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太原不二寺大雄宝殿药师佛壁画探析

发布时间:2024-05-18 16:14
  不二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的城北0.5公里处,在1985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不二寺的大雄宝殿始建于五代北汉乾祐九年(956年),现存为金明昌六年(1195年)维修之后的面貌。殿内彩塑精美,佛台上有一尊塑像已损毁,其余9尊塑像(原有10尊)也有断臂或断指的情况,但是整体基本保存完整。殿内两侧山墙壁画墙体由于基础下沉而裂缝和透光,画面渗有雨迹甚至剥落,但整体保存较好。不二寺中大雄宝殿东壁的药师佛壁画,在图像的绘制上基本遵循了药师经变的传统配置,且基本上保留了药师经变传统的构图形式,但该壁画在内容、形象造型、以及空间上表现了自己的独特性。首先在内容上增添了舞狮图这一部分内容;其次在药师佛的造型上,壁画中药师佛的法器配置、背光装饰等方面与前期有所不同;再次在空间上,大雄宝殿内不仅壁画自身存在单体的空间性,而且大殿内的壁画、彩塑、建筑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表现。不二寺大雄宝殿的药师佛壁画与前期同等题材的壁画相比,更加表现出世俗化的特征,在整体上更趋向于生活化。本文一方面通过观察分析不二寺大殿东壁壁画,对其壁画内容进行考释和形象的识读,从微观到宏观对此壁画进行艺术风格特点的分析,进而总结不二...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不二寺大雄宝殿外景大殿在1987年搬迁过程中,于脊檩上发现三处工匠的墨笔题记,记录了不

图2.1不二寺大雄宝殿外景大殿在1987年搬迁过程中,于脊檩上发现三处工匠的墨笔题记,记录了不

图2.1不二寺大雄宝殿外景殿在1987年搬迁过程中,于脊檩上发现三处工匠的墨笔题记,记录了雄宝殿的3次重要的营造和修缮事件:第一次为“大汉乾祐玖年(956年建造都维那宋会徐德”,使不二寺大雄宝殿的创建年代精准的确定为五祐九年,即公元956年;第二次为“宋咸平六年....


图2.2不二寺大雄宝殿平面图(出自《不二寺大雄宝殿迁建保护与研究》)

图2.2不二寺大雄宝殿平面图(出自《不二寺大雄宝殿迁建保护与研究》)

图2.2不二寺大雄宝殿平面图(出自《不二寺大雄宝殿迁建保护与研究》)金代至今保存较好的建筑现已不多见,不二寺的大雄宝殿充分保留了当时的建筑面貌和建筑风格,为金代时期的建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体资料,该大殿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二)大雄宝殿彩塑概况大雄宝殿的彩塑袭承隋唐风格,殿内....


图2.3不二寺大雄宝殿彩塑示意图(出自《不二寺大雄宝殿迁建保护与研究》)

图2.3不二寺大雄宝殿彩塑示意图(出自《不二寺大雄宝殿迁建保护与研究》)

.3不二寺大雄宝殿彩塑示意图(出自《不二寺大雄宝殿迁建保护与研究像释迦牟尼说法像(见图2.4)高2米,肉髻,弯眉垂目,结,莲花台置于方形须弥座上,佛像身着双领下垂式通肩袈裟,伏膝,右手向外微举施说法印,佛像通体贴金,熠熠生辉。佛宽为2.6米,两侧塑有精美的菩提树,四周....


图2.4不二寺大雄宝殿彩塑释迦牟尼说法像

图2.4不二寺大雄宝殿彩塑释迦牟尼说法像

宝殿彩塑示意图(出自《不二寺大雄宝殿迁说法像(见图2.4)高2米,肉髻,弯于方形须弥座上,佛像身着双领下垂向外微举施说法印,佛像通体贴金,熠,两侧塑有精美的菩提树,四周为火焰,中上部塑一尊化身佛像,两侧塑二各异,化身佛像下塑有金翅鸟,日月飞牟尼像体型较大,威严庄重,整体呈现



本文编号:39771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39771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f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