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基于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驱动的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内升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0 01:08

  本文关键词:基于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驱动的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内升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经过三十多年的对外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制造业大国之一。然而,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大量出口并为其赢得制造业大国的同时,并没有达到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内升级的最终目标。在成本要素价格快速增长的当下,“中国制造”已不具备过去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甚至可能导致“贫困化增长”等风险。技术创新是解决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动力,标准化成为提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内层级的强大动力,且技术创新与标准化之间的协同互动关系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内升级的关键。因此,研究技术创新与标准化之间的协同有利于驱动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内升级,便于解决我国制造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对制造业价值链内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制造业为例,从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低下的背景和利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协同效应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内升级的目标出发,依次进行了相关文献的梳理工作,展开了对制造业价值链内升级的理论分析,逐点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价值链现状及其在技术创新、标准化以及两者的协同层面的现状,实证分析了上述各因素对价值链内升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促进升级的一些具体措施与政策。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学术界尚没有针对该类主题的研究,然后引用经济学、管理学、技术创新及其标准化等基本原理演绎了技术创新、标准化以及两者的协同效应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内升级的路径,得出:技术创新可以通过技术扩散与技术模仿效应助推价值链内升级,标准化通过技术传递效应以及技术创新效应促进链内升级,而技术创新与标准化之间的协同则通过专利转让与市场准入效应拉升链内层级。结合统计数据和层次分析法中的专家评判剖析得出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协同耦合程度较低。引入经合组织与世贸组织联合开发的数据库,计算用以反映全球价值链内升级的重要指标——全球价值链相对牵引力指数,测度出我国制造业目前在整个产业链中地位偏低但处于上升趋势。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验证并度量了技术创新、标准化以及两者的协同程度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内升级的影响程度与方向。最后,针对目前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内升级存在的问题,从政府、行业协会以及企业三个角度,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国家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加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捆绑以及促进企业间标准化联盟与技术创新联盟等方面展开了对策探讨。
【关键词】:技术创新 标准化 协同 价值链内升级 相对牵引力指数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意义11
  • 1.3 文献综述11-17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1-14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4-17
  • 1.3.3 简要评述17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17-18
  • 1.5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18-20
  • 1.5.1 创新点18-19
  • 1.5.2 不足之处19-20
  • 第2章 技术创新、标准化与产业价值链内升级的理论分析20-31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20-22
  • 2.1.1 价值链内升级的界定20
  • 2.1.2 技术创新的界定20-21
  • 2.1.3 标准化的界定21-22
  • 2.1.4 协同的界定22
  • 2.2 技术创新驱动产业价值链内升级的理论依据22-25
  • 2.2.1 技术创新驱动产业价值链内升级的理论依据22-24
  • 2.2.2 技术创新驱动产业价值链内升级的路径24-25
  • 2.3 标准化驱动产业价值链内升级的理论依据25-27
  • 2.3.1 标准化促进产业价值链内升级的理论依据25-26
  • 2.3.2 标准化驱动产业价值链内升级的路径26-27
  • 2.4 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驱动产业价值链内升级的理论依据27-30
  • 2.4.1 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关系27-28
  • 2.4.2 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驱动产业价值链内升级的理论依据28-29
  • 2.4.3 技术创新、标准化协同驱动产业价值链内升级的路径29-30
  • 2.5 小结30-31
  • 第3章 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现状及其协同关系31-48
  • 3.1 我国制造业现状31-39
  • 3.1.1 我国制造业的规模扩张情况31-34
  • 3.1.2 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分析34-36
  • 3.1.3 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分析——基于TFI指数法36-39
  • 3.2 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与标准化水平39-46
  • 3.2.1 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39-44
  • 3.2.2 我国制造业标准化水平44-46
  • 3.3 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关系46-48
  • 第4章 技术创新、标准化协同驱动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内升级的实证分析48-69
  • 4.1 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耦合度模型的构建48-55
  • 4.1.1 模型构建48-50
  • 4.1.2 变量的确定50-51
  • 4.1.3 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各指标权重的计算51-53
  • 4.1.4 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耦合度的测算53-55
  • 4.1.5 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耦合度模型结果分析55
  • 4.2 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驱动价值链内升级的实证分析55-69
  • 4.2.1 模型指标选取56-59
  • 4.2.2 模型的建立59-68
  • 4.2.3 实证结论68-69
  • 第5章 提升我国制造业产业价值链内升级的政策建议69-75
  • 5.1 政府方面的对策69-71
  • 5.1.1 建立和完善国家技术创新政策体系69-70
  • 5.1.2 优化和保护标准化活动的政策环境70
  • 5.1.3 加大和推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建设投入70-71
  • 5.2 行业协会方面的对策71-72
  • 5.2.1 加快行业协会角色转型,推动新技术研发71-72
  • 5.2.2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完善我国行业标准72
  • 5.2.3 构建国家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 推动科技创新进程72
  • 5.3 企业方面的对策72-75
  • 5.3.1 完善标准化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机制72-73
  • 5.3.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的采用效率73-74
  • 5.3.3 推行企业间技术创新联盟与技术标准联盟74-75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75-78
  • 6.1 主要结论75-77
  • 6.2 研究展望77-78
  • 参考文献78-83
  • 致谢83-84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84-85
  • 附录85-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森林;再谈企业技术创新[J];中华纸业;2000年09期

2 ;企业技术创新要计成本[J];中华纸业;2000年10期

3 森林;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家的创业精神[J];中华纸业;2000年11期

4 齐红倩,杜妍;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工业技术经济;2000年02期

5 刘建青;关于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辩证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6 车驾明;美国如何扶持小企业技术创新[J];价格月刊;2000年04期

7 刘文燕;技术创新之我见[J];经济师;2000年06期

8 叶槿根,夏从亚;论企业的技术创新[J];经济师;2000年07期

9 胡胜华;强化市场意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J];经济师;2000年07期

10 李岫;企业·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加快技术创新提高经济效益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文;;技术创新的意义、内涵和环境[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2 聂忠良;;坚定不移地依靠技术创新 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陈坤木;;论制度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杜跃平;王开盛;;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5 王世章;冀红玲;;技术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马成才;;构建生产力促进发展的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胡文效;;依靠技术创新 推动公司发展[A];2000年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王晶晶;;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探讨[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夏保华;;关于工程技术创新的若干思考[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10 赵建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难点和思路[A];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知识管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2 任华哲 郑鸣;论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律体系的重构[N];光明日报;2003年

3 景柱 曾广波 彭福扬;把生态追求纳入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系[N];人民日报;2003年

4 本报评论员;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N];人民日报;2005年

5 杜小娟;技术创新,主导医药的明天[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辛酉;让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助推[N];中国医药报;2000年

7 张峰;技术创新:企业发展的动力[N];中国交通报;2007年

8 万丹;技术创新问题研究述评[N];人民日报;2006年

9 李士;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的联系与区别[N];学习时报;2006年

10 余鹏;攀冶机电分公司技术创新重实效[N];中国冶金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怀伏;技术创新溢出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陈仲伯;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边云岗;企业技术创新错误系统分析与消错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4 杨唯一;农户技术创新采纳决策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李靖;企业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及其匹配状态的测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国丽娜;中国政府间接资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7 党国英;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8 徐英吉;基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的企业持续成长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成良斌;文化对我国技术创新及其政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柳飞红;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评价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文燕;技术创新的精神文化建构[D];湖南大学;2008年

2 单丽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支持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3 李劲松;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政策桎梏及对策[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4 荀琳;技术创新的人文向度[D];东华大学;2010年

5 姜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及其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胜;消费与技术创新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石巍;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张洪辉;基于公共创新平台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王国锋;论合作技术创新的基础和障碍[D];东南大学;2005年

10 陈家宏;论依法促进和保障企业技术创新[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驱动的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内升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75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175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5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