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刑法论文 >

构建教唆犯依犯罪未遂论处的新路径

发布时间:2017-05-18 01:05

  本文关键词:构建教唆犯依犯罪未遂论处的新路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教唆案件中,被教唆者未着手实行被教唆的犯罪行为的,教唆者是否成立教唆犯?对教唆者是否能定罪处刑?本文从个案事实及判决结论入手,针对我国司法实践中将这种教唆未遂的情况以犯罪未遂论处提出质疑,认为这一理论是共犯独立性说之主张,而这种以犯罪征表说为理论根基的主观主义刑法理论是为现代刑法理论所不容的。在大陆法系国家,关于教唆犯性质的确认存在上述共犯独立性说和与其相对立的共犯从属性说。后者则以客观的刑法主义理论为基础,认为只有在正犯实施一定的行为,进而产生法益侵害的具体危险的情形下,处罚教唆犯才有必要。基于我国刑法理论存在探讨教唆犯性质的前提,二重性说作为我国刑法学界的通说又是对教唆犯性质的误读,因此,为顺应刑法发展趋势,采纳共犯从属性说是我国刑法的不二选择。然而纯粹的共犯从属性说有可能遗漏对一些社会危险者的刑法评价,不当延迟了社会防卫方法,有保护法益不够周延之虞。为实现防卫社会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平衡,笔者建议以德国刑法中的杜歇纳条款为蓝本,借鉴德国刑法对教唆重罪采共犯独立性说,对教唆轻罪采共犯从属性说的做法,并且采纳“部分处罚论”的方法,将我国《刑法》第29条第2款重新构建为:教唆他人实施重罪的,被教唆者接受教唆但没有着手实行被教唆的犯罪行为的,依重罪的未遂论处。本文本论共分四章。第一章:以个案入手,分析判决,并且对法院依据通说作出的,对教唆未遂以犯罪未遂论处的判决结论的合理性提出质疑。第二章:论证了我国存在讨论教唆犯性质的前提,并对我国存在争议的“教唆未遂”概念予以明晰,在具体论述大陆法系国家关于教唆犯性质的学术之争后,针对我国刑法学界对教唆犯性质的误读进行纠正,最后基于客观主义的刑法立场以及保护法益周延之考虑,提出对教唆犯的认定及处罚需要构建以教唆犯从属性为原则的例外路径。第三章:以德国刑法中的杜歇纳条款为蓝本,借鉴德国刑法对教唆重罪采共犯独立性说,对教唆轻罪采共犯从属性说的做法,并且采用“部分处罚论”的方法,构建我国以“以共犯从属性为原则,以独立性为例外”的教唆犯性质。第四章:基于以上立场,对关于教唆犯的若干疑难问题予以澄清。
【关键词】:教唆犯 教唆未遂 教唆犯从属性 教唆犯独立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4.1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9
  • 一、一个判决引发的思考9-13
  • (一)案件事实及判决结论9
  • (二)对判决的思考9-13
  • 1.解析判决9-10
  • 2.对判决的合理性的质疑10-13
  • 二、对教唆犯性质的理论思考13-20
  • (一)理论研究的前提13-14
  • (二)相关概念的明晰14-15
  • (三)教唆犯性质的学术之争15-17
  • 1.教唆犯独立性说15-16
  • 2.教唆犯从属性说16-17
  • (四)教唆犯性质的误读与澄清17-18
  • 1.教唆犯的借用犯说17
  • 2.教唆犯的二重性说17-18
  • (五)本文的观点18-20
  • 三、对刑法第29条第2款的修改建议——以德国刑法中杜歇纳条款为蓝本20-24
  • (一)德国刑法中杜歇纳条款之概述20-22
  • (二)建构我国的“杜歇纳条款”22-23
  • (三)回归案例23-24
  • 四、对若干疑难问题的澄清24-27
  • (一)间接教唆24
  • (二)再间接教唆24-25
  • (三)对未遂的教唆25
  • (四)片面教唆25-26
  • (五)教唆犯与帮助犯之间的错误26-27
  • 结语27-28
  • 参考文献28-30
  • 致谢3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守才;论未遂教唆与教唆未遂[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冯卫国;王东海;;教唆犯从属性说的中国式展开[J];法治研究;2012年04期

3 钱叶六;;共犯的实行从属性说之提倡[J];法学;2012年11期

4 蔡桂生;;德国刑法中的杜歇纳条款研究——教唆的未遂的一个域外样本[J];东方法学;2013年04期

5 刘明祥;;再释“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与周光权教授商榷[J];法学;2014年12期

6 何庆仁;我国刑法中教唆犯的两种涵义[J];法学研究;2004年05期

7 刘明祥;;“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之解释[J];法学研究;2011年01期

8 王昭武;;教唆犯从属性说之坚持与展开[J];刑法论丛;2008年03期

9 杨金彪;;刑法共犯规定对共犯从属性说的贯彻[J];法学论坛;2006年04期

10 谢焱;;德国教唆犯司法认定中的若干问题及其启示[J];人民司法;2013年05期


  本文关键词:构建教唆犯依犯罪未遂论处的新路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4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xingfalunwen/374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7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