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辽宁省城市工业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3 21:00

  本文关键词:辽宁省城市工业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经济多年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消费习惯的转变与消费模式的升级,旅游消费增长迅猛。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促进经济模式转型成为共识,各地区对工业旅游倾注了大量热情。辽宁省的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先后有9个城市的21家企业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在国家大力倡导旅游业发展的背景下,各地旅游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辽宁省工业旅游产业发展很不均衡,整体竞争力不强,对具体城市而言需要在竞争中挖掘自身工业旅游资源的特色,做好工业旅游产品设计,增强综合竞争力。本研究的主体可以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构建城市工业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具体过程分为工业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其次,根据辽宁省城市工业旅游的发展实践,选择10个城市作为工业旅游竞争力评价对象。从工业旅游信息网获得每个工业旅游示范点的研究数据,从辽宁省统计局网站获得研究的其他数据,用改进信息熵方法测算出每个城市工业旅游竞争力的值。最后,针对工业旅游竞争力的五大来源,提出了增强辽宁省城市工业旅游竞争力的对策。具体是:加强工业遗产保护,促进辽宁文化振兴;增强资源开发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开辟收入渠道,提高经济效益;开发绿色工业游,提高生态环境效益;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游客满意度;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加强灾害预警,确保旅游环境安全性。
【关键词】:工业旅游 竞争力 评价体系 信息熵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592.7;F427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9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9-10
  • (一)研究背景9
  • (二)研究意义9-10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一)国内研究现状10-13
  • (二)国外研究现状13-14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14
  • 三、研究方法14-15
  • (一)文献研究法14-15
  • (二)实地调查法15
  • (三)归纳法15
  • 四、研究思路、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15-17
  • (一)研究思路15
  • (二)研究框架15-17
  • (三)技术路线17
  • 五、创新点17-19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19-26
  • 一、相关概念界定19-22
  • (一)工业旅游19-20
  • (二)竞争力20-21
  • (三)城市旅游竞争力21-22
  • 二、相关理论22-26
  • (一)竞争力三理论22-23
  • (二)旅游系统理论23-24
  • (三)旅游区位理论24-25
  • (四)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25-26
  • 第三章 城市工业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26-35
  • 一、城市工业旅游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26-28
  • (一)工业旅游资源对竞争力的影响26-27
  • (二)工业旅游效益对竞争力的影响27
  • (三)辅助支持系统对竞争力的影响27
  • (四)产品设计与规划对竞争力的影响27-28
  • (五)环境与可进入性对竞争力的影响28
  • 二、城市工业旅游竞争力体系构建28-32
  •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28-29
  • (二)体系的构建29-31
  • (三)体系指标释义31-32
  • 三、评价方法32-35
  • (一)评价标度32-33
  • (二)改进的信息熵方法33
  • (三)工业旅游竞争力评价方法33-35
  • 第四章 辽宁省10个城市工业旅游竞争力的评价35-46
  • 一、辽宁省工业旅游发展现状35-39
  • (一)辽宁省工业旅游资源现状35-37
  • (二)辽宁省工业旅游发展效益现状37-38
  • (三)辽宁省工业旅游规划与设计现状38
  • (四)辽宁省工业旅游辅助支持系统现状38-39
  • 二、应用实例39-41
  • (一)研究对象选择与数据来源39
  • (二)计算二级指标权重39
  • (三)一级指标的竞争力信息39-40
  • (四)计算综合竞争力评价值40-41
  • 三、评价结果分析41-42
  • (一)辽宁省城市工业旅游资源竞争力分析41
  • (二)辽宁省城市工业旅游效益竞争力分析41
  • (三)辽宁省城市工业旅游支持系统竞争力分析41-42
  • (四)辽宁省城市工业旅游产品竞争力分析42
  • (五)辽宁省城市工业旅游竞争力综合分析42
  • 四、辽宁省工业旅游发展中的问题42-43
  • (一)工业旅游资源开发简单、保护不足42-43
  • (二)工业旅游经济效益相对较低43
  • (三)缺乏工业旅游消费入口43
  • 五、辽宁省工业旅游发展问题的原因43-46
  • (一) 企业发展转型慢,对工业旅游信心不足43-44
  • (二)营销模式落后,产品和服务缺乏竞争力44
  • (三)传统消费入口利用不足,新入口参与有限44-46
  • 第五章 提升辽宁省城市工业旅游竞争力的对策46-51
  • 一、工业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对策46-47
  • (一)加强工业遗产保护,,促进辽宁文化振兴46
  • (二)增强资源开发的科学性与合理性46-47
  • 二、提高工业旅游发展效益的对策47
  • (一)开辟收入渠道,提高经济效益47
  • (二)开发绿色工业游,提高生态环境效益47
  • 三、工业旅游规划与产品设计对策47-48
  • (一)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47-48
  • (二)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48
  • 四、完善工业旅游辅助支持系统对策48-49
  • (一)完善旅游配套设施48-49
  • (二)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游客满意度49
  • 五、改善外部环境对策49-51
  • (一)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49
  • (二)改善环境安全性49-51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1-53
  • 一、研究结论51
  • 二、未来展望51-53
  • 参考文献53-58
  • 致谢58-59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宁,郭舒;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的理论依据与现实途径——以辽宁省为例[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郭舒;曹宁;;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的理论依据与现实途径——以辽宁省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01期

3 李若凝;李喜梅;钞雅丽;;河南省旅游竞争力评价与对策研究[J];河南科学;2007年01期

4 彭凤;;旅游竞争力研究综述[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03期

5 黄秀娟;;区域国际旅游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7年06期

6 徐秋艳;;新疆地、州、市旅游竞争力实证研究[J];中小企业科技;2007年08期

7 杨晓娜;丁明磊;;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以中国中部6省会城市为例[J];贺州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黄秀娟;;福建省国际旅游竞争力决定因素发展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4期

9 刘晓萍;;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理论与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经济师;2008年05期

10 张维生;李秀霞;;提升吉林省旅游竞争力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龙江智;;旅游竞争力研究范式的反思与批判[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刘德谦;;中国旅游竞争力的弱势与前瞻[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3 刘德谦;;附1: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旅游竞争力报告》里的中国[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4 刘涛;;山东省乡村旅游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方志玉;;我国华东地区省市旅游竞争力因子和聚类分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6 李建卫;何佳梅;;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田大江;刘家明;王润;;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以中国西北五省会城市为例[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史本林;尤瑞玲;贺振;;河南旅游竞争力评价及其提升战略研究[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汪宇明;;“围城”效应与区域联动——兼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成长机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爽邋河北记者站 李勇;用特色增强奥运旅游竞争力[N];中国旅游报;2008年

2 记者 梁圣嵩 谢臻 通讯员 童莉 王建业;南京旅游竞争力:全国排前十[N];南京日报;2009年

3 记者 李晓良;2009年度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揭晓[N];中国旅游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何晓丽 王万礼 杜佳丽;我市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旅游竞争力[N];达州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刘亚媚;宝鸡跻身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N];宝鸡日报;2006年

6 涂燕 李海涛;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范围和对象[N];中国旅游报;2006年

7 祖立柱 记者  彭溢;四市一县跻身中国旅游竞争力城市[N];黑龙江日报;2006年

8 杨汛;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结果发布北京全国第一[N];江南游报;2006年

9 记者  赵志伟 实习生 贾放 通讯员  王继军;工业强市:前三季度我市增速继续领跑全省[N];洛阳日报;2006年

10 记者 赵志伟 张亚武 实习生 贾放 通讯员 王继军;工业强市:前三季度我市增速继续领跑全省 旅游强市:中国旅游竞争力洛阳排第15位[N];洛阳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雪鹏;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洛阳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陈磊;基于生态位的省域旅游竞争力评价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宋琪;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及趋势预测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4 张秀美;重庆市区县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5 宫晓凤;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分析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6 陈石;乐山旅游竞争力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7 邓绍鸿;京杭大运河沿线主要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8 梁娟;我国古都旅游竞争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9 孟凡雷;辽宁省城市工业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10 刘玉孔;成都市旅游竞争力分析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辽宁省城市工业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3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63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d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