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铝电解生产关键指标对标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7-04-23 08:06

  本文关键词:铝电解生产关键指标对标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对标管理是支持铝电解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管理方式,该方法可通过行业标杆找出企业管理的差距所在,进而制定改进措施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而运用科学的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铝电解行业生产参数进行多方面的统计分析,是对标管理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该措施为如何客观认识企业的绩效水平提供了方法指导。本文以软件工程方法论为指导设计实现了铝电解对标管理评价系统,在此基础上主要研究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根据铝电解生产关键指标体系的特点,提出了IMPGA-BP评价法,并与其他评价方法进行理论和实验比较。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首先运用软件工程需求分析的思想建立物耗、能耗、产量、质量等铝电解生产关键指标;其次结合铝电解生产关键指标的特点,针对遗传算法未搜索到最优解便停止进化的缺点,通过提高种群数量和优化选择算子的方式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后的遗传算法与BP神经网络结合构成IMPGA-BP评价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在铝电解生产关键指标评价中具有较准确的评价结果;然后将IMPGA-BP评价法与基于熵权法和距离综合评价法模型、BP神经网络评价法、基于遗传算法和BP神经网络评价法进行理论和实验比较,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各个方法在铝电解生产关键指标评价中的适用性,说明了提出的方法评价结果更准确;最后在此算法的基础上,以软件工程思想为指导,根据现有的软件过程模型总结出基于功能增量迭代的系统开发过程,并将其运用在铝电解对标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铝电解对标管理评价系统主要包含基础信息管理、生产指标管理、标杆体系管理、指标方案管理、动态对标、对标指标评价。
【关键词】:铝电解生产指标 对标评价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评价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11.5;F426.3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12
  • 1.1 课题研究背景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0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10
  • 1.4 研究内容10-11
  • 1.5 全文组织结构11-12
  • 第二章 相关工作研究12-21
  • 2.1 软件工程方法研究12-13
  • 2.1.1 软件生命周期12
  • 2.1.2 软件过程模型12-13
  • 2.2 综合评价理论研究13-15
  • 2.2.1 综合评价基本过程13-14
  • 2.2.2 综合评价方法比较14-15
  • 2.3 BP神经网络15-18
  • 2.3.1 BP神经网络原理15-16
  • 2.3.2 BP神经网络学习过程16-18
  • 2.4 遗传算法18-20
  • 2.4.1 遗传算法原理18-19
  • 2.4.2 遗传算法流程19-20
  • 2.5 本章小结20-21
  • 第三章 IMPGA-BP评价方法的设计与实现21-32
  • 3.1 铝电解生产关键指标建立需求分析21-24
  • 3.1.1 铝电解生产关键指标建立原则21-22
  • 3.1.2 铝电解生产关键指标建立过程分析22-24
  • 3.1.3 铝电解生产关键指标特点24
  • 3.2 遗传算法优化设计24-29
  • 3.2.1 种群设定24
  • 3.2.2 适应度函数设计24-25
  • 3.2.3 遗传算子设计25-26
  • 3.2.4 算法流程及步骤26-28
  • 3.2.5 算法描述28-29
  • 3.3 IMPGA-BP评价方法的实现29-31
  • 3.3.1 IMPGA-BP实现步骤29-30
  • 3.3.2 IMPGA-BP实验分析30-31
  • 3.4 本章小结31-32
  • 第四章 IMPGA-BP评价方法对比及测试32-43
  • 4.1 IMPGA-BP与熵权法和距离综合评价法的对比32-35
  • 4.1.1 方法理论比较32
  • 4.1.2 实验结果分析32-35
  • 4.2 IMPGA-BP与BP评价法的对比35-38
  • 4.2.1 优缺点分析35
  • 4.2.2 BP应用结果分析35-38
  • 4.3 IMPGA-BP与GA-BP评价法的对比38-42
  • 4.3.1 优缺点分析38
  • 4.3.2 GA-BP应用结果分析38-41
  • 4.3.3 GA-BP与IMPGA-BP应用结果对比41-42
  • 4.4 本章小结42-43
  • 第五章 铝电解对标管理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3-57
  • 5.1 基于功能增量迭代的系统开发过程43-44
  • 5.2 系统需求分析44-45
  • 5.3 系统总体设计45-46
  • 5.3.1 系统设计原则45
  • 5.3.2 系统功能设计45-46
  • 5.4 系统详细设计46-49
  • 5.4.1 系统架构设计46-48
  • 5.4.2 数据库设计48-49
  • 5.5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与成果展示49-56
  • 5.5.1 动态对标模块的实现49-51
  • 5.5.2 对标指标评价模块的实现51-54
  • 5.5.3 其它功能模块的实现54-56
  • 5.6 本章小结56-57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57-58
  • 6.1 总结57
  • 6.2 展望57-58
  • 参考文献58-61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61-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志洁;谢勇;;铝电解多功能机组工具小车运行偏斜问题的原因分析[J];有色设备;2013年01期

2 赵东方;杨玉卓;;探析铝电解生产中碳渣的危害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10期

3 樊军;;铝电解行业节能降耗应用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3年09期

4 黄西谋;治理铝电解含氟烟气[J];劳动保护;1980年06期

5 王熙仪,伍合群;铝电解的计算机节能控制[J];节能技术;1991年06期

6 刘杰;避峰填谷在我厂铝电解生产中的应用[J];有色冶金节能;1999年04期

7 冯建清;;铝电解生产中的自动稳流与槽控技术[J];电源技术应用;1999年05期

8 李金声;我国铝电解技术的新进展[J];科学中国人;1998年10期

9 罗德政;分子比在铝电解平稳生产中的作用[J];云南冶金;2000年S1期

10 李金声;我国铝电解技术的新进展[J];有色矿冶;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韬;刘亚辉;;160kA系列铝电解生产管理浅析[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杨玲;;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铝电解生产中的应用及推广[A];第十一届全国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忠仁;;铝电解监控系统全面优化可行性分析报告[A];第二届全国延长铝电解槽使用寿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国涛;;铝电解生产局域网络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国涛;;铝电解生产局域网络的设计与实现[A];2008全国第十三届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晋宏;唐存雨;徐洁;;网络仪表盘铝电解生产关键指标体系研究[A];虚拟运营与云计算——第十八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7 程大海;;VIR反应器吸氟效率低问题浅析[A];《铝电解槽新型结构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东启;;浅论230kA铝电解生产高产低耗措施[A];2007年赣皖湘苏闽五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会军;张瑞忠;孙金旭;;“双低”工艺技术在240KA铝电解生产中的应用[A];2007年全省有色金属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毛亚红;;铝电解的节能降耗措施及新技术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设备与维修工程学术会议、第十三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绍刚;铝电解供电技术:到了该重视的时候[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2 山西 韩伟;合理调整稳流深度确保铝电解系统平稳节能运行[N];电子报;2012年

3 张云伟;沈冶机械公司打造中国铝电解多功能机组品牌[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4 马丽;阳铝“铝电解工艺优化与环保节能技术创新及应用”通过鉴定[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5 记者 吴红月;铝电解生产节能减排技术获重大突破[N];科技日报;2008年

6 刘亚坚 赵秀娟;中铝山东分公司研发铝电解节能关键技术[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7 魏军;“赛尔开关”获中国专利金奖[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8 毛其来;包头铝业:铝电解节能降耗在行动[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9 记者 刘京青 通讯员 张丽红;电解铝节电技术实现重大突破[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2年

10 朱仕文 本报记者 吴红月;东北大学冯乃祥教授在铝电解生产节能减排上取得重大突破[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任晓娜;铝电解生产关键指标对标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2 邝吉贵;铝电解多功能机组关键技术及部件的分析与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伟波;铝电解生产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牛永兰;铝电解生产中PLC稳流控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2005年

5 韩立伟;铝电解生产过程控制策略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3年

6 张江江;基于磁场测量的铝电解电流分布在线监测[D];北方工业大学;2015年

7 冯杰;无线通讯技术在电解铝精准出铝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铝电解生产关键指标对标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2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22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6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