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OEM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建的理论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28 21:02

  本文关键词: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组织学习过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东理工大学》 2012年

OEM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建的理论与对策研究

丛芹  

【摘要】:技术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是企业升级的关键推动力。随着资源优势和低成本优势的逐渐消失,技术水平的高低成为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加强技术创新,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才能使企业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才能树行业先锋,引导市场,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进而完成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升级,最终使OEM企业走上国际化道路。本研究在战略创业理论、组织学习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和OEM企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理论基础上,构建了OEM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建的理论模型,对三家案例企业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OEM企业技术能力构建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73.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彪;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路径与品牌战略[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5期

2 夏先良;中国企业从OEM升级到OBM的商业模式抉择[J];财贸经济;2003年09期

3 许基南;;基于产业链分析的代工企业自主品牌战略研究[J];当代财经;2007年02期

4 朱青松;;企业战略联盟类型与影响探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4期

5 汪建成;毛蕴诗;;从OEM到ODM、OBM的企业升级路径——基于海鸥卫浴与成霖股份的比较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2期

6 李新春;何轩;陈文婷;;战略创业与家族企业创业精神的传承——基于百年老字号李锦记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10期

7 毛蕴诗;姜岳新;莫伟杰;;制度环境、企业能力与OEM企业升级战略——东菱凯琴与佳士科技的比较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06期

8 张莉;孙达;姚潇;;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组织学习过程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1年03期

9 杨桂菊;;本土代工企业自创国际品牌——演进路径与能力构建[J];管理科学;2009年06期

10 蒋学伟;;动荡环境中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J];经济管理;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淑敏;组织成员合争关系对企业组织学习能力的影响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赵林捷;企业创新网络中组织间学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杨建锋;家族企业的组织学习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传奇,吴烨;西方产业竞争理论及对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启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2 洪燕云;欠发达地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范莉梅;姜含春;;基于SWOT分析的建瓯茶产业发展战略选择[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张丽颖;李胜连;;基于协同管理理论的农业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5 景娥;高晓勤;;清真食品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2期

6 贠晓兰;;利用产业价值链接增加都市农业有效投入的机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7 孙瑜;;农产品价值要素理论视角下的马家沟芹菜品牌建设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8 杨亚达;姜秀萍;;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基于动态能力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任宇石,马新;论入世后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新趋势[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回智光,徐欣;日本经济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管理[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秀梅;王洋;郝华;;我国地区工业竞争力比较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寇亚辉;;城市产业竞争力及其评价指标初探[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梁新弘;;企业成长策略的再思考——价值创新途径[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庄国栋;;基于企业能力的中国旅游企业品牌国际化探讨[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敬东;高世超;;新时期中部地区产业园区产业发展的规划探索——以安徽省江南产业集中区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宗和;;浙商竞争力的解析与提升[A];浙商研究2011[C];2011年

7 帅萍;孟宪忠;;不完全契约:理论假设、约束及发展[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8 赵颖华;;我们不同于任何报纸——北京科技报全新改版5年的探索与实践(2004-2009)[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9 刘艳良;;网络经济下企业管理模式的重要思考[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10 杨宏伟;;基于组织文化的饭店核心竞争力浅析[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大型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方球;中药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赵忠伟;高新技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胡顺东;基于提升国民经济竞争力的风险投资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4 何满辉;基于网络集市的虚拟企业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5 倪国江;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赵玉娟;服务业FDI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李秀菊;基于网络关系视角的专业服务企业全球市场参与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卿定文;基于金融伦理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宋新华;宁夏矿产资源产业布局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文鹏;转型背景下企业绩效考核目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油菜种子产业链价值创造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肖彦梅;煤炭企业跨区域扩张能力评价与决策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倪蔚蔚;基于价值链的企业价值评估[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明;二次降价销售的供应链契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冯琳琳;上海浦东游泳馆营销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田莉;地方政府在体育产业集群发展初期作用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孙红;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策略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黄钰;竞争性战略联盟的稳定性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董磊;基于DEA方法的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杨建立;吉林汽车制动器厂绿色采购模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彪;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路径与品牌战略[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5期

2 蓝庆新;韩晶;;网络组织成员合作的稳定性模型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6期

3 颜光华,严勇;企业战略联盟及其在我国企业的应用[J];财经研究;1999年07期

4 宋军,吴冲锋;金融市场中羊群行为的成因及控制对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06期

5 夏先良;中国企业从OEM升级到OBM的商业模式抉择[J];财贸经济;2003年09期

6 曾忠禄;战略联盟在系统竞争中的作用[J];当代财经;1998年10期

7 郑胜利;产业链的全球延展与我国地区产业发展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01期

8 金吾伦,郭元林;复杂性管理与复杂性科学[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4年02期

9 李新春;专业镇与企业创新网络[J];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10 杨瑞龙,刘刚;企业的异质性假设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性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雯;技术范式转变时期企业的组织学习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原献学;组织学习动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燚;管理创新中的组织学习方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赖明正;组织变革中利益冲突与组织学习相关之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隋静;组织学习的原理、实施体系及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轩;盛华仁;;部长点评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J];科技智囊;1999年12期

2 周建新;;企业兴旺的法宝: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紧密结合[J];对外经贸财会;2000年06期

3 ;国家经贸委部署抓好技术创新[J];中国金属通报;2002年24期

4 李映波;黄燕玲;;试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J];发现;2002年02期

5 陈文晖;对提高我国软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思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6 陶俊;;技术创新“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与提升保证[J];创新科技;2003年12期

7 范太胜;;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的框架模型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1期

8 张玉坤;;技术创新能力层次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3期

9 雷家骕;;技术脱贫离不开科技创新[J];经理人;2004年05期

10 王健;提升马钢核心竞争力的探讨[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杰;崔维军;;基于熵权法的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2 刘中文;姜小冉;张序萍;;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3 李福苟;;坚持技术创新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张炳光;;第3章 企业核心竞争力:制度(体制)创新能力[A];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管理创新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朱天翔;;浅论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A];湖北省地质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6 庄瑞明;;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7 项佩泽;何韶敏;;企业技术创新思路和方法的探析[A];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钒;;技术创新促进中部崛起的对策研究——以企业研发中心为突破口[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9 项佩泽;何韶敏;;企业技术创新思路和方法的探析[A];第四届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2008海南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刘宝汉;;培育核心能力 加快全市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国际化进程[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卫新华 实习生 陈婷;[N];重庆日报;2002年

2 南京大学商学院 张骏生;[N];光明日报;2002年

3 李卉;[N];中国信息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安再祥;[N];中国工业报;2009年

5 通讯员 邓扬中 黄鹤;[N];永州日报;2009年

6 记者李秀 实习生姜莱;[N];石河子日报(汉);2010年

7 深科;[N];广东科技报;2004年

8 钟纪京;[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9 ;[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10 记者 罗子彪 通讯员 何风云 唐晓源;[N];平顶山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基于资源观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陈杰;我国新能源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3 梁超;基础设施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D];南开大学;2012年

4 冯仁涛;中国区域技术专业化模式与程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陈力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演进规律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陈力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演进规律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冯仁涛;中国区域技术专业化模式与程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于国波;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理及路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谢廷宇;全球生产网络下当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齐孝福;FDI与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先娜;基于创新协同的江苏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3 王卫华;企业文化创新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汕头大学;2006年

4 黄秋艳;企业研发费用与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性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5 李萌;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糊综合评价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王静;国内典型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董树功;四川省老工业基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周维;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梁丽军;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张涛;企业文化特征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组织学习过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59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259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2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