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简述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8 13:31

  本文关键词: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简述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摘要 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定额几乎无处不在,不仅在生产领域存在各种定额,在 工程建设领域也存在各种定额,它们是工程造价计价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工程造价 计价模式 理论研究 实证研究 一、概述 定额是一种规定的额度, 也可以成为是处理特定事物的数量界限。 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 中,定额几乎无处不在,不仅在生产领域存在各种

定额,在工程建设领域也存在各种定额, 它们是工程造价计价的重要依据。 但相对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来说, 定额计价方式属于传 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定额中规定的人材机等消耗量是按社会平均水平计算编制的, 以此为依据形成的工程造价基本上也属于社会平均价格。 这种平均价格可作为市场竞争的参 考价格, 但不能真正反映参与竞争企业的实际消耗和技术管理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 业的竞争。随着中国加入 WTO,为了使我国工程造价管理迅速与国际惯例接轨,并使我国工 程造价管理面向市场, 建设部于 2003 年 7 月颁发了国家标准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 范》,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并于 2009 年 8 月修订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是一种区别于定额计价模式的新计价模式, 是一种主要由市场定价的计 价模式,,是由建筑产品的买方和卖方在建设市场上根据供求状况、信息状况进行自由竞价, 从而最终能够签订工程合同价格的方法。现笔者就定额计价与工程量清单计价谈几点思考。 二、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定额计价 1.工程定额在工程价格形成中的应用。在市场经济中,信息是其中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它的可靠性、 完备性和灵敏性是市场成熟和市场效率的标志。 建设工程定额把经过处理的工 程造价数据积累转化成一种工程造价信息,即资源要素消耗量的数据,包括人工、材料、施 工机械的消耗量。定额管理实际上是对大量市场信息进行加工、传递、反馈的过程。 2.工程造价计价的基本程序。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采用单一的定额计价模式形成工程 价格,即按预算定额规定的分部分项子目,逐项计算工程量,套用预算定额单价(或单位估 价表)确定直接费,然后按规定的取费标准确定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计划利润

和税金,加上材料调差系数和适当的不可预见费,经汇总后即为工程预算或标底,而标底则 作为评标定标的主要依据。 以定额单价法确定工程造价,是我国采用的一种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工程造价管理制 度。 定额计价实际上是国家通过颁布统一的计价定额或指标, 对建筑产品价格进行有计划的 管理。通过编制建设工程造价必须经过两个过程,一是计算工程量,二是工程计价。为统一 口径, 工程量的计算均按照统一的项目划分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 也就是说定额计价是一 个量与价的结合。 概预算的单位估价表的形成过程, 就是依据概预算定额所确定的消耗量乘 以单价或市场价形成的分部分项工程直接费单价,然后经过不同层次的计算得到工程造价。 三、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工程量清单计价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过程可以描述为: 在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基础上, 制定工程量 清单项目设置规则, 根据具体工程的施工图纸计算出各清单项目的工程量, 再根据各种渠道 所获得的工程造价信息和经验数据计算得到工程造价。 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可以分为两个阶 段:一是工程量清单格式的编制,二是利用工程量清单来编制投标报价。投标报价是在业主 提供的工程量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自身所掌握的各种信息、资料,结合企业定额编 制得出的。 四、工程造价计价与工程量清单计价各自不同的特点 1. 两种模式的最大差别在于体现了我国建设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定价阶段。定额计 价模式反映了国家定价或国家指导价; 而清单计价模式则反映了市场定价阶段, 此时的工程 造价是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有竞争形成、自发波动和自发调节。 2.两种模式的主要计价依据及其性质不同。定额计价模式的主要计价依据为国家、省、 有关专业部门制定的各种定额,其性质为指导性,定额的项目划分一般按施工工序分项,每 个分项工程项目所含的工程内容一般是单一的。 清单计价模式的主要计价依据为“清单计价 规范”, 其性质是含有强制性条文的国家标准, 清单项目划分一般按“综合实体”进行分项 的,每个分项工程一般包含多项工程内容。

3.编制工程量的计算规则不同。 定额计价方法是按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 由招标人和投 标人分别按图计算工程量; 而清单计价方法是按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 由招标人统一计算或 委托有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统一计算。 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投标 人根据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结合自身的技术装备、施工经验、企业成本、企业定额、 管理水平自主填写单价与合计。 4.单价与报价的组成不同。定额计价法的单价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清单计价 方法采用综合单价,综合单价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并考虑风险因 素。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的报价除包括定额计价法的报价外,还包括预留金、材料购置费和零 星工作项目费等。 5.合同价格的调整方式不同。 定额计价方法形成的合同价格主要调整方式有: 设计变更 签证、隐蔽资料签证、政策性调整。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在一般情况下单价是相对固定的, 减少在合同实施过程中预留的活口,能够保证合同价格基本没有调整,保证了稳定性,便于 业主进行资金准备和筹划。 6.工程风险不同。定额计价方法的工程量由投标人计算和确定,材料价差一般可调整, 故投标人一般只承担工程量计算风险, 不承担材料价格风险。 清单计价方法是招标人编制工 程量清单,计算工程量,数量不准会被投标人发现并利用,招标人要承担量差的风险,投标 人报价应考虑多种因素,故投标人要承担组成价格的全部因素风险。 五、工程造价计价向工程量清单计价过渡的意义 工程造价计价从产生到完善的几十年中, 对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发挥了巨大作用, 为政 府进行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提供了很好的工具。 但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度和广 度不断增加, 传统的定额计价制度受到了冲击。 由于我们长期使用定额计价法是按社会平均 水平确定编制的, 不能真实地反映参与竞争的企业在相同工程实际消耗水平、 技术管理和先 进施工技术水平, 在很大的程度上扼制了施工企业的公平竞争能力, 遏制了施工企业的积极 性。为此,国家出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是国际通行的计价做法,是根据我国 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推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工程计价管

理“量价合一”的计划经济管理,形成了“量价分离”,企业自主定价、市场形成价格的新 格局,真正把工程计价由政府统一管理移交给市场、移交给企业,使市场和企业有了真正的 自主权和生命力,完全发挥了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的整体实力,充分发挥工程建设市场主体 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程计价方式。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有利 于规范市场计价行为,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市场有序竞争;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有利于控制建设项目投资,合理利用资源,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提高造 价师素质,使其必须成为懂技术、懂经济、懂管理的全面复合人才;有利于适应我国加入世 贸组织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要求, 提高国内建设各方主体参与竞争的能力, 全面提高我国工 程造价管理水平。



  本文关键词: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0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80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5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