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柏林现代主义住宅区遗产保护理念与实践初探

发布时间:2016-11-10 20:46

  本文关键词: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立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年

柏林现代主义住宅区遗产保护理念与实践初探

吴扬  

【摘要】: 德国是一个文化遗产丰富的西方发达国家,在遗产保护领域走在世界前列。2008年7月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德国柏林现代主义住宅区(Berlin Modernism Housing Estates)被宣布为19处新增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20世纪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当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对20世纪遗产的保护工作相对滞后,其意义和价值往往被人们忽视。在现代化发展与建设浪潮中,它们极易处于废弃或被拆除的危险境地。中国20世纪遗产面临比古代文化遗产保护更严重的危机。 本文在多次实地调研、采访以及对大量一手资料收集与整理基础上,总结德国遗产保护思想脉络、政策法规、管理体系背景,以世界遗产地柏林现代主义住宅区为主要实例,深入分析遗产地的特点、申遗理由、价值内涵、保护和发展现状、保护管理框架与监控机制等,揭示作为现代主义运动主要发源地的德国对这项重要的20世纪文化遗产保护中体现的新理念、新趋势和先进管理实践经验,并得出以下结论:注重保护20世纪遗产将使遗产保护观更趋完整,它们是历史记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年轻的”遗产将为城市和地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加完整的历史文化坐标,使之不会在全球化爆发式的大发展中迷失自我。20世纪遗产价值的认知和评估要紧密结合其自身特点,采用科学完善的监测手段,贯彻以管理为导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方能预防由于使用和需求变化带来对历史真实性改变的威胁。同时,本文以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公园中的近现代遗存保护研究为例,运用柏林经验中展现出的新视角审视保护部分近现代遗存的价值和意义,并提出保护处理方式建议和概念设计。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U984.11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s5-11
  • 1 绪论11-27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内容11-18
  • 1.1.1 课题的提出11-13
  • 1.1.2 选择柏林的原因13-14
  • 1.1.3 研究内容及范围14-15
  • 1.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15-18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8-19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19
  • 1.4 相关概念辨析19-27
  • 1.4.1 现代主义运动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19-21
  • 1.4.2 DOCOMOMO21
  • 1.4.3 世界遗产21-25
  • 1.4.4 近现代遗产25
  • 1.4.5 20世纪遗产25-27
  • 2 德国遗产保护发展概况27-37
  • 2.1 德国遗产保护思想的发展27-28
  • 2.2 德国遗产保护法规发展28-30
  • 2.3 德国遗产保护管理体系简述30-34
  • 2.3.1 遗产的定义及产权分类30-31
  • 2.3.2 遗产登录制度31-32
  • 2.3.3 管理级别与负责内容32-33
  • 2.3.4 资金投入与运营33-34
  • 2.4 德国遗产保护政策重点关注内容34-35
  • 2.5 小结35-37
  • 3 柏林现代主义住宅区详述37-67
  • 3.1 柏林住宅发展概况37-39
  • 3.2 六处柏林现代主义住宅区总述39-43
  • 3.3 法尔肯贝格(Falkenberg)五彩斑斓的花园城住宅区43-47
  • 3.3.1 Akazienhof组团44-45
  • 3.3.2 Gartenstadtweg组团45-47
  • 3.3.3 户外设施47
  • 3.4 威丁区席勒公园社区47-51
  • 3.4.1 住宅与组团47-50
  • 3.4.2 户外设施50-51
  • 3.5 布里茨(Britz)的马蹄形社区51-55
  • 3.5.1 马蹄部分52-53
  • 3.5.2 红色阵线53
  • 3.5.3 第三至五发展阶段53
  • 3.5.4 第六发展阶段53-54
  • 3.5.5 室外设施54-55
  • 3.6 卡尔·雷根居民之家55-58
  • 3.6.1 住宅与组团55-57
  • 3.6.2 户外设施57-58
  • 3.7 赖尼肯多夫(Reinickendorf)的"白城"(Weisse Stadt)58-61
  • 3.7.1 住宅与组团58-61
  • 3.7.2 户外设施61
  • 3.8 西门子城大住宅区61-64
  • 3.8.1 住宅与组团61-64
  • 3.8.2 室外服务设施64
  • 3.9 小结64-67
  • 4 价值评估和提名理由揭示的遗产保护新趋势与理念67-81
  • 4.1 真实性与完整性67-68
  • 4.2 突出的普遍价值68-71
  • 4.3 符合申请世界遗产的标准71-73
  • 4.4 遗产保护新趋势与理念73-79
  • 4.4.1 价值内涵的拓宽73-76
  • 4.4.2 "20世纪遗产"保护理念使文化遗产概念、类型更趋完整76-79
  • 4.5 小结79-81
  • 5 柏林现代主义住宅区保护与发展实践经验81-109
  • 5.1 保护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81-85
  • 5.1.1 保护现状81
  • 5.1.2 影响因素81-84
  • 5.1.3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84-85
  • 5.2 柏林现代主义住宅区保护实践85-91
  • 5.2.1 保护工作的参与者85-86
  • 5.2.2 法律与规划基础86-87
  • 5.2.3 确保居住使用功能87
  • 5.2.4 保护与维护规则87-89
  • 5.2.5 文物保护规划与专家意见89-90
  • 5.2.6 监控管理90-91
  • 5.3 柏林现代主义住宅区发展实践91-101
  • 5.3.1 发展规划91-94
  • 5.3.2 资金等级及来源94
  • 5.3.3 提升住宅认知度94-98
  • 5.3.4 公共关系活动与旅游概念98-101
  • 5.3.5 保护与管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101
  • 5.4 保护与发展的实践经验101-108
  • 5.4.1 柏林现代主义住宅区管理体系框架101-104
  • 5.4.2 可持续性保护与管理104-108
  • 5.5 小结108-109
  • 6 柏林经验的启示—唐大明宫遗址公园中近现代遗存保护109-119
  • 6.1 唐大明宫及唐大明宫遗址公园109-110
  • 6.2 唐大明宫遗址公园中近现代遗存110-112
  • 6.3 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112-113
  • 6.4 唐大明宫遗址公园中近现代遗存的处理方式113-116
  • 6.4.1 近现代遗存现状评估113-115
  • 6.4.2 遗存的改造与利用适宜性评估115-116
  • 6.5 概念设计116
  • 6.6 小结116-119
  • 7 结论119-123
  • 致谢123-125
  • 参考文献125-129
  • 图表目录129-133
  • 研究成果133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霁翔;;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J];北京观察;2006年05期

    2 单霁翔;;关注新型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保护[J];中国文化遗产;2006年04期

    3 单霁翔;;20世纪遗产保护的实践与探索[J];城市规划;2008年06期

    4 宋长法;从柏林、吕贝克市看德国古城、古迹保护的方式及其借鉴[J];城乡建设;2000年01期

    5 吴志强;德国城市规划的编制过程[J];国外城市规划;1998年02期

    6 吴志强;城市规划核心法的国际比较研究[J];国外城市规划;2000年01期

    7 吴唯佳;德国城市规划核心法的发展、框架与组织[J];国外城市规划;2000年01期

    8 王洪涛;德国的土地与开放空间政策——资源保护策略[J];国外城市规划;2003年03期

    9 戴维·尼科尔斯;王伟英;;墨尔本20世纪初的城市规划和城市遗产[J];国际城市规划;2008年05期

    10 成媛媛;;德国城市规划体系及规划中的公众参与[J];江苏城市规划;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锋;赵翠侠;;合肥工业遗产保护及其再利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史创明;龚义建;;楚国历史文化数字化研究平台构建[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张庆彩;吴椒军;;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立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3期

    4 刘迪;于明霞;;论工业遗产的博物馆化保护[J];博物馆研究;2009年04期

    5 刘翔;;工业遗产的认定及价值构成[J];滨州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陈兴中;郑柳青;;论世界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从德国与四川世界遗产业的比较分析谈起[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周颖;濮励杰;张芳怡;;德国空间规划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4期

    8 张晓军;万旭东;邢海峰;;国外城市规划指标的特点及启示——以美、英、法、德、日等国规划案例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4期

    9 王慧;韩福文;;试论政府在东北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中的作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7期

    10 张京祥,庄林德;管治及城市与区域管治——一种新制度性规划理念[J];城市规划;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晋黔;;生态文明与法治建设——以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例[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2 曹德兰;谭斌;;欧美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经验及借鉴[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3 邓晓梅;;对大型公共工程建设程序的思考[A];我国大型建筑工程设计的发展方向论文集[C];2005年

    4 周耀;周丹丹;;沈阳市铁西区工业景观分析调查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建立;李延祥;;古代矿冶遗址的研究与保护[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方创琳;;论科学发展观与区域规划[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7 苏腾;曹珊;;试论规划法的作用机理及其立法改进[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翔;胡宏;徐建刚;;从法学视角探讨《城乡规划法》[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吴扬;李小龙;;拆·留之间——唐大明宫遗址公园近现代遗存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黄黎明;李传斌;黄浩;;城市更新中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对策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海龙;京绥铁路研究(1905-1937)[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艳玲;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许剑峰;基于政策法规体系下的城市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王芳;历史文化视角下的内陆传统城市近现代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泠烨;城市规划法的产生及其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刘力;资源型城市工业地段更新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季宏;天津近代自主型工业遗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梁留科;中德土地生态利用比较研究及其案例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9 单菁菁;城市社区情感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严薇;市场经济下城市规划管理运行机制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小华;广州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彭峰;城市后工业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3 刘剑;总体规划制定中城市政府行为的政策分析[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年

    4 杨祯;基于创意城市理论的大连机车厂地段规划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徐权森;广西松脂业的工业遗产价值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6 李婧;旧工业建筑再利用价值评价因子体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刘浩;深圳旧工业地段更新规划编制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哈静;循环经济理念下工业建筑遗存的经济价值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秦娜;民俗文化对新农村住宅的影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灿;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法制保障[D];贵州民族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子来,李京生;日本的城市规划体系[J];城市规划;1999年10期

    2 吴良镛;张謇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J];城市规划;2003年07期

    3 殷成志,弗朗兹·佩世;德国建造规划的技术框架[J];城市规划;2005年08期

    4 张松;;上海城市遗产的保护策略[J];城市规划;2006年02期

    5 吴志强,唐子来;论城市规划法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演进[J];城市规划;1998年03期

    6 孙施文;美国的城市规划体系[J];城市规划;1999年07期

    7 唐子来;英国的城市规划体系[J];城市规划;1999年08期

    8 宋长法;从柏林、吕贝克市看德国古城、古迹保护的方式及其借鉴[J];城乡建设;2000年01期

    9 巫莉丽;隋淼;;德国工业旅游的发展及其借鉴意义[J];德国研究;2006年02期

    10 凌振荣;南通近代建筑的历史地位和形成特点[J];东南文化;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纽柏林赛道的赢家,CTS并非只凭单项称雄[J];汽车与运动;2007年10期

    2 ;主火车站,柏林,德国[J];世界建筑;2008年09期

    3 唐方;柏林蒂尔加滕三角地块历史与更新评述[J];时代建筑;2004年03期

    4 魏薇,黄俊;柏林内城发展规划[J];建筑师;2005年04期

    5 张尚杰;刘丛红;;得失交织的当代柏林城市建设[J];新建筑;2006年02期

    6 ;滨水住宅,柏林,德国[J];世界建筑;2008年09期

    7 ;公园和花园,柏林,德国[J];世界建筑;2008年09期

    8 董怡嘉;蔡永洁;;功能置换带动城市更新——柏林庭院改造的三种模式[J];建筑学报;2009年07期

    9 ;柏林机场转机信息[J];新华航空;2011年06期

    10 杨小迪,吴志强;波茨坦广场城市设计过程述评[J];国外城市规划;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案例1 柏林“餐桌组织”[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案例集)[C];2011年

    2 ;中国“世界遗产”二十年一瞥[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7年第4期[C];2007年

    3 徐平;李江棋;;浅论多难砺党的价值内涵[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建研讨会论文选编(下册)[C];2011年

    4 张朝枝;;媒体在世界遗产保护中的影响力分析[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Bernd von Droste;;世界遗产存续面临的挑战(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类遗产对文明进步的启示”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6 邱雪;;奥运会与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以雅典奥运会为例[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7 周世颐;蔺柏静;;重视保护和申报世界遗产并积极发展我国西部生态旅游[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余夫;潘加峰;;塘浦圩田 离世界遗产有多远[A];湖州入湖溇港和塘浦(溇港)圩田系统的研究研究成果资料汇编[C];2005年

    9 郑敏;;世界遗产旅游区功能区划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彭建;熊康宁;;世界遗产视角下的赤水丹霞地貌刍议[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高毅;[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2 甄西 编译;[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3 彤晖 编译;[N];中国服饰报;2011年

    4 记者 周永源 通讯员 尹睿 李永久;[N];云南日报;2011年

    5 杰夕;[N];中国文化报;2011年

    6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何文波;[N];中国文化报;2011年

    7 本报驻柏林记者 紫野;[N];光明日报;2011年

    8 记者 杨华升;[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9 早报记者 张喆;[N];东方早报;2011年

    10 赵燕升;[N];中国财经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东;教育与人的现实生命[D];吉林大学;2008年

    2 李玉峰;新遗产城市[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3 朱祥贵;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基础理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胡炜霞;景区周边环境研究—界定、评价、协调[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闫丽彬;行政程序价值论[D];吉林大学;2005年

    6 余洁;遗产保护区的非均衡发展与区域政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7 赵红梅;旅游情境下的文化展演与族群认同[D];厦门大学;2008年

    8 刘媛;北京明清祭坛园林保护和利用[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刘江龙;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形成机理及其地学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王运良;中国“文物保护单位”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扬;柏林现代主义住宅区遗产保护理念与实践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赟;阿诺德·柏林特的参与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王羽桐;阿·德布林小说《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中的大城市母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胡沂佳;从场地到场所[D];同济大学;2008年

    5 杨涛;柏林与上海旧住区城市更新机制比较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6 李菡静;世界遗产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D];云南大学;2010年

    7 张交通;世界遗产治理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王海娥;朗姆系绣球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9 沈芊芊;柏林:建筑与城市设计的理念实验场[D];东南大学;2005年

    10 张书勤;建筑学视野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组织及保护思想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立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04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704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c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