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产业链视角下我国色纺纱产业的创新发展研究 ————以华孚时尚和百隆东方为例

发布时间:2023-06-01 05:13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速。目前我国GDP总量已达全球第二,创新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创新成为我国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色纺纱是基于纺纱工艺创新而制成的中间产品,相较于传统纺织品具有低碳环保、科技时尚的显著优势。我国色纺纱产业规模虽小,但集聚全球90%的产能,是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的新兴纺织产业。在纺织产业亟需转型的大背景下,产品同质化明显、运营能力低、终端品牌效应弱等痛点推动色纺纱产业实施创新。色纺纱产业在资金、技术、反应速度、创新效率等方面拥有优势,叠加处于产业链中游的核心位置从而具备成熟的创新条件。因此,基于产业链视角,探索我国色纺纱产业如何通过创新发展成为全球规模第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涉及的概念及理论方法进行归纳与概述,包括色纺纱产业与产业链等相关概念,产业链分析、产业组织分析及产业的创新发展等相关理论;其次,以产业链为视角,分析了我国色纺纱产业链的发展;再次,通过产业组织分析法,从宏观视角研究我国色纺纱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最后,以华孚时尚和百隆东方为例,从微观视角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总结企业的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论文技术路线图
    1.3 论文创新点
    1.4 数据来源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色纺纱与色纺纱产业
        2.1.2 产业链
        2.1.3 创新与创新性
    2.2 产业链相关研究
        2.2.1 产业链分析的意义
        2.2.2 产业链的实证研究
    2.3 产业组织分析相关研究
        2.3.1 产业组织分析的意义
        2.3.2 产业组织分析框架
        2.3.3 产业组织分析的实证研究
    2.4 产业的创新发展相关研究
        2.4.1 产业的创新发展内涵及影响因素
        2.4.2 产业的创新理论研究
        2.4.3 基于熊彼特理论的实证研究
        2.4.4 基于其他视角的实证研究
    2.5 色纺纱产业创新发展相关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色纺纱产业链发展分析
    3.1 色纺纱产业链内涵和类型
        3.1.1 色纺纱产业链内涵
        3.1.2 色纺纱产业链类型
    3.2 色纺纱产业链上游-原料分析
        3.2.1 主要原料-棉花
        3.2.2 其余原料
    3.3 色纺纱产业链中游-色纺纱产品
        3.3.1 色纺纱产品简介
        3.3.2 色纺纱产品现状分析
    3.4 色纺纱产业链下游-产品应用现状
        3.4.1 服装类
        3.4.2 家纺类
        3.4.3 袜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色纺纱产业组织分析
    4.1 我国色纺纱产业概况
        4.1.1 色织工艺产品与坯织工艺产品对比
        4.1.2 色纺纱产能及色纺纱企业分布情况
    4.2 我国色纺纱产业组织分析
        4.2.1 市场结构
        4.2.2 市场行为
        4.2.3 市场绩效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色纺纱产业的创新发展研究-以华孚时尚和百隆东方为例
    5.1 案例样本及理论框架选取可行性分析
        5.1.1 案例样本选取可行性分析
        5.1.2 理论框架
    5.2 华孚时尚创新发展分析
        5.2.1 公司简介
        5.2.2 上游创新
        5.2.3 中游创新
        5.2.4 下游创新
        5.2.5 全产业链数字化创新
    5.3 百隆东方创新发展分析
        5.3.1 公司简介
        5.3.2 中游创新
        5.3.3 下游创新
    5.4 基于熊彼特理论框架的创新发展指标分析
        5.4.1 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5.4.2 市场创新能力分析
    5.5 华孚和百隆的发展模式总结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技术创新层面
        6.2.2 市场创新层面
    6.3 展望与不足
        6.3.1 展望
        6.3.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26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826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1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