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律适用论文 >

审理工伤认定行政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9 05:45
  工伤认定行政案件涉及民生,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随着2004年《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我国的工伤认定制度得到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和发展,2010年我国出台《社会保险法》,为增强工伤保险制度的可操作性,细化相关工作步骤和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我国实施了 2011年《工伤保险条例》,2014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又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为保护弱势群体职工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的问题和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工伤事故不断涌现,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案件不断递增,在行政诉讼案件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由于客观情况千差万别,劳动关系、工种远比以往复杂,人们的法律维权意识亦不断增强,《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已不能涵盖现行工伤认定的各种情形,特别是当法律界限模糊时,对法律规定的各种要素如何把握,各个地区及各个审判法官易产生争议和分歧,亦成为当前行政诉讼的一大难点。国家法官学院的教授王雅琴在《行政诉讼法十二讲》中指出:“行政诉讼法不像民事、刑事讼法是纯粹的司法审判法,可以直接适用实体法,行政诉讼是监督法”。面对工伤认定依据匮乏的情况,审判法官既...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概述
    (一) 工伤认定及工伤认定行政诉讼的概念
    (二) 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案件的特点
        1. 案件当事人格局恒定
        2. 案件数量不断增长
        3. 案件争议焦点比较集中
        4. 行政机关败诉率高,二审改判率高
        5. 容易引发申诉、上访事件
    (三) 人民法院审理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案件的基本原则
        1. 依法审查原则
        2. 倾斜保护受伤职工原则
        3. 尊重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原则
二、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案件存在的问题
    (一) 工伤认定行政诉讼中受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难以确认
        1. 底层职工劳动关系证明难
        2. 边缘群体劳动关系界定难
    (二) 工伤认定行政诉讼中证据规则适用有差异
    (三) 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法律适用标准不统一
        1. 工伤认定范围宽窄把握尺度不同
        2. 工伤认定的主要概念界定不清
三、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案件中工伤认定实质要件的理解与适用
    (一) 对“工作时间”的理解与认定
        1. 用人单位规定的工作时间
        2. 加班加点工作的时间
        3. 满足吃喝或工间休息等正常生理生活需要的必要时间
        4. 从事与工作有关预备性和收尾性工作所需的时间
        5. 因工外出期间
    (二) 对“工作场所”合理区域的界定
    (三) 对“工作原因”的把握
    (四) 对“视为工伤”情形的认定
    (五) 对排除工伤事由的适用
四、审理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案件适用法律的建议
    (一) 坚持工伤认定行政诉讼基本原则
    (二) 厘清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案件审理思路
    (三) 明确工伤认定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
    (四) 综合把握工伤认定的范围标准
五、完善工伤认定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 细化工伤认定的法律法规是前提
    (二) 突破劳动关系主体资格限制是基础
    (三) 减少工伤认定的程序障碍是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履历



本文编号:3072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3072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7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