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0 07:59
  制造业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石,对推动工业化发展进程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改造提升制造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这将为东北地区制造业的振兴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东北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具备完整的工业体系和雄厚的制造业发展基础,但由于思想保守和体制僵化等原因,制造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东北地区经济的振兴与发展,不仅要考虑资源型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升级问题,同时也要考虑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的转型问题。因而,研究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东北地区制造业由于受传统体制影响较深,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种以政府主导、资源依赖型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和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实现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再造是增强东北经济发展后劲的客观要求。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了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采用系统分析、历史分析、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东北地区制造业现行发展模式进行了系统审视。现将...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


企业成长的两大战略陷阱“雁行理论”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影响深远的产业经济理论,体现了伴随

规划图,规划图,后花园,内蒙古东部


如图 3.1)①,构成了广义的东北地区。内蒙古东部五个盟方公里,人口 1240 万人,分别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量的 56.2%提出要打造东北“后花园”的设想,这无论对于促进内蒙古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都具有重要意义。②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连续性,本文除特别标注外,涉及数据统计资料以狭义东北地

基地,机械工业,东北经济,存量调整


图 3.2 东北地区地理区位图3)特定的历史积淀于我国在建国初期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产业发展中得到了积极贯彻,直到改革开放前,国家又对东北经济资,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东北地区较整的工业体系,尤其是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石油工业基地和机械工业基地,在一定程度步形成了资源依赖型、粗放增长型的制造业发展模式。自上世纪 9宁省就曾提出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设想,进入 21 世纪,东北地区在历了体制改革的增量优化和存量调整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化工基地机械工业等领域具有突出的产业、科研和高技能人才等竞争优势。4)比较保守的人文传统文传统的继承更多体现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流文化上,作为地区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北省临港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基于创新型集群的视角[J]. 陈晓永,陈永国,焦庆会,张云,李美桂.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1(02)
[2]“十二五”时期中国财税若干问题研究(下)[J].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课题组,高培勇,张德勇.  经济研究参考. 2011(04)
[3]产业结构优化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 张唯实,胡坚.  理论探讨. 2011(01)
[4]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J]. 朱森第.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11(01)
[5]美国制造业发展及制造业外包[J]. 保罗·列格曼.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0(05)
[6]“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J]. 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  经济研究. 2010(10)
[7]创新型城市建设:战略态势、制约因素与发展思路[J]. 隋映辉.  管理学刊. 2010(05)
[8]中国制造业转型路径与阶段性探讨[J]. 薛金山.  中国机电工业. 2010(10)
[9]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演化趋势研究[J]. 楚天骄.  世界地理研究. 2010(03)
[10]我国工业化中后期企业大型化趋势与特征[J]. 常燕.  产经评论. 2010(05)

博士论文
[1]东北地区工业化道路和“再工业化”方向研究[D]. 冯岩.吉林大学 2010
[2]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资源整合模式研究[D]. 姜威.吉林大学 2010
[3]战后日本衰退产业转型研究[D]. 曾荣平.辽宁大学 2008
[4]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研究[D]. 于向光.吉林大学 2008
[5]东北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 侯志茹.东北师范大学 2007
[6]东北振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 王秋菊.华东师范大学 2007
[7]东北地区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及对策研究[D]. 宋晓洪.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8]中日韩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D]. 周松兰.武汉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98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598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8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