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我国海洋环境损害民事赔偿责任与赔偿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1 13:58
  本论文目的在于将利用民法侵权法、环境损害赔偿的理论,结合海洋环境管理的特点与实践,通过对我国现行海洋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和国外主要沿海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的考察,初步分析我国海洋环境损害(和破坏)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探讨我国海洋环境损害(和破坏)的民事赔偿法律责任,包括归责原则、权利主体和责任主体、责任形式、赔偿范围和数额等,以及与其密切相关保障制度。最后对我国现行海洋环境损害民事赔偿责任制度做出评价并提出建议。由此实现环境法学领域的先进成果在海洋环境管理领域的应用,为建立起海洋环境损害自身特有的、科学的体制做出理论铺垫。 本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方法和制度分析方法等,主要运用民法侵权法理论和环境法学理论进行研究。具体技术路线如下: 1、从海洋环境法律法规条文引入建立“海洋环境损害(和破坏)民事赔偿责任制度”作为海洋环境法律法规的配套制度的观点。在提出明确观点后,论述建立这一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确立观点后,结合主要国家海洋环境损害民事赔偿的立法状况,对我国海洋环境损害民事赔偿的现行规定作一剖析,分析我国海洋环境损害(和破坏)民事赔偿的现行规...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序言
1 建立海洋环境损害民事赔偿责任与赔偿制度的意义
    1.1 必要性
        1.1.1 海洋环境破坏和损害的现状迫切需要加强海洋环境损害赔偿立法
        1.1.2 海域环境损害赔偿的司法实践对立法提出的要求
    1.2 意义
2 海洋环境损害的概念与特点
    2.1 海洋环境的特点
    2.2 海洋环境损害的概念、分类
    2.3 海洋环境损害的特点
3 国外海洋环境损害民事赔偿立法概述
    3.1 国际公约建立的海洋环境损害民事赔偿机制
        3.1.1 国际公约概况
        3.1.2 69CLC与71FC建立的油污损害赔偿机制
    3.2 主要国家的环境损害赔偿立法概述
        3.2.1 普遍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3.2.2 权利主体、责任主体及损害赔偿范围有所扩大
        3.2.3 损害赔偿机制比较完善
        3.2.4 关于诉讼资格的放宽和诉权的扩大
4 我国海洋环境损害民事赔偿的主要法律依据
    4.1 有关公民环境权的规定
    4.2 有关海洋环境损害民事赔偿责任认定的规定
    4.3 海洋环境损害民事赔偿责任制度的规定
    4.4 责任赔偿限额制度的规定
    4.5 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和责任保证制度的规定
    4.6 有关民事赔偿责任基金制度的规定
    4.7 海洋环境损害赔偿的解决程序的规定
    4.8 可以起诉的案件类型的规定
5 问题之一:国家在海洋环境损害民事赔偿中的主体地位
    5.1 国家作为索赔主体的依据
    5.2 国家索赔权与行政机关行政职权的区别
    5.3 海洋环境监督管理部门索赔权的分配
    5.4 海洋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中的诉讼地位问题
    5.5 海洋环境损害民事赔偿中的国家责任
6 问题之二:单位和个人作为海洋生态破坏的索赔主体
7 问题之三:民事赔偿责任的法律适用
    7.1 民事赔偿责任的内容
    7.2 《海商法》的适用
8 问题之四:关于损害赔偿范围
    8.1 国外海洋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的规定
    8.2 我国海洋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的法律规定
    8.3 我国海洋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的司法实践
9 我国海洋环境损害民事赔偿制度的评价
10 我国海洋环境损害赔偿民事责任与赔偿制度立法的建议
11 结论
致谢
附录一:2000年—2004年我国50吨以上的重大溢油事件统计表
附录二:我国加入国际海事组织制定或保管的有关防污染公约一览表
附录三:相关法律法规摘录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620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620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1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