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浅析中国合同法上的情势变更原则

发布时间:2017-04-16 08:12

  本文关键词:浅析中国合同法上的情势变更原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在合同法的制定过程中,对是否规定情势变更原则存在很大争议,最终我国合同法对于情势变更原则没有明文规定,本文通过对《合同法》条文的探究,结合在司法实践中最高人民法院做出的司法解释和相关案例,将解析情势变更原则的使用条件以及在我国合同法中现状,阐明我国合同法明文规定情势变更原则的必要性。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法律系;
【关键词】情势变更原则 合同法 适用条件
【分类号】:D923.6
【正文快照】: 一、情势变更原则的基本蕴意情势变更原则是大陆法系民法债法中关于债的效力的重要原则,又称情事变更原则。情势变更原则是对“合同不履行”进行一种合理性的解释,最早见于古代注释法学家对于《查士丁尼法学阶梯》揭示出来的“情势如此发生”①,该原则是对合同严守原则的突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兰芝;;合同解除制度的完善 解析《合同法解释二》确立的情势变更原则[J];中国律师;2010年06期

2 周杨明;;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处理楼市调控下的合同违约[J];上海房地;2011年08期

3 徐珍君;;浅谈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J];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王琰;;合同领域中情势变更原则与不可抗力比较探析[J];学理论;2011年17期

5 孔娟娟;;试论情势变更原则及其在我国的适用[J];学理论;2011年20期

6 张健;;房产调控新政下的合同履行 房屋买卖合同的变更解除及情势变更原则的具体适用[J];中国律师;2010年07期

7 张太盛;;合约必守,谁能例外!——对“情势变更”制度不可寄于过高期望[J];中国工程咨询;2011年04期

8 周江洪;;风险负担规则与合同解除[J];法学研究;2010年01期

9 金琳;;试论我国合同法中不安抗辩权制度在实践中的滥用及防范[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10 侯鹏;;浅议合同法的不足及其完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浩;;情势变更原则及其法律适用——以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2 梁兰芝;;合同解除制度的完善——《合同法解释二》第二十六条情势变更原则的确立[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3 顾长浩;马贝艺;孙贤程;;建设工程承包款的优先受偿权——对《合同法》第286条立法原义的思考[A];2000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0年

4 张志国;;试论合同法的实施对于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影响[A];中国律师2002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张麦昌;;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及其实现——兼谈《合同法》第286条的理解与适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吴清旺;;论我国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7 侯国跃;;关于合同概念与《合同法》适用对象的思考[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8 钱锦宇;赵海怡;;情势变更原则的理论反思及经济学视角的分析[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五辑[C];2004年

9 黄洪俊;黄立虎;;析合同法建立不安抗辩权制度的法律效益[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10 朱树英;;从司法实践中的执行情况看需要对《合同法》第286条的操作性予以规范的若干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燕;“合同法立法进行得挺顺利”[N];检察日报;2009年

2 张桂花;情势变更原则应写入合同法[N];法制日报;2005年

3 浙江省律师协会建筑与房地产业务委员会主任、浙江沪鑫律师事务所主任 林镥海;怎样运用《合同法司法解释二》为建筑施工企业预防风险、创造效益[N];建筑时报;2009年

4 张国民;情势变更原则之分析[N];江苏法制报;2010年

5 四川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龙争;情势变更原则在建设施工合同中的合理运用[N];经理日报;2010年

6 樊明;审慎适用情势变更原则[N];江苏经济报;2010年

7 袁定波;能动司法 应对危机:“亮点”凸显时代特色[N];天津政法报;2009年

8 李传松;应适用情势变更原则[N];人民法院报;2003年

9 朱永良;情势变更原则的法理依据[N];经理日报;2004年

10 杨维汉;合同法司法解释聚焦三大亮点[N];中国改革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新生;合同的形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

2 董灵;论合同法上的诚信机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3 孙秋枫;合同法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4 蒋志明;两岸民事违约责任之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滕肇楠;塞缪尔·威利斯顿理论体系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8年

6 杨志利;违约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D];辽宁大学;2008年

7 张彤;欧洲私法趋同背景下的欧洲民法法典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施文泼;合同违约责任制度的经济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9 侯国跃;契约附随义务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席志国;契约自由视角下的损害赔偿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淼;论商品房预售合同中情势变更制度的适用[D];苏州大学;2008年

2 李萍;论情势变更原则的理解与适用[D];吉林大学;2011年

3 高艳伟;情势变更原则的理解与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王嘉;房产政策性违约引发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鲍婕;论我国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范围[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沈佳民;论情势变更原则及其在房产新政下的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7 王磊;合同法上第三人之法律地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陈高阳;合同法中的合并条款规则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郑磊斌;融资租赁合同制度研究——以合同法融资租赁章为基础[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邓川;民用航空旅客运输合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浅析中国合同法上的情势变更原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0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10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a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