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成本管理论文 >

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波动和资源配置

发布时间:2016-12-03 14:25

  本文关键词:经济波动、成本约束与资源配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经国家哲学社科规划办批准(批准文号为12BJL049),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孙浦阳副教授主持;同时作为系统性研究,孙浦阳副教授作为国家社会科学重大课题(2014年)“转型发展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研究”(批准文号为14ZDB120)的子课题负责人。该项目旨在研究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在面临外部冲击和开放市场的前提下,如何将自身的产业结构发展从市场经济初期的“量的增长”向“质的增长”转型,以更好地面对国际市场的变化,从转型阶段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研究的角度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深入探讨,与之前的2012年国家社科(12BJL049)的研究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研究体系,形成了丰富的学术成果。因此本文是2012年国家社科一般项目与2014年国家重大社科项目的综合研究成果,也是两个社科项目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本项目的一个研究重点在于金融危机后发展中大国如何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通过产业升级提升自己的经济发展实力。后金融危机时代,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之一是经济波动幅度有所增加,研究探讨发展中国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波动与其面临的成本约束等问题,对于研究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所面对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项目组对经济波动和成本约束与资源配置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写出了《经济波动、成本约束与资源配置》(《经济研究》2015年2期)一文,主要内容如下:

      经济波动影响企业投资,进而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已经成为研究转型期间市场资源配置的关键,特别是在高速增长后的市场经济调整期间具有深远意义。本文研究发现随着生产率波动的增加,企业间资本边际报酬差异也逐渐加大,其原因主要是调整成本所致,这意味着随着经济波动的增加会严重影响行业内的资源配置。在理论上,我们利用考虑了调整成本的投资动态分析框架,发现生产率增长率越高的企业虽然投资预期很大,但是由于企业在跨期投资过程中必然面临不断上涨的调整成本,企业的投资必然存在上限,因此,他们的资本扩张不能使得资本边际报酬下降至平均水平,此时资本边际报酬的差异也就形成了资源错配。另外,本文也据此使用了我国的工业企业数据进行了数量分析,首先基于理论框架以及通过校准得到调整成本,发现生产率波动性和资本边际报酬差异之间的确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即经济波动加剧的时候,资源错配现象就越加严重,并且这种关系会因为调整成本的存在而增强。

      本文实证研究发现了我国的生产率波动与资本边际回报率的离散程度之间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它的政策含义是为了提高我国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ZF应为企业提供尽量平稳的经营环境,减少由于生产率波动而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损失。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稳定的正相关关系是由于调整成本导致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无法完全发挥而导致的,因此降低调整成本,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完全发挥,是提高我国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所在。

      此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2BJL049)项目在设立近三年以来,按照项目预定的计划所推进的其余研究工作如下:
      1. 基于生产率是产业升级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2013年4月,在《经济研究》发表“产品替代性与生产率分布——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发现行业内产品替代性的减少会导致生产率离散化程度的扩大与生产率平均水平的降低。并且这一影响关系在产品替代性和生产率离散度指标变化并控制沉没成本、市场化水平、所有制环境等因素后仍然是稳健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所有制环境、行业竞争程度、市场化水平和行业沉没成本与行业生产率分散程度也有重要关系。

      2. 基于发展中国家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着企业的健康发展,进而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014年7月在《经济学(季刊)》发表“商业信用能否成为企业有效的融资渠道——基于投资视角的分析”一文,,实证发现了企业能够利用商业信用作为一种融资渠道以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压力,并且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外部金融环境较差的企业而言,商业信用对其融资帮助更大。特别地,当正规部门融资成本上升时,国有及外资企业及外部金融环境良好的企业能够更为有效地使用商业信用作为其融资渠道。

      3. 在发展中国家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情况下,研究资源错配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关系有重要现
实意义,基于此2014年写作了“住房价格、资源错配与中国经济增长”一文(本文目前已被《世界经济》收录),发现不断上涨的住房价格是阻碍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其原因是,高房价将导致资源错配,降低资源再配置效率,进而降低全要素生产率。

      4. 2014年4月,课题组负责人孙浦阳副教授应邀参加了中央财经大学主办的“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会上做了“Import Competition, Resource Reallocation and Productivity Dispersion: Micro-level Evidence from China”的主旨报告,该文发现进口竞争对中国企业的生产率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影响着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这一结果对发展中国家发展进出口贸易提升企业能力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5. 基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对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2014年11月在《Energy Economy》上发表“Energy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An empirical test for China”,研究发现中国的能源网络分布对中国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影响,而且虽然中国已经在努力改进,但是急剧上升的能源需求仍对中国面临的能源供给环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6. 由于产业集聚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2013年3月,在《世界经济》上发表“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影响”一文,该文检验了中国城市的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带来的拥塞效应和集聚效应在不同时期可能处于不同的均衡状态:集聚初期拥塞效应占主导地位,此时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而后促进劳动生产率提升的集聚效应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从长期来看,工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长期具有促进作用,而服务业的长期影响则不显著。




时间:2015-06-12       稿件来源: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孙浦阳

来源:经济研究编辑部


?m=20100914093025403645&n=20150612110928077344




  本文关键词:经济波动、成本约束与资源配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3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benguanlilunwen/203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0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