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评估与瓶颈分析

发布时间:2016-11-07 17:31

  本文关键词: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评估与瓶颈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 莓露港暾| 地级城市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占地级以上城市数量的比重达到 5 . 9 2%。至

方创琳: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评估与瓶颈分析 (

1 )体制机制创新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外部保障。大多数城市都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突破口,城市体制机制创新指数逐年提高,在2 8 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显著的前 2 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 ( 0 . 7 1 2 3 )、广州 ( 0 . 6 8 3 9)、沈阳( 0 . 6 0 0 1 )、成都( 0 . 5 7 9 8)、上海 ( 0 . 5 7 9 2)、青岛 ( 0 . 5 2 9 9)深圳 ( 0 . 5 1 7 5)、天津

少有 4 2个地级城市被列为国家科技部“国家创新 型城市试点”,占地级以上城市数量的比重达到 1 4 . 6 3%。至少有 7 6个地级城市被列为“国家知识

产权试点市”,占地级以上城市数量的比重达到 2 6 . 4 8%。大约有 1 2 8个地级城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城市”,占地级以上城市数量的比重达到 4 4 . 6%。约有 3 0个城市被评为“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示范市”,占地级以上城市数量的比重达到 1 O . 4 5%。至少有 2 0 2家国家创新型企业被国家科技部、国资委和全国总工会开展了创新型企业试

( 0 . 4 9 3 2)、合肥 ( 0 . 4 8 7 4)、宁波 ( 0 . 4 8 4 0)、大连 ( 0 . 4 8 1 8 )、苏州 ( 0 . 4 6 9 8)、常州 ( 0 . 4 6 2 1 )、南京 ( 0 . 4 5 8 5)、烟台 ( 0 . 4 5 5 2)、重庆 ( 0 . 4 5 1 0)、杭州

( 0 . 4 2 4 8 )、厦门( 0 . 3 9 8 5)、武汉 ( 0 . 3 9 7 2 )和济南 ( 0 . 3 9 2 2 ),如图 1所示。这些城市的体制机制创新

点。至少有 3 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国 家科技部批准开展了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试点,占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 4 5 . 3 5%。 1 . 4 城市创新扶持政策陆续出台,创新评估机制正在形成 ( 1 )各类创新政策陆续出台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城市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和

能力强大,对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外部保障作用。 ( 2 )协同创新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 外部环境。在全国 2 8 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城市创

新服务与

文化建设指数排在前 2 0位的城市依次为: 北京( 0 . 6 4 4 3 )、上海 ( 0 . 3 4 9 3 )、珠海( 0 . 3 0 8 4 )、广州

( 0 . 2 9 9 3 )、酒泉( 0 . 2 9 5 3 )、杭州 ( 0 . 2 6 9 6)、南京 ( 0 . 2 4 8 7 )、克拉玛依 ( 0 . 2 3 2 1 )、深圳( 0 . 2 1 2 5 )、嘉峪关( 0 . 1 9 4 1 0 )、中山( 0 . 1 7 9 5 )、天津 ( 0 . 1 5 8 7 )、鹤岗 ( 0 . 1 5 1 8)、佛山 ( 0 . 1 4 8 5 )、宁波 ( 0 . 1 3 8 2 )、黑河

协调监督作用,普遍组建了一系列由政府市长任领导小组组长的创新领导小组等机构,制定了一系列

创新扶持政策,建立了创新评估考核机制,,大力推 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在 2 8 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政策创新指数排在前 2 0位的城市依次为广州、沈阳、 成都、青岛、合肥、大连、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宁波、苏州、常州、烟台、重庆、南京、厦门、济南、西安和武汉,这些城市的体制机制创新能力强,创新扶持政策作用力度大,对城市综合创新的激励作用明显。与此同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激励扶持政策陆 续出台,北京、深圳、青岛、杭州、大连、宁波等 3 0多

( 0 . 1 3 7 5)、伊春 ( 0 . 1 3 7)、东莞 ( 0 . 1 3 6 1 )、鄂州 ( 0 . 1 3 4 7 )和三亚 ( 0 . 1 3 4 3 )。这些城市已经营造出

“凭劳动赢得尊重、让知识成为财富、为人才搭建舞 台、以创造带来辉煌”的良好创新氛围。

2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评价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了 显著的成就,表现为: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取 得阶段性显著成效,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国际地位正在显著提升,城市创新成果已成为培育和发展战略

个城市都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制定出台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 (决定 ),其中深

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推动力,城市创新要素日趋完备,研发投入快速增长,高层次创新人才不断涌现, 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果惠及民生,对改善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国际上创新

型城市相比,与创新型城市建设标准相比,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尚处初级 阶段。

圳、大连、济南等城市还出台了相关配套文件。 ( 2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评估考核机制逐步完善。

深圳推出了《自主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1 2 类共 6 0个代表性指标组成,内容涵盖了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三大领域。上海市出台了张 江园区创新指数,主要从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创新人

分别采用九大单项指标和综合创新指数,根据 2 0 0 9~ 2 0 1 1年连续三年数据判断我国创新型城市

才、创新投入、创新成果和创新水平等 6方面共 2 2个指标,来综合反映张江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1 . 5 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强化,协同创新环境正在 改善

建设状况,判断结果均处在初级阶段 (表2 )。只有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四大城市基本上达到了创新

型城市建设的基本标准。

9 2

城市发展研究 2 0卷 2 01 3年 5期 Ur b a n De v e l o p me n t S t u d i e s Vo 1 . 2 0 No . 5 2 01 3

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评估与瓶颈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评估与瓶颈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7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67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d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