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P2P下载技术在网络应用中侵权问题的刑法评价

发布时间:2017-04-13 03:18

  本文关键词:P2P下载技术在网络应用中侵权问题的刑法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P2P下载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改变了人们在互联网上传递文件信息数据的方式,它使网络用户之间真正的实现了网络资源的无限共享,带来了互联网时代的伟大变革。但是不可以忽视的是,它在取得广泛的应用以及拥有广阔前景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侵权问题。与P2P下载技术相关的行为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P2P下载网络终端用户,一类是P2P下载软件开发者和P2P下载网络服务提供者。在这些侵权行为中,P2P下载网络终端用户往往构成了对著作权的直接侵权,而P2P下载软件开发者和P2P下载网络服务提供者往往构成对著作权的间接侵权。随着P2P下载技术的发展和宽带传输技术的不断提高,利用P2P下载技术进行版权犯罪的行为越来越多,对著作权人及其享有的权利以及社会都造成了巨大危害。虽然经过努力对一般的P2P下载侵权行为已基本能够被法律所规制,但是对于上传种子文件的行为以及是否能用传统刑法理论中的帮助犯理论来评价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行为都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当前我国版权犯罪呈现出新的特点,版权犯罪愈发呈现高发态势,其中因为犯罪主体的广泛性与客体的无形性,犯罪行为的新颖性和主观目的的不明确性等特点导致P2P下载技术下对版权犯罪的认定以及打击都存在极大的困难。因此,通过结合P2P下载技术下我国版权刑事保护存在诸如犯罪对象规定滞后、犯罪主体难以认定、危害后果难以判断、主观目的的不适用等方面问题,从观念、立法、司法等几个角度就P2P下载技术对我国版权刑事保护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此外,结合版权补偿金制度的规定提出了解决我国的P2P下载技术长远发展的建议。寄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进一步解决P2P下载技术下侵犯著作权犯罪的有关问题,从而对加强P2P下载技术下的著作权保护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P2P 侵权行为 版权犯罪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41;D92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1
  • 第一章 P2P下载技术的概述11-16
  • 第一节 P2P下载技术的简介11-13
  • 一、P2P下载技术的概念与工作原理11-12
  • 二、P2P技术的几种代表软件及类型模式12-13
  • 第二节 P2P下载技术在网络应用中的影响13-16
  • 一、P2P下载技术的广泛应用13-14
  • 二、P2P下载技术带来的网络管理难题14
  • 三、P2P下载技术对著作权的影响14-15
  • 四、国内外P2P侵权案件的情况15-16
  • 第二章 P2P下载相关行为主体侵权行为的分析16-25
  • 第一节 与P2P下载技术相关的行为主体16-17
  • 一、P2P下载网络终端用户16
  • 二、P2P下载软件开发者16
  • 三、P2P下载网络服务提供者16-17
  • 第二节 直接侵权—以网络终端用户为视角17-21
  • 一、直接侵权理论分析17
  • 二、对其下载行为的法律性质分析17-19
  • 三、对其上传行为的法律性质分析19-21
  • 第三节 间接侵权—以软件开发者和网络服务提供者为视角21-25
  • 一、间接侵权理论分析21-22
  • 二、软件开发者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问题分析22-23
  • 三、软件开发者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特征23-25
  • 第三章 P2P下载技术相关行为的刑法评价25-35
  • 第一节 上传种子文件行为侵犯著作权罪的刑法评价25-26
  • 第二节 P2P下载网络服务提供者相关行为的刑法评价26-35
  • 一、P2P下载网络服务提供者相关行为的刑法评价26
  • 二、P2P下载网络服务提供者作为共同犯罪中帮助犯的认定26-35
  • 第四章 P2P给我国版权刑事保护带来的挑战及应对策略35-48
  • 第一节 P2P下载技术在网络应用中对版权犯罪的新特点35-37
  • 一、主观目的的不明确性35
  • 二、主体的广泛性35-36
  • 三、客体的无形性36
  • 四、犯罪行为的新颖性36-37
  • 第二节 P2P下载技术给我国版权的刑事保护带来的问题37-40
  • 一、设置以营利为目的的规定的不适用37-38
  • 二、对犯罪主体的认定及追究的困难38
  • 三、对犯罪对象的规定明显滞后38
  • 四、对危害后果的判断日趋复杂38-40
  • 第三节 P2P下载技术下我国版权犯罪的刑法应对策略40-45
  • 一、树立版权者权利优先的刑法观念40-41
  • 二、适当从立法上延长版权犯罪的直径41-44
  • 三、进一步完善认定版权犯罪的情节标准44-45
  • 第四节 P2P下载技术长远发展的解决途径45-48
  • 一、P2P下载技术的发展现状45-46
  • 二、P2P下载技术长远发展的途径46-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1-52
  • 致谢52-53
  • 附件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今;数字环境下私人复制的限制与反限制——以音乐文件复制为中心[J];法商研究;2005年06期

2 雷山漫;;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刑法保护研究[J];法学评论;2010年06期

3 陈兴良;“应当知道”的刑法界说[J];法学;2005年07期

4 白净;;从香港《版权条例》修订看版权刑法保护[J];国际新闻界;2010年10期

5 周国强;胡良荣;;中国版权刑法的建构[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02期

6 李怀胜;;技术过失行为的法理省思——基于网络背景的刑事法考察[J];刑法论丛;2010年03期

7 张健;;论数字版权的刑法保护[J];攀登;2011年04期

8 崔立红;郝雷;;P2P技术相关版权侵权问题研究[J];法学论坛;2006年02期

9 王志祥;何恒攀;;论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适度性[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本文关键词:P2P下载技术在网络应用中侵权问题的刑法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02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d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