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围压效应下砂岩声发射与压缩变形关系的细观模拟

发布时间:2017-12-27 00:06

  本文关键词:围压效应下砂岩声发射与压缩变形关系的细观模拟 出处:《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岩石力学 围压效应 声发射 压缩变形 脆延转换 细观模拟


【摘要】:通过三轴压缩试验和声发射(AE)试验,得到砂岩不同围压下全应力 应变过程的声发射数据。基于室内试验结果,采用颗粒流软件PFC2D,从细观角度模拟不同围压下砂岩压缩变形过程中的声发射时空分布,并考虑张拉和剪切2种裂纹的不同发育规律,建立砂岩压缩变形过程中声发射特征与脆延转换之间的联系。研究表明,低围压下声发射经历"平静期"、"发展期"、"爆发期"和"回落期",声发射主要为张拉裂纹,且集中在剪切带上,并伴随少量剪切裂纹;高围压下声发射在"爆发期"后并没有明显的回落;峰值强度前弥散分布的剪切裂纹数量大于张拉裂纹,峰后相对集中而贯通的张拉裂纹数量超过剪切裂纹;张拉裂纹为主的声发射体现出脆性破坏特征,剪切裂纹大量发育则预示着试样由脆性向延性转换。
[Abstract]:The acoustic emission data of the full stress and strain process of sandstone under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 are obtained by three axis compression test and acoustic emission (AE) test. Based on the indoor test, using particle flow simulation software PFC2D, compression deformation of the acoustic emission in the proces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andstone under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ne, different development rules and consider 2 kinds of tension and shear crack, establish the acoustic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nversion between brittle and ductile connection during compression deformation of sandstone. Research shows that under low confining pressure of acoustic emission through "quiet period", "development stage" and "outbreak" and "down", mainly for the acoustic emission of tension cracks, and concentrated in the shear zone, and accompanied by a small amount of shear crack under pressure; acoustic emission in the outbreak did not significantly the fall of high confining; before peak strength is greater than the number of shear crack distribution of tension cracks, and through the peak after the relative concentration of tension cracks over shear crack; tension crack acoustic emission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 of brittle failure, shear crack development indicates that the large sample conversion from brittleness to ductility.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4112)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SKLGP2013K014) 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3502Z20133021)
【分类号】:TU45
【正文快照】: 1引言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由于自身的弹性形变裂纹扩展,造成局部能量快速释放而发出瞬态弹性波的现象称为声发射[1]。声发射技术能连续实时监测物体内部微裂纹的产生与扩展,常用于检测固体介质内部损伤演化规律。对岩石在加载状态下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分析,可以推断试样内部的状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少泉;;一个急待发展的高科技手段——声发射(AE)[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1年01期

2 聂世锋;;YSZ-2型遥测岩石声发射自控告时机[J];岩土力学;1984年01期

3 方亚如;;混凝土试样破裂前的声发射m值变化[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1年01期

4 刘明松;张春雷;;声发射技术在岩石试验研究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年01期

5 尹菲;声发射技术用于工程岩体灾害预报的试验研究初探[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1年S1期

6 程海旭;吴开统;庄灿涛;张伟学;;粘滑过程中声发射序列的时间分布及前兆特征[J];东北地震研究;1992年03期

7 易武;孟召平;;岩质边坡声发射特征及失稳预报判据研究[J];岩土力学;2007年12期

8 陈槞;声发射技术在岩石力学研究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1977年04期

9 王军涛;;灰色突变理论及声发射在监测预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年01期

10 于济民;声发射(AE)技术在地质灾害领域研究应用概况[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童云;周凤星;程耕国;汪道林;;地震、山体滑坡声发射监测诊断系统的研制[A];冶金轧制过程自动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大伦;刘宝林;;钻进碎岩过程中的声发射监测[A];第三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2年

3 吴定洪;陆业海;;岩石声发射特征研究[A];面向21世纪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6年

4 费鸿禄;徐小荷;唐春安;;岩爆模拟材料失稳时声发射特征[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5 樊运晓;;大理岩单轴压缩时声发射的试验研究[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丁原辰;张大伦;傅芳才;;岩石试样凯塞效应的实验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12)[C];1989年

7 曹庆林;桑玉发;;金属矿山采场顶板稳定性的声发射监测技术[A];第二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8 尹菲;冯英;;声发射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初步应用[A];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9 席道瑛;黄建华;;岩石在单轴压缩下声发射的特征[A];第三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2年

10 孔庆峦;李文廷;任冠韬;李明宇;;不同加载速率下砂岩力学特性的研究[A];第三届岩石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8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贾雪娜;应变岩爆实验的声发射本征频谱特征[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2 颜志丰;山西晋城地区煤岩力学性质及煤储层压裂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3 苗金丽;岩爆的能量特征实验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4 聂雯;层状砂岩岩爆特性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5 缪阿丽;几种模拟断层泥摩擦滑动速度依赖性转换的实验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1年

6 殷志强;高应力储能岩体动力扰动破裂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建平;岩体声发射波形分析及噪声识别技术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07年

2 王宏宇;动静组合载荷破岩声发射数值分析及试验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3 刘庆义;基于混沌理论的岩石声发射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楚俊;岩石破裂的声发射预测及Kaiser效应在地应力测试中的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5 包春燕;石灰岩破坏过程声发射及裂隙渗流特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纪松林;工程岩体损伤声发射源定位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7 吴慧;水化学溶液浸蚀下砂岩细观剪切破坏机理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周雄伟;基于声发射的地质灾害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9 刘建坡;基于声发射技术岩石破坏前兆特征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10 万贻平;深部岩体损伤变形特性研究[D];西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39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339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4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