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疲劳荷载作用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裂缝宽度计算模型

发布时间:2017-12-27 11:38

  本文关键词:疲劳荷载作用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裂缝宽度计算模型 出处:《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 裂缝宽度 疲劳黏结应力-滑移关系 钢筋应力 模型


【摘要】:为了模拟部分预应力混凝土(partially prestressed concrete,PPC)梁疲劳裂缝扩展过程,建立在疲劳荷载作用下PPC梁裂缝宽度数值计算模型。首先,以静载黏结应力-滑移关系为基础,提出非预应力钢筋疲劳黏结应力-滑移关系;然后给出疲劳荷载作用下开裂截面非预应力钢筋应力计算方法,重点考虑不同类型受拉钢筋之间的应力重分布、累计残余应变(混凝土和非预应力钢筋)及受拉钢筋面积损伤的影响。最后,基于黏结-滑移理论,建立疲劳裂缝宽度计算模型,并利用2组(H1和H2组)PPC梁疲劳试验对其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裂缝宽度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对于低配筋率的H1组试验梁而言,利用该模型得到的裂缝宽度相对保守,因此,适于PPC构件的抗疲劳设计及验算参考使用。
[Abstract]:In order to simulate the fatigue crack propagation process of partially prestressed concrete (PPC) beam, a numerical calculation model for crack width of PPC beam under fatigue loading is established. First of all, the static bond stress slip relation as the foundation, proposed non prestressed steel fatigue bond stress slip relation is given; then the fatigue load cracking section stress calculation method of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considering different types of stress of tensile steel between the weight distribution, the cumulative residual strain (concrete and non prestressed) and tensile steel area effect damage. Finall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bond slip, the calculation model of fatigue crack width is established, and 2 groups of PPC beams (H1 and H2) are used to verify the fatigue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culated values of crack width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the H1 beams with low reinforcement ratio, the crack width obtained by this model is relatively conservative, so it is suitable for the fatigue design and checking calculation of PPC components.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哈尔滨学院工学院;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7AA11Z133) 辽宁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2008T231)~~
【分类号】:TU378.2
【正文快照】: 众所周知,B类部分预应力混凝土(partiallyprestressed concrete,PPC)梁作为桥梁和海洋平台等工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在承受静力荷载的同时还需要承受疲劳荷载的作用。随着疲劳循环次数的增加,梁体裂缝不断扩展。当裂缝宽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不仅影响结构的美观,而且可导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钟明全,车惠民,邵小康;部分预应力砼梁的非预应力钢筋应力状态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2 卢树圣;欧忠洪;;重复荷载作用下PPC梁裂缝的研究及其计算模式的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3 蒋德稳;邱洪兴;;重复荷载下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本构关系[J];工程力学;2012年05期

4 陈颐;吕东莉;;关于新《桥规》中混凝土收缩应变的讨论[J];公路;2006年10期

5 章坚洋;宋玉普;章一涛;;混合配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疲劳荷载下的裂缝宽度计算[J];混凝土;2005年12期

6 冯秀峰;宋玉普;章坚洋;曲秀华;;疲劳荷载下预应力混凝土梁中钢筋应力重分布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6年02期

7 钱永久;;疲劳荷载作用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裂缝控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8 冯秀峰;宋玉普;朱美春;;Fatigue Damage Modeling for Partially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 under Repeated Loadings with Variable Amplitude[J];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育智;李乔;唐亮;罗刚林;;双索面斜拉桥主梁剪力滞效应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4期

2 崔颖波;龚德华;贾山;赵人达;杨永清;向天宇;;预应力混凝土曲线连续刚构桥结构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2期

3 曾莉;雷霖;邹志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牛腿开裂及加固模型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4 郭毅;文华斌;占玉林;;钢管混凝土组合格构柱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动力特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2期

5 彭玉明;;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箱肋拱桥的计算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彭增刚;;关于消除公路桥预制板(梁)支座脱空问题的探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张运涛;;预应力T形梁产生变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8 郭东海;胡成;;连续箱梁施工控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9 肖玉德;;系杆拱桥的吊杆索力测试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张运涛;;非标准条件下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少伟;游日;;超大跨径变截面钢筋混凝土拱式渡槽抗震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2 游日;胡少伟;;超大拱式变截面渡槽收缩徐变影响研究[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11年)[C];2011年

3 郑愚;钟永刚;;对GFRP筋混凝土桥梁面板内压缩薄膜效应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赵卓;;旧桥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结构加固破坏荷载试验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5 吴刚;;纪念碑式桥墩造型设计[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6 刘培贤;;浅谈卫河特大桥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施工方法[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7 吉增晖;;钢筋混凝土桁架桥梁受损修复技术初探[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8 王荣霞;郑刚;李建军;;预制倒T截面组合箱形梁的抗弯性能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9 张s,

本文编号:1341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341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d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