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明代上供物料制度运作与财政白银化的逻辑:以景德镇官窑烧造改革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21 15:35
  明初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烧造是朱元璋在儒家"均平"思想指导下设立的以国家对百姓人身控制为基础的物资征调体制的一部分。然而这套制度反而扩大了不均,并且在现实中运转不畅。为此官员们积极展开改革。在改革中,市场介入下的财政白银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提升了资源的征调效率,同时将差役量化为货币价值,使"均平"可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调整。然而,财政白银化只是资源征调制度改革的手段之一,而非目的:首先,市场在被引入资源征调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指令需求之下;其次,市场交换的发达所带来的社会变革始终是在"均平"的观念下展开的。景德镇官窑改革过程反映了传统中国的社会变化是一种建立在长期博弈、妥协与磨合基础上的路径依赖。 

【文章来源】:社会. 2020,4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4 页

【文章目录】:
一、明初上供物料制度架构及其在景德镇官窑烧造中的体现
二、明代景德镇官窑制度改革与财政白银化过程
三、由官窑烧造改革的结果与影响看传统中国社会的变化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代地方官府赋役核算体系的早期发展[J]. 申斌.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20(01)
[2]在徭役与市场之间:明代徽州府上供物料的派征与审编[J]. 丁亮.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3]明代财政史研究的里程碑——万明、徐英凯著《明代〈万历会计录〉整理与研究》读后[J]. 申斌,刘志伟.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4]景德镇御窑厂遗址2014年发掘收获与相关问题研究[J]. 秦大树,钟燕娣,李慧.  文物. 2017(08)
[5]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总体视野:一个研究论纲[J]. 万明.  学术研究. 2017(05)
[6]商帮、产业分布与城市空间——17世纪以来景德镇徽州会馆之管理与运作[J]. 王振忠.  历史地理. 2016(01)
[7]明代上供物料的增长趋势与办纳方式的变迁——以浙江为中心[J]. 赵毅,丁亮.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5(01)
[8]从“纳粮当差”到“完纳钱粮”——明清王朝国家转型之一大关键[J]. 刘志伟.  史学月刊. 2014(07)
[9]再论御器厂的建立时间——明代御窑遗址的考古学分期[J]. 王光尧.  南方文物. 2011(04)
[10]明代通货问题研究——对明代货币经济规模和结构的初步估计[J]. 刘光临.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1(01)



本文编号:3600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3600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f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