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私募股权投资中估值调整协议的法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7 14:10

  本文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中估值调整协议的法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估值调整协议,即我国俗称的“对赌协议”,译于“Valua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它起源并发展于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作为私募股权投资中常用到的一种投资工具,于二十世纪初随着外国资本大量进入中国而频频在我国市场现身。估值调整协议在企业进行融资估值时可以发挥两个方面的作用:对投资人,可保障其投资权益;对融资企业管理层,可激励其用心经营。在我国立法中,2013年6月1日施行的《证券投资基金法》首次将非公开募集基金纳入调整范围,并设立专章对非公开募集基金作了原则规定,2014年8月21日施行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就非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此两者明确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在我国的合法地位,但其均未将私募股权投资纳入监管范围,也未对估值调整协议做出明确规制。因此,本文将从我国立法现状出发,研究私募股权投资中估值调整协议的相关法律问题。本文结构分为三部分:引言、正文、结语。其中,正文又包含四小部分:第一部分:估值调整协议概述。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私募股权投资中的估值调整协议,故本部分首先从概念、设立模式和运作模式三个方面对私募股权投资进行阐述,继而从概念、产生原因、主体、客体和内容的角度对估值调整协议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估值调整协议的法律分析。本部分以估值调整协议的法律性质及法律效力作为切入点,首先对理论界关于估值调整协议的“附条件合同说”及“射幸合同说”之争作出回应,认为其应属于射幸合同;然后结合“海富投资诉甘肃世恒案”三份不同的判决结果,来探讨估值调整协议在我国的法律效力认定,并论证其合法性。第三部分:我国估值调整协议的适用现状及风险。本部分首先从我国估值调整协议的适用现状出发,指出其立法空白与欠缺之处,继而从估值调整协议的不同主体和不同阶段两个视角来释明其各类风险。第四部分:估值调整协议的风险防控措施。本部分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之上,提出两点防控措施:完善的尽职调查和正确的估值调整协议内容设计。希望以此将估值调整协议的各类风险及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在我国立法中,专门针对私募股权投资中估值调整协议的相关规定基本处于空白,实践中相关的法律条文多是参照《合同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和《外资企业法》等。因此,本文将立足于国内立法现状来研究私募股权投资中估值调整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运用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估值调整协议在实践运用中的风险防控问题。同时,本文也将结合法学理论和法律实务,对估值调整协议的法律性质、法律效力和各类风险及防控展开分析,希望帮助企业在中国的法律环境下了解并娴熟运用估值调整协议的规则,在签署估值调整协议时,借鉴成功做法并吸取前人的失败教训,充分评估估值调整协议的各类风险,合理设计估值调整协议的条款,避免陷入对赌的陷阱,最终实现投资方和融资方的双赢。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 估值调整协议 法律性质 法律效力 法律风险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87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言9-12
  • 一、私募股权投资中的估值调整协议12-19
  • (一)私募股权投资概述12-14
  • (二)估值调整协议概述14-19
  • 二、估值调整协议的法律分析19-29
  • (一)估值调整协议的法律性质19-22
  • (二)估值调整协议的法律效力认定22-29
  • 三、我国估值调整协议的适用现状及风险29-37
  • (一)我国估值调整协议的适用现状30-31
  • (二)我国估值调整协议的适用风险31-37
  • 四、估值调整协议的风险防控37-43
  • (一)完善的尽职调查37-39
  • (二)正确的估值调整协议内容设计39-43
  • 结语43-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符望;;对PE估值调整协议效力的再思考——从甘肃世桓“愿赌不服输”案看估值调整协议的“堵”与“疏”[J];证券法苑;2013年01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欧阳洪;肖东生;;中国股市A股估值过高的危害、诱因与化解路径[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蕾;国内保险中介上市引发估值之辩[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郝渊侃;估值过渡的双刃剑[N];上海证券报;2007年

3 招商证券罗毅;颠覆传统估值法重现银行股金身[N];证券时报;2006年

4 王春;估值之惑[N];证券时报;2007年

5 周洛华;银行股估值究竟该以什么为依据[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债券估值的思考与实践[N];上海证券报;2011年

7 证券时报记者 方丽;严防套利 基金批量调整债券估值[N];证券时报;2011年

8 光大证券 诸海滨;结构调整≠估值接轨[N];中国证券报;2004年

9 记者 易非;市场正沿估值深化轨道前进[N];中国证券报;2005年

10 江海证券研究发展部总经理 李桓 主持 陈羽;估值选股需注意的问题[N];上海证券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战篪;国际接轨中的A股估值:理念、制度与公司治理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张新杨;我国限售流通A股估值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倩;我国分级基金估值方法评价及其选择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柳大荣;长城公司金融不良资产估值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3 黄丽娟;基金会计中的投资估值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3年

4 赵玉亮;股票相对估值方法创新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罗金琴;基于成长性视角的相对比较评估方法估值准确性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5年

6 秦晓东;私募股权投资对非上市园林企业的估值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7 庞博;证券价格估值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8 陈华强;中国私募股权投资估值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9 杨帆;行业特征与估值方法[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10 吉春;新药引进中的估值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中估值调整协议的法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33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3133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1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