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效率性财政支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9 10:16

  本文关键词:效率性财政支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农业是国家产业发展的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运行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但是,农业在具有重要性的同时还兼具脆弱性,其自身无法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地增长,所以财政对农业的支持显得十分必要。1958年以来,我国实施“剪刀差”的发展战略,以牺牲农业为代价,限制农业农村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4年以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从2004年到2015年我国连续12年以“三农”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支持“三农”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发展健全。并且,我国财政支农的力度也不断加大,2004年到2012年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扩大四倍多。这些政策的实施和落实,对于促进农民生产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尽管粮食产量连年增长,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也没有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的问题,农民仍处于弱势地位。为了增加自身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不少农民转移到城市务工。首先是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农民流入城市的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1990年代初废止粮票之后,劳动力流动规模日益扩大。虽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逐年增长,劳动力工资水平持续上涨,但农村劳动力在城镇不能享有和城镇居民同样均等的城市公共服务,农村劳动力很难从真正意义上融入城市,从而导致不少城市出现“用工荒”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国家财政手段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成为中国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工业扩张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农村劳动力转移又是提高农民收入、改变农民弱势地位的关键。所以,如何通过国家财政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才是解决上述课题的关键。本文将按农业生产效率重新划分财政支农,并根据著名推拉理论,重点讨论来自农村“推力”方面的因素——效率性财政支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作用,并进一步验证效率性财政支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机制。在实证效率性财政支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的过程中,本文将利用2005—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农机具购置补贴为代表分析效率性财政支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在验证农机具购置补贴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机制时,本文将选择农机总动力和劳均产出两个指标代替农业生产效率,分析农机具购置补贴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传导机制。本文认为效率性财政支农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的劳动强度,释放更多劳动力,促进劳动力流出农村。在粮食主产区,效率性财政支农对劳动力流出有积极作用,来自农村方面的因素对于劳动力流出的影响比较明显,而来自城市方面的因素却大多不显著;在非主产区,效率性财政支农对农村劳动力的推力并不明显,来自城市方面的因素却成为决定农民流出的重要因素。由此可以看出,效率性财政支农既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进程,又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外流,加快城镇化进程,缓解“民工荒”压力。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外流,应加大粮食主产区的效率性财政支农支出比例。
【关键词】:效率性财政支农 农机具购置补贴 农业生产效率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3.6;F812.8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1 引言9-17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9-12
  • 1.1.1 选题背景9-10
  • 1.1.2 选题意义10-12
  • 1.2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12-14
  • 1.2.1 研究方法12-13
  • 1.2.2 基本框架13-14
  • 1.3 相关概念界定14-16
  • 1.3.1 效率性财政支农概念界定14-15
  • 1.3.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概念界定15-16
  •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16-17
  • 1.4.1 主要创新点16
  • 1.4.2 存在的不足16-17
  • 2 文献综述17-23
  • 2.1 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17-19
  • 2.1.1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17-18
  • 2.1.2 拉尼斯—费景汉理论18-19
  • 2.1.3 推拉理论19
  • 2.2 国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现状19-20
  • 2.3 效率性财政支农研究现状20-22
  • 2.4 效率性财政支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研究现状22-23
  • 3 效率性财政支农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23-30
  • 3.1 效率性财政支农现状分析23-25
  • 3.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25-30
  • 3.2.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因25-26
  • 3.2.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26-27
  • 3.2.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27-28
  • 3.2.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意义28-30
  • 4 效率性财政支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的实证分析30-42
  • 4.1 基本模型30-31
  • 4.2 数据说明31-34
  •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34-37
  • 4.3.1 Hausman检验34
  • 4.3.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34-37
  • 4.4 机制分析37-39
  • 4.5 稳健性分析39-42
  • 5 结论与建议42-47
  • 5.1 主要结论42-43
  • 5.2 调整我国财政支农结构的政策建设43-44
  • 5.2.1 加大效率性财政支农的支出力度43
  • 5.2.2 调整财政支农的区域结构43-44
  • 5.3 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44-47
  • 5.3.1 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44
  • 5.3.2 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增加其市场竞争力44-45
  • 5.3.3 拓宽就业渠道,多形式吸收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45-47
  • 参考文献47-51
  • 后记51-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超;推动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合理发展——兼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吴秀云,蔡凤兰,杨桂侠;衡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形势与对策[J];衡水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3 姚雷;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2年10期

4 马兵林,刘华;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J];经济与管理;2002年06期

5 李勇泉 ,高群;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探讨[J];技术经济;2002年11期

6 石亦;瓮安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见成效[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2年02期

7 冯;对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J];南方农村;2002年02期

8 刘惠英,周曙东,杨基富;南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分析及对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周俊兰;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02年06期

10 李文安;农村剩余劳动力分流的思考[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双元;董水生;李宏宇;;关于发展县域经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几点建议[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梁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3 吴延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九次年会论文集[C];1999年

4 苌花荣;杜小军;罗亚萍;;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因素的分析[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杜易;;人力资本投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宏升;;发展劳务品牌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河北省为例[A];2009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周晓津;;中国改革与城乡剩余劳动力:1978-2007[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何媛媛;郭为;;青岛市旅游发展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汪小勤;;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和吸收[A];回顾·探索·选择(1949-1989)[C];1989年

10 赖小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及转移[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潘红;本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初见成效[N];大同日报;2005年

2 谷文晓 杨伟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四个原则[N];经济参考报;2000年

3 周天勇;怎样才能稳定、安全和快速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4 王选敬 侯维青;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及对策[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5 杨柳青;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何在?[N];四川科技报;2000年

6 谷亚光;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否真的枯竭[N];中国改革报;2006年

7 吴 斌;三项举措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N];中国工商报;2006年

8 吴斌(作者单位:东港市个体协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N];丹东日报;2006年

9 记者 阿欣;徐水12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10 通讯员 刘桂敏 陈瑞燕;大城县唱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三部曲”[N];廊坊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浚n\;我国东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徐文;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许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马捷;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张军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高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成本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褚志远;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8 康文杰;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9 王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城转移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10 陈江生;基于系统观的迁移型农村人力资本疏导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效率性财政支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0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2950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d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