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转型期内城传统街坊社区的城市形态演变——基于北京市内城三个社区的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15 01:50
  进入转型期以来,中国城市空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成为理解中国城市形态转变的一把钥匙。本文借鉴西方城市形态理论和测度方法,分析随着社区形态转变的社区生活品质变化。选取北京市内城采取三种不同更新策略的社区来对比:完全保持传统风貌的南锣社区,采取"修旧如旧"模式更新的菊儿社区,以及完全更新成为现代式多高层住宅的交东社区。研究发现,采取"修旧如旧"更新模式的菊儿社区和采取大规模更新模式的交东社区,社区的物质环境形态可能会改善,然而社区的社会环境形态和居民活动感知形态却可能会因为更新而下降。具体来看,采取"修旧如旧"模式更新、大体保持传统风貌的菊儿社区,不仅社会环境形态和居民活动感知形态与未更新的社区相比不具优势,其社区物质环境形态也因门禁化、封闭以及用地功能单一而下降。规划者应将关注点聚焦在社区层面那些更细致、更深入、更体现人文关怀的环节上,以营造宜居、健康、可持续的中国城市社区。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图1南锣、菊儿和交东三个社区的概

图1南锣、菊儿和交东三个社区的概


图3三个社区的围合程度对比

图3三个社区的围合程度对比


图4三个社区的内部连接程度对比

图4三个社区的内部连接程度对比

区形态理论认为,良好的社区内部连接性意味着更多的步行机会、更少的机动交通发生量以及更强的社区感(Benfield,RaimiandChen,1999)。本文借助街道交叉口的数量和尽端节点的数量(Miles,Song,etal.,2010),来衡量社区的内部连通性。分析显示,在具有....


图5三个社区的社区服务设施对比

图5三个社区的社区服务设施对比

生怎样的变化。5.1社区服务设施单一化和完备化在北美社区中,服务设施是影响社区生活品质的关键要素。分析表明,三个社区在服务设施方面,经历了从分散式的遍布布局,到退出社区,再到周边式布局等三种形式。相应地,社区服务体系理念也经历了从自然发展到功能剥离,再到功能丰富的转变。在南锣社区....



本文编号:3994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994741.html

上一篇:基于樽海鞘群算法的桁架结构优化设计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a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