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岐山陇县一带历史滑坡对BC780年岐山地震震源参数的指示意义

发布时间:2024-06-23 12:21
  AD1900年之前的历史强震由于没有仪器记录,因此其震源参数的确定往往依据历史地震文献记载,而仅依据有限的文献记载无法消除震源参数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对历史久远而记载相对较少的历史疑难强震而言。对于触发次生灾害的部分强震/大地震,它的极震区/重破坏区范围可以结合历史震害描述和现今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的次生灾害空间分布来获得,而强震/大地震的相对重破坏区沿发震断裂的延伸可近似代表破裂的延伸,这对确定强震极震区范围、宏观震中、极震区烈度及发震构造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是历史强震多发区,由于历史久远以及史料记载不详或缺失等原因,对于史料记载的该地区部分历史强震的震级、宏观震中、极震区范围及发震构造等一直存在争议。BC780年岐山地震是我国历史上记录最早的破坏性地震。《诗经》和《史记》中记载的“三川竭、岐山崩”、“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等说明这次地震触发了大量的同震滑坡,因此这次地震应该是一次强震事件,但缺少综合的系统的研究,关于这次地震存在众多争议。尝试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解译与该次地震有关的地震滑坡,将是一个值得探索的研究内容。本文依据“将今论古”这一基本原理,...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技术流程图

图1-1技术流程图

岐山陇县一带历史滑坡对BC780年岐山地震震源参数的指示意义8总结讨论工作:以上工作完成之后,便可参照2008年汶川地震、我国黄土高原或周边地区的六个8级强震以及其他5~6级地震触发滑坡等地质灾害情况,讨论研究区历史滑坡与岐山地震的相关性以及岐山地震可能的地震参数。图1-1技术流....


图2-1区域构造图

图2-1区域构造图

第二章区域构造条件及地震活动特征9第二章区域构造条件及地震活动特征2.1区域构造条件鄂尔多斯块体西南缘所涉及的大地构造范围属于祁连褶皱系,与鄂尔多斯周缘其他构造带发育拉张性质的断陷盆地不同,西南缘为弧形断裂束,运动方式为左旋扭压,是一条特殊性质的边界。弧形断裂束主要由三条断裂带组....


图2-2陇县—岐山—马召断裂北段卫星影像及解译图(修改自李新男,2017)

图2-2陇县—岐山—马召断裂北段卫星影像及解译图(修改自李新男,2017)

第二章区域构造条件及地震活动特征13槽以南附近消失,全长约18km,走向约为320°,倾角最大可达70~85°。该段是一条以走滑运动性质为主,并伴有一定的垂直运动分量全新世活动断裂。断层切过J~K的较老基岩,并错断一系列山脊和冲沟,在切过山脊时形成线性槽谷地貌、眉脊或三角面等断层....


图2-3陇县—岐山—马召断裂中、南段卫星影像及解译图(修改自陈庆宇,2018)

图2-3陇县—岐山—马召断裂中、南段卫星影像及解译图(修改自陈庆宇,2018)

岐山陇县一带历史滑坡对BC780年岐山地震震源参数的指示意义14断层倾角40~70°。该段沿着千河T2和T3阶地的陡坎界线分布,在卫星影像上断层迹线不明显,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性较弱。个别断层剖面显示该段断层具有一定的正断运动分量,走滑分量不明显(李新男,2017)。(2)中段(桑....



本文编号:3995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3995460.html

上一篇:PC、PET上Ag颗粒膜的制备及光学性能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8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