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律适用论文 >

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合同法律适用原则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5 21:27

  本文关键词: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合同法律适用原则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合同的法律适用在当今社会的作用已经是不可替代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法律适用法》)于2010年颁布,并在2011年的4月开始在我国适用。我将对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原则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分析现行的法律适用规则对我国的影响和意义。当事人意思自治已经被世界公认为法律适用的首要原则,我国的《法律适用法》也采纳了这一原则,在总则中规定了这一原则,使得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成为我国涉外合同法律选择的首要标准。最密切联系原则与特征性履行原则并列适用,并将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范围扩大,成为我国涉外合同的补充原则。我国采用这样的原则规范,与新法出台之前的规定相比较,当事人意思自治和最密切联系原则具有了扩张性。保护弱者的原则也明确规定出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立法精神,具有时代的进步性。 对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原则的研究将采用规范分析法和比较分析的方法。首先,对我国的涉外合同法律适用方法进行归纳和整理,呈现出清晰的规则框架。其次,,分析我国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作为首要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和特征性履行原则作为补充原则的原因以及出现这样的变化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在法律适用法中出现的特殊原则的规定的研究,保护弱者利益的原则和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涉外合同法律适用中起到的作用。最后,我国涉外法律适用法中各个原则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未来适用趋势的预测,在法律进步的同时,应该注重法律适用法中合同法律适用原则的弊端,对缺陷的修正与完善才能够使法律保持确定性,一致性和预见性。
【关键词】:《涉外民事法律关系适用法》 法律适用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97.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5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8-10
  • 1.1.1 课题背景及题目拟定8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8-10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10-13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10-12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12-13
  • 1.3 主要研究内容13-14
  • 1.4 主要研究方法14-15
  • 第2章 《法律适用法》关于合同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及评析15-33
  • 2.1 引言15
  • 2.2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主导地位的巩固与评析15-23
  • 2.2.1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地位的巩固15-17
  • 2.2.2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地位形成的原因分析17-20
  • 2.2.3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适用的新特点20-23
  • 2.3 最密切联系原则地位的变迁与原因分析23-28
  • 2.3.1 最密切联系原则地位的确定23-24
  • 2.3.2 最密切联系原则地位变化的分析24-27
  • 2.3.3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适用路径27-28
  • 2.4 特征性履行原则适用变化与解读28-31
  • 2.4.1 特征性履行原则适用变化与不同特征28-29
  • 2.4.2 特征性履行原则适用变化的成因29-30
  • 2.4.3 特征性履行原则的缺陷及克服30-31
  • 2.5 本章小结31-33
  • 第3章 《法律适用法》关于合同法律适用的特殊原则及评价33-43
  • 3.1 引言33
  • 3.2 保护弱者原则的适用及原因分析33-39
  • 3.2.1 保护弱者原则在新法中适用的体现33-37
  • 3.2.2 保护弱者原则存在的必要性37-39
  • 3.3 公共秩序保留39-42
  • 3.3.1 公共秩序保留的适用39-41
  • 3.3.2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适用的评析41-42
  • 3.4 本章小结42-43
  • 第4章 《法律适用法》中合同的法律适用原则的适用趋势43-48
  • 4.1 引言43
  • 4.2 一般原则之间的互补趋势43-44
  • 4.3 特殊规定向基本原则的过渡44-45
  • 4.4 合同法律适用原则的趋势预测45-46
  • 4.5 本章小结46-48
  • 结论48-50
  • 参考文献50-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婷;;浅析《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8期

2 林燕萍;;我国台湾地区2008年“涉外民事法律适用法修正草案”评述——兼论祖国大陆调整涉外民事关系的立法模式[J];政治与法律;2009年02期

3 万福良;姚昌金;;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立法完善相关问题探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4 齐湘泉;;论《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立法特点[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王晶;;涉外婚姻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相关规定[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6 江小梅;;解读法律适用法[J];知识经济;2011年17期

7 周后春;;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关于人权保护的规定评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8 邓中文;论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冲突法中的地位[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9 江保国;;迷宫中的路径:论《法律适用法》之适用[J];行政与法;2011年07期

10 林一;;涉外侵权关系法律适用新规介评[J];西部法学评论;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地方政府发展研究所教师2010年参加学术会议[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2 蒋跃川;;再论无单放货案件的法律适用[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3 王热;;论产品责任冲突规范[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4 李洁;;特征性履行理论立法模式探讨[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5 王国华;;论海事关系的法律适用规则[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夏雨;;论我国无因管理冲突规则的法律设计[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7 何丽新;付超伟;康南;陈悦;朱明;;无单放货实务问题研究——国内各级法院153个无单放货案件之分析[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袁翔珠;;论国际电子商务合同的法律适用[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9 丘锦添;;论希腊籍阿玛斯号轮污染案件之管辖权——兼评台湾地区屏东地方法院九十二年重诉字第四号驳回之裁定[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周晓明;;当代国际私法学说的价值实现[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见习记者 李吉斌 本报记者 陈丽平;涉外法律趋于完善的标志性立法[N];法制日报;2010年

2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教授 刘宁元;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体现中国特色[N];法制日报;2011年

3 吕岩峰;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与和谐世界建设[N];光明日报;2010年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N];人民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刘炜;审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草案[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陈丽平 本报见习记者 李吉斌;当事人可依法选择适用的法律[N];法制日报;2011年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六号)[N];人民日报;2010年

8 记者 廖文根 黄庆畅;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六次会议[N];人民日报;2010年

9 记者 陈丽平;对“涉外民事关系”应界定[N];法制日报;2010年

10 记者 陈丽平;应明确界定涉外民事关系[N];法制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晓亮;跨国银行服务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许凯;侵权冲突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3 黄栋梁;属人法连结点的适用比较[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袁雪;法律选择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姜茹娇;国际私法中损害赔偿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王艺;结果选择理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7 董勤;国际担保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8 詹朋朋;国际劳务关系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王晓燕;国际私法中的自然人住所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董君勇;跨国股权转让法律适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晓飞;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合同法律适用原则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严燕;论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体系[D];苏州大学;2011年

3 顾欣欣;两岸涉外民事法律适用法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胡蓉;完善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立法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胡伟子;“横滨轮胎案”评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6 张晶晶;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的适用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胡晓宁;论双重可诉规则及我国的立法选择[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8 吴丹;论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的适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9 邱赛兰;我国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高铭微;中国涉外婚姻家庭继承立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合同法律适用原则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92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3092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a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