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2-21 10:58

  本文关键词:我国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 19 卷第 2 期 2004 年 3 月

统计与信息论坛

Vol. 19 No. 2 Mar. , 2004

=研究生论坛>

我国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的实证分析



丹, 陈晓毅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统计系,

湖北 武汉 430060) 要: 文章通过对历年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的时间序列数据资料建立了一阶自回归模型; 分析比重变

化规律, 并进一步对未来几年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进行了预测; 对 现实工作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 财政收入; GDP ; 比重; 一阶自回归 中图分类号: F2241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3116( 2004) 02- 0081- 03

国内生产总值( GDP) 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和劳务活动的 最终成果, 也即全社会各行各业新创造的价值之和。 国内生产总值经过初次分配和一系列复杂的再分配 过程, 最后形成最终分配。最终分配的一个主要资 金去向就是以各单位和个人上缴的工商各税、 罚没 收入等形式上缴财政部门, 表现为国家集中部分, 它 的主体部分就是财政收入。从我国发展经济的目的 以及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 国家、 集体、 个人三者所 得不可偏废, 同等重要, 应该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关 系。笔者通过对 50 年来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的时 间序列资料进行实证分析, 分析比重变化的原因, 并 对现实工作提出指导性建议。

水平上开始合理下降。但是, 这种合理性只体现在 改革开放初 期。90 年代 以来, 由于多 种原因 的作 用, 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降得过快, 并且已经降过 了头, 甚至超出了国家所能够承受的程度, 这是改革 开放之初所始料不及的。1997 年我国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为 11. 6% , 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而 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二、 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的实证分析
笔者借助于 EVEIWS 软件 [1][ 4] 分析得出财政 收入占 GDP 比重( % ) 的时间序列图, 见图 1:

一、 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的状况
纵观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GDP 的分配在国家、 集体、 个人三者之间比 例都不 是把握得很好。改革开放前, 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 计划管理体制, 并实行低消费、 高积累的发展战略, 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职工工资几十年不变动。 分配上实行统购包销, 积累上通过国家财政实现社 会积累的高水平, 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长期维持在 一个较高水平上。改革开放初期, GDP 分配比例开 始向个人和企业倾斜, 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从较高
收稿日期: 2003- 10- 15 作者简介: 杨 丹( 1981- ) , 女, 湖北宜昌人, 硕士生。研究方向: 数理统计。 陈晓毅( 1976- ) , 女, 广西河池人, 硕士生。研究方向: 统计学。

图1

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的时间序列图

81

统计与信息论坛

从图 1 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 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整体波动性很大, 主要以 1979 年也就是改革 开放为界。改革开放前其比重呈相对平稳的波动状 态, 而且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1978 年到达一 个至高点 31. 24% 以后, 1979 年比重开始明显下降, 到 1996 年达到一个最低点 10. 91% , 而近年来逐渐 有所回升。 由于原始资料的比重时间序列图大致呈平稳的 趋势, 鉴于只有 50 年的数据资料, 若对数据进行差 分, 定会损失部分信息。所以不妨先对原始资料作 一阶自回归, 并借助于 EVIEWS 软件 [2][ 4] 建立 AR 图2 模型 AR( 1) 残差以及预测图 ( 1) 模型, 其回归结果如表 1 所示:

表 1 AR( 1) 模型回归结果表
Dependent Variable: ODDS Date: 09/ 18/ 02 Time: 10: 32 Included obser vations: 49 aft er adjusting endpoints Var iable C AR ( 1) R - squared Adjusted R- squar ed S. E. of r egression Sum squared resid Log likelihood Durbin- Watson stat Inverted AR Roots Coefficient 21. 500 56 0. 900 701 0. 800 760 0. 796 521 3. 189 378 478. 090 2 - 125. 338 5 1. 952 017 0. 90 Method: Least Squar es Sample( adjusted) : 1953 2001 Convergence achieved after 3 iterations Std. Error 4. 732 339 0. 065 534 Mean dependent var S. D. dependent var Akaike info cr iterion Schwarz cr iterion F - stat istic Prob( F - statistic) t- Statistic 4. 543 326 13. 743 98 Prob. 0. 000 0 0. 000 0 23. 081 43 7. 070 442 5. 197 489 5. 274 706 188. 896 9 0. 000 000

由此可以得到模型方程为: X t = U0 + U1 X t- 1 + a t 即 X t = 21. 501 + 0. 901 X t1

可以 99% 的概率来保证残差序列为白噪声。因此, 对原始时间序列资料直接用一阶自回归模型已经能 够很好地拟合了。亦即该一阶自回归模型为财政收 入占 GDP 比重时间序列数据的适应性模型。也可 以从图 2 中直 观地看出模型拟合值基 本符合真实 值, 其残差也基本上呈平稳趋势。因此可以从模型 中很直观地得出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变化是和 前一期的比重高度相关的结论。相关系数从模型中 来看达到了 0. 901, 可以说前一期的比重在相当大 的程度上决定了后一期的比重。实际上, 从数据分 析中还可以得出: 经过一阶差分后的比重时间序列 数据就变成平稳序列了, 也就是说比重变化的增量 是保持着一个相对稳定的趋势的。当然, 财政收入 占 GDP 的比重变化不能单单由过去的历史数据来 决定, 还有很多其他的诸如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那就 是模型以外需要考虑的部分了。当然, 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变化不能单单由过去的历史数据来决 定, 还有许多其它的诸如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那就是

为检验模型的拟合程度好坏, 需对残差序列 a t 的平 稳性进行检验。有多种检验的方法: 首先用残差散 点图法, 即借助 SPSS 软件画出横坐标为 a t , 纵坐标 为 a t - 1 的散点图, 从图中可以观察到各点的分布近 似为一个圆形, 并没有呈明显的规律性, 即说明残差 序列 为白 噪声。为了 进一 步检 验之, 同时 还可 在 EVIEWS软件中进行 ADF 检验 表2
[ 3] [4]

, 同样可以得出

相同的结论, 其输出结果如表 2 所示: ADF 检验结果表
ADF T est Stat isti c - 5. 260 505 1% Cri t ical Value* - 3. 574 5 5% Cri t ical Val ue - 2. 924 1

10% Cri t ical Val ue - 2. 599 7

表 2 中 ADF 值为- 5. 260 505, 均小于三个检验水 平值- 3. 574 5, - 2. 924 1, - 2. 599 7。也就是说, 82



丹, 陈 晓毅: 我国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的实证分析

模型以外需要考虑的部分了。当然, 可以把比重的 时间序列数据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部分 来分析, 但由于数据资料时限过窄, 用模型拟合时会 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 还可以用这个模型来对今 后几年的比重进行外推预测。这里采用静态预测的 方法, 也就是用真实值来预测。笔者借助 E VIE WS

软件可以预测出 2002 年的比重为 17. 519% ; 2003 年的比重为17. 914% ; 2004 年的比重为 18. 270% 。 用 E VIE WS 软件预测的在一定概率范围内保证的 比重时间序列图[4] ( 见图 3) , 其左边方框中给出了 一些基本数据值。

图3

用 E VIE WS 软件预测的在一定的概率范围内保证的比重时间序列图 合理的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区间, 应根据财政 收支平衡的原则, 必须将国家财政赤字、 国家本体借 的外债以及国家预算外资金支出等项数据, 作为权 衡财政收入所占之比是否合适的基准数据。亦即将 年度财政收入、 年度财政赤字、 年度国家本体借的内 债外债、 年度预 算外资 金支 出四项 数据 之和 与年 GDP 之比作为财政收入占比的合理数值。通过最 近五年的计算, 国 家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的合 理区间在 18% ~ 20% 之间。因此, 可以通过将部门 所有预算外的收费项目进行清理; 继续改革财税体 制, 努力创造一种公平税负、 合理竞争的环境; 堵塞 税收征管漏洞; 严格执行中央的收支两条线政策, 从 方法上杜绝以权谋私大案的发生; 完善 GDP 统计 方法, 努力提高 GDP 统计数据质量; 千方百计提高 企业的经济效 益等等多种手段来促使 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的回升。

三、 值得探讨的问题
首先, 需要明确的是: 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并 非越高越好。在计划经济年代时占到 30% 以上, 显 然已经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不利于经济的发 展和各方面积极性的调动; 其次, 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也不能盲目进行横向比较, 因为这里涉及到 的因素很多, 既有经济基础的原因, 也有政治方面的 考虑。比如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 GDP 比 重高达 40% 左右, 而人民生活仍然年年有所增长, 生活质量很高, 这里的重要原因就是其经济基础好, 一个百分点的经济含量是我国的几十倍。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由于费大于税的影响、 财税 体制的原因、 征管制度 不严的影响、 有关政策 的影 响、 计口 径 的影 响 等等 各 种因 素, 财 政收 入 占 统 GDP 的比重一直在持续下降, 甚至已经降到了国家 不能承受的程度。笔者认为从国家来讲, 确定一个

参考文献
[ 1] [ 2] [ 3] [ 4] 平狄克 1 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 M]1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1 王振龙 1 时间序列分析[ M ]1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0. 于俊年 1 计量经济学[ M ]1 北京: 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 1998. 张晓峒 1 计量经济学软件 E VI EWS 使用指南[ M ]1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 20031

( 责任编辑: 郭诗梦) 83


更多相关文档:

我国财政收支与GDP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

我国财政收支与GDP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_教育学/心理学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标题: 我国财政收支与 GDP 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 摘 要 国内生产总值是反应一个国家的经济...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财政收入增长的边际倾向= 增长的财政收入/增长的 GDP 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 财政收入增长的边际倾向/财政收入增长的弹性系数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和占 GDP 比重...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状况及原因分析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财政收入高 速增长的深层原因进行理性分析,看清楚隐藏在表象之后的本质性根源,为决策 提供客观的、科学的依据。 我国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的升高...

财政收入与GDP发展实证研究

财政收入与GDP发展实证研究_教育学/心理学_人文社科...而且从堆积折线图来看,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逐年...GDP 每增加 1 亿元,我国财政收入将增加 0.26 元...

我国GDP与财政收入关系研究

▲▲二、实证分析 1.相关性分析 利用我国 2000-2011 年相关数据,我们得到了...3、财政负担率分析 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又称为国民经济的财政负担率,即...

影响我国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摘要】 本文利用我国 1981—2009 年的时间...收支平衡原则,将国家财政 赤字、国债等数据综合计算出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的合理...

中国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实证分析

中国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 1978~2011 年财政...我国财政收入与GDP相互关... 10页 免费 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 3页 ...

中国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中国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摘要:财政收入是保证国家有效运转的经济基础...因此,中国应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前提下,逐步提高财 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

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财政收 入变化的原因 从理论上说,一国特定条件下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对我国目前的财政收入规模大小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求出使经济增长率和投资率最大...

中国财政支出的实证分析

中国财政支出的实证分析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研究,分析了国 内生产总值、 财政收入和上期财政...图2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35 ...

更多相关标签: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 财政收入 gdp比重 | 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 财政赤字占gdp比重 | 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 | 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 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


  本文关键词:我国财政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4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244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1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