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基于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劳务派遣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21 08:01

  本文关键词:基于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劳务派遣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重庆师范大学》 2014年

基于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劳务派遣问题研究

侯丹  

【摘要】:作为近几年所兴起的新型人力资源配置手段,劳务派遣的各方面研究越来越受到相关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2013年《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出台,其中,对劳务派遣制度做出了严格的规制,深刻地改变和影响了我国企业劳务派遣制度。近年来,因为滥用劳务派遣而引致的各类矛盾日益突出,为此,,国家立法者在2008年1月1日生效的《劳动合同法》中专设了一个章节提出了诸多规范性条款以期遏止劳务派遣无序扩大的现象。而在同年,另有几部与劳务派遣有关的法规也相继出台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外界曾有预计中国的劳务派遣将可能面临业务萎缩的局面,然而事实上劳务派遣在中国的业务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这一问题的出现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即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研究的。 基于对劳务派遣相关知识的论述,本文综合分析了近几年来我国劳务派遣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笔者又结合实际罗列分析了在目前环境下开展劳务派遣会碰到的问题,对于派遣机构要面对的问题,笔者通过引入了一些实例希望借此帮助那些还在受困于这些问题的派遣机构打开思路,并以积极的态度为劳务派遣的另两方主体(实际用工单位及被派遣劳动者)提供服务;对于法律层面及实务方面碰到的问题,通过对它们的分析与思考,本文的最后为促进劳务派遣在中国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本文认为从法律层面上来讲,要尽快确定劳务派遣的使用范围,以有效遏止过度使用劳务派遣的现象;从派遣机构方面来讲,派遣机构应该以积极的心态看待法律环境的变化;从企业方面来讲,应该理性地对待使用劳务派遣的问题,不能毫无限制的使用劳务派遣;从被派遣劳动者的角度来看,被派遣劳动者在平时要增强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必要的时候还应该借助工会等组织的力量,以增强自己的维权能力。只有各方端正对劳务派遣的认识,把握好使用劳务派遣的度,再加上有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劳务派遣应该可以在中国企业的发展道路上起到更多正面的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52;F24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培源;;基于《劳动合同法》下的劳务派遣问题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张晓波;赵继新;;企业劳务派遣用工优劣势评价及规范对策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3 谢增毅;;美国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兼评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4 关凤荣;;《劳动合同法》与劳务派遣机构的法律规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俞小芳;;论我国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缺陷和完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4期

6 王全兴;;劳动派遣是“鸡刀”还是“牛刀”——我国劳动派遣的现实本质及其矫正[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7 郑尚元;;不当劳务派遣及其管制[J];法学家;2008年02期

8 吴贵明;;基于不同视角的劳务派遣制度分析——兼论促进劳务派遣业发展的建议[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李天霞;;劳动派遣制度之法学分析[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11期

10 伍奕;;我国劳务派遣立法的反思与重构[J];法治论坛;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询书;;试论政府在劳务派遣中的主导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谭世强;;论劳务派遣用工单位的风险控制与防范——基于《劳动法》的视角[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张心淼;赵黎明;;现阶段就业模式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特征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赵继新;张晓波;汪金辉;;企业派遣员工现状评价及规范用工策略[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车丽枝;吕静平;刘越表;;论员工派遣制度的法律特征和适用范围[J];包钢科技;2007年06期

6 谢增毅;;美国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兼评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7 杨胜利;;劳务派遣制度的规范缺失及弥补路径探析[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陈思聪;;劳务派遣用工现状、问题及策略分析——以杭州ZX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为例[J];才智;2011年18期

9 关凤荣;;劳动派遣基本问题的法律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关凤荣;;《劳动合同法》与劳务派遣机构的法律规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小勇;;劳动权益保护的坚持或妥协——论对劳动派遣用工的法律规制[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2 杨付;唐春勇;刘芳;;人才租赁优化模型——基于用人单位与人力资源租赁公司视角的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毕加艳;蒋仕娇;;劳务派遣相关法律问题分析——胡某诉某啤酒公司劳动纠纷案[A];第五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李跃利;桑家宁;;论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法律完善[A];京津冀和谐劳动关系论坛暨河北省法学会劳动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林卉;吴红列;;论劳务派遣滥用及其法律规制[A];首届江浙沪劳动法论坛论文集[C];2014年

6 葛梦婷;刘超捷;;劳务派遣工伤保险义务分配研究[A];首届江浙沪劳动法论坛论文集[C];2014年

7 曹艳春;张扬;;劳务派遣中的工伤损害赔偿责任研究[A];首届江浙沪劳动法论坛论文集[C];2014年

8 钱叶芳;;劳务派遣中的政府管制[A];首届江浙沪劳动法论坛论文集[C];2014年

9 董保华;;论劳务派遣立法中的思维定势[A];首届江浙沪劳动法论坛论文集[C];2014年

10 刘芸;;我国劳务派遣中社会保险问题的现状与思考[A];首届江浙沪劳动法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曼;企业雇佣模式选择及其效应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崔驰;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合作型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亚男;外派船员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5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时博;派遣用工的战略选择、制度构型和资源整合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9 王弘钰;劳务派遣工的组织公平、组织认同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丽华;“三性”原则视角下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松恩;雇主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郭玢;对我国劳务派遣管制问题的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于淼;ZZDL公司劳务派遣业务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胡乾锋;中国船员派遣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张亚琦;论劳务派遣用工中若干实践问题及制度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曲智;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若干思考[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王艳军;我国劳务派遣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9 袁利玲;中国移动梅州公司优化劳务用工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沈巍静;外企代表处劳动派遣的市场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增毅;;美国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兼评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2 宋丰景;专用性人力资源与劳务派遣——劳务派遣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3 蔡跃进;劳务派遣中的问题与对策[J];劳动保障通讯;2004年07期

4 章群;牛忠江;;劳动争议仲裁与司法诉讼之衔接分析——基于“公平”与“效率”价值的展开[J];财经科学;2008年11期

5 魏艳春;日本的人才派遣业与《人才派遣法》[J];中国人才;2001年10期

6 魏艳春;国际人才派遣业的发展[J];中国人才;2003年05期

7 李文祥;当代日本企业改制困境及其启示[J];东北亚论坛;2005年05期

8 钱雄伟;;新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J];鄂州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9 郑尚元;;不当劳务派遣及其管制[J];法学家;2008年02期

10 侯玲玲;;我国劳动派遣连带责任规定之法理分析——评《劳动合同法》第92条规定[J];法学;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王比学;[N];人民日报;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能不能解除[J];劳动保障通讯;2002年03期

2 高德健;变更劳动合同应双方协商[J];中国劳动;2004年06期

3 ;在同一家单位干满10年就一定要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吗?[J];创业者;2005年24期

4 ;他用假学历签了劳动合同[J];创业者;2005年Z1期

5 王琼杰;“劳动合同”何以成了挡箭牌[J];山东劳动保障;2005年01期

6 赵胜利;;聘任书能否算劳动合同[J];中国劳动保障;2006年12期

7 潘家永;;农民工可否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J];人才资源开发;2007年08期

8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用工的十大影响及风险应对高级研讨班通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年08期

9 ;学习宣传《劳动合同法》⑥[J];四川劳动保障;2007年12期

10 ;《劳动合同法》引发争议[J];商务周刊;2008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第六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会议材料[C];2008年

2 陈祎;刘阳阳;;劳动合同对于进城务工人员收入影响的有效性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2期[C];2010年

3 苏文蔚;王建平;;关于建立劳动合同中止制度的几点认识[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徐阳;;倒签《劳动合同书》的终止日期是否有效[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徐连跃;;浅析非过失性解除劳动合同[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苏文蔚;;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如何认定外商投资企业中方员工的连续工作时间[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孙为新;;浅析劳动合同中约定条款的法律效力[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赵宇奇;赵星奇;;关于劳动合同几个问题的思考[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文阳;;劳动合同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法律价值[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常凯;;《劳动合同法》应对还是执行[A];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鹃;[N];北京日报;2004年

2 童天;[N];中国化工报;2003年

3 郭军;[N];中国矿业报;2005年

4 高桥宣;[N];中国石化报;2000年

5 ;[N];人民公安报;2005年

6 ;[N];人民日报;2003年

7 ;[N];人民日报;2004年

8 卞修全;[N];人民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王比学;[N];人民日报;2005年

10 实习生 詹耘 本报记者;[N];四川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张帆;劳动合同中的合意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3 立花聪;《劳动合同法》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4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5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孙睿君;我国就业保护法律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7 丁婷;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8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唐庆会;劳动合同法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卿松;《劳动合同法》施行后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杨晶;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苏宁;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4 许静;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陈冬红;劳动合同保证之否定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曹必俊;企业并购中劳动合同承继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潘桂影;《劳动合同法》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夏娇;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孙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吴智贵;我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劳务派遣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1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221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d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