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植物文化的造园研究 ————以淄川镶月湖植物生态园为例

发布时间:2023-03-19 03:02
  目前,以植物文化、植物属性造园的队伍相对薄弱,究其原因,造园是一项综合性活动,任何单一专业的参与都会使造园顾此失彼,留下缺憾与漏洞。尤其是植物专业人士的欠缺,使得硬质景观的过度设计与植物景观的弱化形成强烈对比。此外,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中,农林水专业知识不可或缺。再次,既然是造园,必然涉及美的营造与文脉表达与传承。这两点也由于设计团队中极度缺少相关专家的介入而使得农园的规划设计可实施性差、文化韵味极度匮乏。而这些都是目前造园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植物作为主角,以植物的属性为着眼点,对文化造园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以期强化造园活动中对植物这个元素的重视以及对其文化的深度挖掘,引起人们在农园规划中对文化元素的关注。本文首先通过理论研究,对几个重要词汇(植物属性、植物花语、生态景观、文化造园等)进行研究,深度挖掘了它们的内涵与外延。生态景观中,植物景观是重要的元素,在农业园区中,引发了可食地景以及朴门永续的理念的思考;植物花语是基于其植物属性,加之人类的主观审美形成的;文化造园源于古代士大夫群体的情志引领。在以上理论研究的指引下,对淄博市淄川区镶月湖生态园进行了规划与设计,做了...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相关概念
        1.1.1 景观及生态景观
        1.1.2 景观文化及植物文化
    1.2 植物生态园及现状
        1.2.1 植物生态园及其生态作用
        1.2.2 当前在造园中植物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1.3 绿化景观发展态势
        1.3.1 城市绿化景观发展态势走向图
        1.3.2 园林植物景观发展态势之可食地景
        1.3.3 植物景观是朴门永续理念的重要表达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理论研究法
        2.1.1 文献的归纳总结法
        2.1.2 横向类比分析法
    2.2 实践研究法
        2.2.1 对项目的进行实践踏勘及测量
        2.2.2 与甲方和地方百姓进行座谈访谈,收集自然及人文资料
        2.2.3 进行总体规划构思
        2.2.4 进行具体设计
    2.3 技术路线
3 研究内容
    3.1 理论研究内容
        3.1.1 植物属性研究
        3.1.2 人类主观审美与植物属性结合形成植物文化——花语
        3.1.3 文人咏唱及历史故事成就的植物文化
    3.2 结合实际案例的实践研究
        3.2.1 项目地概况及分析
        3.2.2 项目定位
        3.2.3 具体规划
        3.2.4 详细设计
            3.2.4.1 入口广场景观
            3.2.4.2 霓裳、四雅园具体设计及效果
            3.2.4.3 桃夭园具体设计及效果
            3.2.4.4 斑斓园具体设计及效果
            3.2.4.5 中部10园具体设计及效果
    3.3 建设时序规划
    3.4 建设中及建成部分实景图片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64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3764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6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