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新基建背景下B市制造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发布时间:2023-09-29 02:11
  当前,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战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变化,推动我国进入新的经济周期,伴随着政策对行业发展影响的变化,各地主导产业也出现变更。主导产业优先发展,可带动城市其他产业成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实现相对稳定长久的经济发展。对B市自身而言,作为老工业城市,存在着产业发展失衡、对单一产业过度依赖、新兴产业起步晚、科技含量低以及科技人才资源短缺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针对B市构建新的制造业主导产业选择体系,确定并培养其主导产业将有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及经济的良性发展。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罗斯托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产业关联理论、钻石理论和波士顿矩阵理论对产业的选择评价和产业发展政策进行探讨。鉴于主导产业选择这一问题的复杂性,本文从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运行效率两个维度对其进行评价。一方面,依据增长潜力、比较优势、经济效益等七项不同的选择基准,结合产业在市场前景、产业基础、资源优势等方面的发展水平,构建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制造业产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构建基于投入—产出的产业运行效率指标体系,利用涵...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与基准研究
        1.3.2 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评价
        1.3.3 主导产业选择方法评价
        1.3.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相关理论及指导意义
        1.4.1 罗斯托理论
        1.4.2 产业关联理论
        1.4.3 比较优势理论
        1.4.4 钻石理论
        1.4.5 波士顿矩阵
        1.4.6 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主导产业内涵辨析
        1.5.2 新基建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B市制造业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的构建
    2.1 新基建背景下模型构建原则与整体框架
        2.1.1 整体框架
        2.1.2 模型构建及指标选择原则
        2.1.3 模型选择依据
    2.2 基于AHP的产业发展水平评价
        2.2.1 产业发展水平评价基准的选择及依据
        2.2.2 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模型的构建
        2.2.3 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权重设计
    2.3 基于超效率SBM模型的产业运行效率评价
        2.3.1 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构建
        2.3.2 产业运行效率评价指标的选择及依据
    2.4 制造业主导产业选择二维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基建背景下B市制造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
    3.1 B市制造业概况
        3.1.1 政策环境
        3.1.2 经济环境
    3.2 制造业主导产业发展水平评价
        3.2.1 数据来源及指标测算
        3.2.2 指标权重测算
        3.2.3 产业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及分析
    3.3 制造业主导产业运行效率评价
        3.3.1 数据来源及指标测算
        3.3.2 产业效率评价结果及分析
    3.4 主导产业二维评价
第4章 新基建背景下B市制造业主导产业发展建议
    4.1 发展阶梯式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4.1.1 重点--政府指导,政策干预重点扶持
        4.1.2 汇链--企业主导,联合开发完善产业链
        4.1.3 成面--协会引导,产业集群资源共享
    4.2 加强人才技术投入,提高产业运行效率
        4.2.1 筑巢引凤--以高校为中介吸引人才
        4.2.2 引凤筑巢--高端人才助力技术投入
        4.2.3 节能减排--鼓励和惩罚性措施并行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490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8490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7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