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法学论坛》2013年第2期

发布时间:2016-10-14 20:20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法律体系生态化的正当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论我国法律体系生态化的正当性

蔡守秋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环境资源法;生态法;法律体系生态化

 

Subject:On the Legitimacy of China's Ecological Legal System

Author & unit:CAI Shouqiu(Law School,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 China)

 

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机制论

郑少华

摘要:欲使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就必须健全与完善我国的司法机制,使司法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居于中心地位。而健全与完善我国的司法机制,首先,必须健全与完善中国的环境法院(法庭)体系,形成环境案件指导制度;其次,健全与完善中国的环境公诉制度;最后,还须健全与完善中国的“私人检察官”制度,使个人与组织充当“私人检察官”,能够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并使之良性运转。

 

Subject:On the Judicial Mechanism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uthor & unit:ZHENG Shaohua(Law Schoo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hanghai 200433,China )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法》之立法目的完善

关键词: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法》;立法目的

 

Subject:On Ecological Progress and Amendment of the Objectives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ct

 

 

生态文明理念与我国土地法制建设

摘要:《土地管理法》作为我国土地法制体系中的基本法,应当全面、准确地体现生态文明理念,明确宣示“保护土地的生态功能”,并明确新的土地用途——“生态用地”,建立生态用地保护法律制度,保障我国土地生产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生态文明理念指引下的土地法制建设,应当以生态利益的法律保护为核心,通过确立生态保护法律责任、实施生态系统管理,综合预防和救济生态损害,建立、完善土地利用的调查与规划制度、土地利用的控制制度、土地权利保护制度,构建我国的土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念;土地管理法;土地法制建设;立法目的;资源与生态保护法

 

Subject: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Land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of China

 

 

关于修订继承法的三点建议

房绍坤

摘要:继承法修订应当妥善处理风俗习惯,贯彻现代社会理念优先原则,并分别情况予以保留或废除;应当协调法律之间的关系,保持继承法与其他法律的制度衔接;应当建立和完善继承的相关程序性规范,明确实体权利存续和程序进行的合理期限。

关键词:继承法修订;风俗习惯;协调法律;继承程序

 

Subject:Several Advices on Revising Law of Succession

 

 

完善我国法定继承人范围和顺序立法的思考

苇,冉启玉

摘要:法定继承的人范围和顺序,是我国《继承法》修改的难点问题之一。围绕这一问题,学术界有诸多争论。关于我国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立法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应结合我国民众的继承意愿和继承习惯,借鉴外国立法经验,修改、完善相关立法。

关键词:法定继承人;范围;顺序;论争观点;立法建议

 

Subject:Proposals on the Legislative Amendment to the Scope and Orders of Intestate Successors of China

Author & unit:CHEN Wei, RAN Qiyu(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Chongqing 401120,China)

 

 

论共同继承遗产的分割规则

——以《物权法》的解释和《继承法》的修改为视角

李国强

 

 

 

 

继承程序的立法完善

摘要:我国继承法应当建立和完善如下继承程序:建立遗产清册制度,确定基层自治组织作为继承程序中的第三方,建立遗产管理制度和完善遗嘱执行制度并确定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无人承受遗产归国家和集体所有的程序。

关键词:继承程序;遗产清册;遗产管理;遗嘱执行

 

Subject:On Revising of the Procedure in Law of Succession

 

 

当事人监督论纲

徐显明

摘要:当事人监督制度的引入,是破解我国司法监督制度僵局的重要突破口。当事人监督是从我国司法实践中提炼出来的重要概念,体现了对当事人主体地位的尊重,符合法治精神和现代宪政理念。合理的诉权配置是当事人监督的制度前提;充分、有效地行使诉权,是当事人监督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司法监督;当事人监督;诉权

 

Subject:On the Supervision over Judicial Power by the Litigants

Author & unit:XU Xianming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0, China)

 

 

 

个人征信体系的法经济学基础

摘要:个人征信体系是信用经济发展的产物。在信用经济中人们的经济行为往往存在着时间间隔,在这样的交易中信息就成为极其重要的因素。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我们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信息是信用的前提与基础,克服信息不对称的主要手段是为市场提供制度设计,个人征信体系就是为市场提供信用信息的制度,制度的建立与运行需要法律的保障,建立个人征信法律制度我们需要明确个人征信的法律原则与法律关系,以促进个人征信体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个人征信体系;法经济学;理论基础;制度

 

Subject:Study on the Personal Credit Reference System by Law and Economics

 

 

 

民事裁定的类型对比研究

——以种类界定与层次划分为考察基点

胡思博

关键词:民事裁定;类型化;种类界定;层次划分

 

Subject: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ype of Civil Ruling

Author & unit:HU Sibo (School of Civil and Economic Law,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Beijing 100088, China)

 

 

 

构建证明标准的背景与思路:以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为中心

毛兴勤

摘要:刑诉法新增的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与英美法系国家的民事没收程序有共同之处,即两者的对象为物而非人,由此决定了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证明标准应是民事性的。但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参与各方的地位严重失衡,法院的权威性不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财产权保障制度匮乏等“中国因素”又决定了英美等国普遍采用的优势证据证明标准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中设置二元化的证明标准更为现实。申请人的证明标准原则上应确定为明显优势,同时,有无利害关系人的参与等因素要求对该标准进行灵活的、多层次的把握。为利害关系人确立优势证据证明标准则与其在程序中的地位和处境相契合。

关键词:证明标准;对物没收;特别没收;背景与思路

Author & unit:MAO Xingqin(Law Department of Si Chuan University , ChengDu SiChuan 60064, China)

 

 

 

“信息化跨国犯罪”时代与《网络犯罪公约》的中国取舍

——兼论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的理念重塑和规则重建

于志刚

关键词:网络犯罪公约;刑事实体法;刑事管辖权;实害联系原则;跨国犯罪

 

Author & unit:YU Zhigang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 Beijing 100088,China)

 

 

 

不作为帮助犯研究

摘要:不作为帮助犯是共犯与不作为犯的交叉形态,既符合不作为犯的特征,也具备帮助犯的特性。不作为帮助犯仅限于片面帮助的情形,其成立以作为义务为前提,作为义务可区分为法益保护义务与危险源监督义务。封闭空间管理者的犯罪阻止义务是一个伪命题。在我国共犯立法语境下,应提倡双层次的共犯评价体系。不作为帮助场合,作为义务者均构成帮助犯,但不作为帮助犯与从犯之间并不存在必然对应关系,不作为帮助者在部分场合亦应以主犯论处。

关键词:片面共犯;保证人地位;犯罪阻止义务

 

Subject:On The  Abettor of  Nonfeasance  Accomplioce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异化与回归

摘要:针对刑事诉讼中控辩审三方不平等的诉讼力量,上诉不加刑是以当事人诉讼权利制约国家刑罚权、审判权的特殊原则,系刑事诉讼独有的制度,对保障被告人上诉权,实现司法公正具有不可替代的法律价值。面对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变相加刑等现状,新《刑事诉讼法》更加强调了这一原则的立法意义。应从观念上深刻理解上诉不加刑的内涵与理论依据,澄清一些模糊、错误的认识,同时在审判实践中切实贯彻这一原则,彻底杜绝各种变相加刑的异化现象,真正使其回归立法原旨。

 

Author & unit:LIU Quan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Hubei 430073,China)

 

 

 

征收价格调节基金的合法性质证

关键词:价格调节基金;合法性;政府性基金;财政法定;利益均衡

 

Subject:Proof and Question on Legitimacy of Collection of Price Regulation Fund

 

 

 

民生财政权利进路之争鸣、反思与重构

摘要:作为一种在支出安排上向民生倾斜的财政运行模式,民生财政的实践价值容易被简单化约为加大对民生的投入,而民生财政权利进路的形成有助于克服民生财政实施中的这种形式化倾向。但是,,权利进路亦引发了关于权利依据不清、权利界定模糊、权利实现限度、权利价值冲突、权利成本高昂、权利救济障碍的诸多争鸣,有必要在回应与反思的基础上,为民生财政的实践走向提供新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民生财政;权利进路;权利界定;权利实现;权利救济

 

 

 

 

论法律论证的立场:宽容的司法克制主义

摘要:从裁判结果出发进行法律论证就是要保证判决的合理性。司法克制主义是保证法律可预测性、稳定性的基石,由于事实命题的似真性和法规范的抽象性,需要对事实进行合理的推理以及对法律进行解释或者创造,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司法能动性。通过法律论证对司法过程特别是庭审过程的对话充分性、对推理前提和推理方法、对判决结果的社会影响力进行论证,对判决结果提出批判性的反思,从而实现宽容的司法克制主义立场。

关键词:法律论证;司法克制主义;司法能动主义;宽容

 

Subject:On the Standpoint of Legal Argumentation: Tolerant Judicial Restraint

Author & unit:WANG Xiao(Law School,Shandong University (Weihai),Weihai Shandong,264209,China)

 

 

 

网络舆论与公正司法的实现

王海英

关键词:网络舆论;司法裁判;司法独立

 

Subject:Realization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nd the Judicial Justice

 

 

 

关于农民集体成员撤销权的几点思考

管洪彦

摘要:农民集体成员撤销权在权利性质上应属形成诉权,它是《物权法》中不可忽略的制度创新。农村集体成员欲行使该撤销权需要满足其实体要件。法院在裁判农民集体成员撤销权行使案件过程中要注意撤销权行使、司法权干预与集体成员自治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可滥用司法权力而损及集体成员自治。在适用农民集体成员撤销权制度过程中还需对案由选择、当事人确定、诉讼形式选择、证据规则、提起期限等具体问题予以关注。

关键词:农村集体成员撤销权;形成诉权;行使要件;法律效果;司法适用

 

judicial application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法律体系生态化的正当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0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140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4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