权人之间33-34
  • 第二节 受让人与无处分权人之间转让合同的效力34-35
  • 第三节 与不动产登记公信力法律效果的比较35-37
  • 第四章 完善我国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建议37-43
  • 第一节 统一不动产登记机关37-39
  • 一、不动产登记机关类型比较38
  • 二、我国不动产登记机关现状分析及完善建议38-39
  • 第二节 确定不动产登记实质审查39-40
  • 第三节 完善错误登记赔偿机制40-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7-48
  • 致谢48-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程啸;;论不动产善意取得之构成要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06条释义[J];法商研究;2010年05期

2 贾树学;;论不动产善意取得的理论基础及立法价值[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3期

3 王丽美;;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适用的反思及其完善——以三起房屋买卖纠纷案为例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4 朱广新;;不动产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限度[J];法学研究;2009年04期

5 周美华;;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正当性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6 董学立;论物权变动中的善意、恶意[J];中国法学;2004年02期

7 王利明;;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研究[J];政治与法律;2008年10期

8 王春丽;梁春程;;房产交易中的诈骗犯罪研究[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3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法律适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39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2739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7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