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网络犯罪的多向维度与刑法应对

发布时间:2022-12-06 05:31
  网络犯罪的外延已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事务、从个人犯罪扩展到有组织犯罪,呈现出多向维度。网络犯罪的现有定罪规则还存在诸多难题。尽管如此,刑法应对网络犯罪的立法模式并不需要重构,通过将"罪状"中的构成要件要素进行网络化解释的方式就可解决大多数网络犯罪的规制难题。现有司法解释应对网络犯罪也存在诸多困境。未来,司法解释将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要素的考量;摒弃将"网络手段"单独作为入罪标准的解释模式;逐步统一入罪标准,实现司法解释内部的协调统一。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网络犯罪多向维度的展开与刑法应对困境
    (一)网络犯罪战争化——刑法之无力应对
    (二)网络犯罪跨国有组织化——刑法之探索应对
    (三)网络犯罪大数据化——刑法之初步应对
二、网络犯罪的规则架构——立法回应的基本思路
    (一)网络犯罪的现有定罪规则及困局
        1.网络空间特有的犯罪对象与传统犯罪对象产生种属关系的难题
        2.网络空间特有的犯罪行为与传统犯罪行为产生种属关系的难题
        3.现有的罪名体系并不足以涵盖所有的网络危害行为
    (二)刑法立法应对网络犯罪的未来趋势
三、网络犯罪的规则补充——司法解释的发展趋势
    (一)网络犯罪现有的司法解释框架
    (二)网络犯罪现有司法解释的困境
        1.司法解释确立的入罪标准与行政法确立的处罚标准之间的矛盾
        2.将“网络手段”作为入罪标准的模式并不统一,存在入罪标准不均衡的现象
    (三)司法解释应对网络犯罪的未来趋势
        1.司法解释将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要素的考量
        2.摒弃将“网络手段”单独作为入罪标准的解释模式,逐步统一入罪标准
        3.逐步完善入罪标准,实现司法解释内部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信诈骗犯罪防控举措研究[J]. 韦尧瀚.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7(11)
[2]网络中财产性利益的刑法保护模式探析[J]. 任彦君.  法商研究. 2017(05)
[3]法条竞合的法理及类型思考[J]. 方军.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7(05)
[4]网络时代的刑事立法[J]. 张明楷.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3)
[5]网络虚拟财产权利在民事权利体系中的定位[J]. 李国强.  政法论丛. 2016(05)
[6]网络片面共同犯罪的制裁边界:兼议“快播”案[J]. 孙道萃.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6(04)
[7]新实质解释视域下的破坏生产经营罪之构成要件——以“恶意好评”行为入罪为视角[J]. 李凌旭,阎二鹏.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02)
[8]窃取网络虚拟财产行为定性探究[J]. 刘明祥.  法学. 2016(01)
[9]非法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性质[J]. 张明楷.  法学. 2015(03)
[10]“恶意好评”引发的刑法问题及其思索[J]. 李怀胜.  中国检察官. 2015(06)



本文编号:3711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711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7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