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江淮汽车公司乘用车营销策略改进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1 06:58

  本文关键词:江淮汽车公司乘用车营销策略改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的拉动和促进作用。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的产销量连续七年蝉联世界第一,成为名符其实的汽车大国。但中国的民族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却持续下降,中国离汽车强国的目标还有着很长的路要走。作为自主品牌的一员,江淮汽车公司同样面临着艰难的局势。如何改进现有的营销策略、持续拓展市场,成为江淮汽车公司必须要解决的难题。为了给江淮汽车公司乃至其他民族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提供建议和支持,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分析。本文以4C营销组合理论为依据,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实地调研等多种研究方法,以江淮汽车公司乘用车业务为研究对象,在详细介绍江淮汽车公司主要情况及乘用车业务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利用SWOT、PEST、波特五力模型等分析工具,对江淮汽车公司乘用车业务所面临的宏观环境、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要素进行深度剖析;进而认真研究江淮汽车公司乘用车现行的营销策略,详细分析现行策略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江淮汽车公司从4P营销向4C营销转变、从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向以客户为唯一中心的营销理念转变的整体改进方向,并提出了基于客户需求、成本、方便和沟通等方面的营销策略改进建议。同时,为保障相关改进工作的顺利实施,本文又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强化战略引领、深耕企业文化、推进机制创新、坚持关爱员工、强化汽车金融等几个方面的改进保障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对江淮汽车公司的乘用车业务乃至中国其他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营销策略改进提供借鉴,为中国民族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崛起提供帮助。
【关键词】:江淮汽车公司 营销策略改进 4P营销 4C营销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471;F27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一章 绪论6-10
  • 一、研究背景6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6-7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7-8
  • 四、研究框架结构8-9
  • 五、论文创新点9-10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10-15
  • 一、4P营销组合10
  • 二、4C营销组合10-11
  • 三、4P营销组合和4C营销组合的关系和区别11
  • 四、相关分析工具11-15
  • 第三章 江淮汽车公司乘用车营销环境分析15-38
  • 一、公司简介和乘用车发展历程15-18
  • 二、宏观环境分析18-23
  • 三、乘用车行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23-24
  • 四、市场需求分析24-25
  • 五、乘用车竞争者分析25-27
  • 六、SWOT分析27-38
  • 第四章 江淮汽车公司乘用车现行营销策略和问题分析38-43
  • 一、现行营销策略38-40
  • 二、现行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40-43
  • 第五章 江淮汽车公司乘用车营销策略改进建议和实施保障43-50
  • 一、营销策略整体改进方向43
  • 二、营销策略具体改进建议43-47
  • 三、营销策略改进实施保障47-50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50-52
  • 一、研究结论50
  • 二、研究展望50-52
  • 参考文献52-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岩;新世纪我国汽车行业如何发展[J];价格月刊;2001年02期

2 李景俊;对汽车自燃与防范的探讨[J];汽车与配件;2001年46期

3 金工;路必通之窗汽车保护知识连载[J];汽车与配件;2002年43期

4 华雪;胡凯;;汽车价格仍会持续下降[J];财经界;2005年06期

5 郎全栋;马振江;;汽车使用新法规和标准[J];汽车维护与修理;2005年10期

6 林雷;;民营汽车企业的生存之道[J];中华汽摩配;2006年01期

7 廖海青;;一个叫汽车的消费品[J];经济;2007年06期

8 马荟;;汽车是手机[J];互联网周刊;2009年23期

9 程振彪;;关于中国汽车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10年07期

10 张玉胜;;汽车“过渡使用”怎么办?[J];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4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京梅;;2004—2005年我国汽车市场透视[A];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农用发动机行业背景资料(第二集)[C];2005年

2 ;黎巴嫩汽车市场及向黎出口汽车的建议[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3 ;中国汽车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讨论稿)[A];2006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6年

4 ;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战略分析[A];2006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6年

5 曾广圆;杨建新;宋小龙;;汽车共享的可持续性与发展潜力分析[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6 孙好文;;汽车使用与保养常见误区[A];设备管理与维修实践和探索论文集[C];2005年

7 张伯顺;;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车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A];西南汽车信息:2012年上半年合刊[C];2012年

8 任文社;;前言[A];第六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冠峰;于恩中;应纪来;高献坤;;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A];第九届河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王俊杰;;关于“十一五”十堰汽车产业发展的思考[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林森;21世纪:开“网络化”汽车[N];解放日报;2001年

2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 樊会文;鼓励消费才能振兴汽车产业[N];中国电子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矫月;江淮汽车事件深度连累自主品牌 数家汽车股跌超5%[N];证券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胡仁芳 王禁;3D打印汽车逐步走向现实 车企认为部分零部件可实现[N];证券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王颖春;12部门力促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N];中国证券报;2014年

6 刘林森;网络化:汽车未来竞争的手段[N];中国汽车报;2000年

7 耕耘;养护汽车你找谁[N];中国汽车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综合采访 桂俊松 执笔;没有汽车你快乐吗?[N];中国汽车报;2000年

9 欣 桦;应注重汽车“后市场”的培育[N];中国质量报;2004年

10 《中国家用轿车消费若干政策问题研究》国家软课题组;改善汽车消费政策的思路[N];经济参考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大勇;自主品牌汽车集团构建汽车金融服务专业机构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2 董本云;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卢锋;中国汽车市场点爆式增长规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4 苗壮;“市场换技术”策略与中国汽车业对外开放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5 张乃平;中国汽车工业创新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王连芬;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张珊珊;仿冒影响下汽车厂商生产策略和产品扩散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李春荣;中国汽车市场弱势后入者竞争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彭浪;中国汽车工业生产能力过剩问题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夏凯旋;基于经济生态效率理论的汽车共享服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航乾;汽车金融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李丽芬;自然暴露下汽车乘员舱及内外部件热负荷规律仿真与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高远;品牌汽车4S店销售培训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周杰;欧债危机对中欧汽车贸易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3年

5 洪月娥;低碳经济下的中国汽车产业组织分析[D];复旦大学;2014年

6 张茗;基于嵌入式处理器的汽车雨刮电机实验台监测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7 林建光;汽配生产企业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8 刘s

本文编号:2801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801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a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