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胡汉辉/免费考研网/FreeKaoyan考研网/我为人人

发布时间:2016-11-26 02:10

  本文关键词:组织知识转移与学习能力的系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打印预览

  •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胡汉辉东南大学  2013-12-07 13:09:07  免费考研网胡汉辉,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南大学工会主席,经管学院集团经济与产业组织研究中心主任(RCIO)。兼任东北财经大学等高校教育部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奖会审专家,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起草专家组”成员。

      1956年出生,江苏南通人。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数学师资班,获理学士学位,1988年1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管理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曾任南京工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东南大学科研处副处长。主要从事有关产业组织与分析、集团化企业管理、产业集群发展与治理和定量化管理与评价方法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先后获国家图书奖、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奖励。主要著作有《科技型企业的发展与经营》(1992)、《产品生长工程教程》(1995)、《非参数的最佳效率前沿面估计》(1998)、《知识时代的企业合作经营》(2000)、《不确定性与企业集团问题》(2001)和《网络融合与交叉业务竞争研究》(2010年)。目前主持《产业组织和管理丛书》的写作和《产业经济学译丛》的翻译,,已出版《电信竞争》(拉丰、泰勒尔原著)、《产业组织导论》(卡布罗原著)、《领先之源》(尼尔森原著)、《现代产业组织》(第四版)(卡尔顿、佩洛夫原著)等译作。发表论文多篇。先后主持或负责10余项国家科学基金项目。

      更多信息请访问:“东南大学集团经济与产业组织研究中心”网页
              (中文)
              (英文)

               办公室:行政楼415(九龙湖校区),校友会堂102(四牌楼校区)
               联系电话:025-52090169
               传真号码:025-52090166

    自2000年以来最有代表性的科研项目:
    1、《多维重组理论及其在企业集团发展中的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0年/主持
    2、《知识资本管理及其在实现企业经营优势中的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0-2002/技术负责人
    3、《沿江开发中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互动关系研究》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03年8-10月/主持
    4、《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途径研究》/省软科学计划/2004-2005/主持
    5、《中国网络型公用事业分拆式重组中的网络渗透与融合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5-2007/主持
    6、《产业集群知识系统:基于网络演进与企业行为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2009/主持
    7、《政府部门流程再造的影响因素识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政府部门的结构与运作研究》(主持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王有强)之第4专题/2009-2012/主持
    8、《产业集群的国际间转移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产业集群链式效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2011/主持
    9、《网络融合与电视竞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重点项目/2010-2012/主持
    10、《三网融合与有线电视业的发展机制:以数字化内容为媒介的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2-2015/主持
    自2000年以来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出版情况:
    1、《知识时代的企业合作经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四作者
    2、《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二版)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二作者
    3、《电信竞争》/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译作者
    4、《不确定性与企业集团问题》/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作者
    5、《企业多维重组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二作者
    6、《产业可持续发展分析》/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二作者
    7、《现代产业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译作者
    8、《网络融合与交叉业务竞争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一作者
    自2000年以来最有代表性的论文发表情况:
    1、《从Liunx的发展看知识合作组织的虚拟化》/《科研管理》/2000年第6期/第一作者
    2、《试论企业核心能力的知识整合特征》/《管理工程学报》/2001年第4期/第一作者
    3、《让雅克拉丰激励与规制思想评介》/《经济学动态》/2001第11期/第一作者
    4、《流程重组的多维性:中国企业变革的特点》/《科研管理》/2002年第1期/第一作者
    5、《产业开放背景下的普遍服务问题》/《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百年校庆专辑》2002年第3期/第一作者
    6、《集成创新的宏观意义:产业集聚层面的分析》/《中国软科学》/2002年12/第一作者
    7、《产业融合理论以及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2期/第一作者
    8、《协调产业发展与城市规划》/《人民日报》/2003年9月24日,第24版/第一作者
    9、《基于非线性理论的企业市场价值取向战略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5,8(2)第一作者
    10、《组织知识转移与学习能力的系统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6,9(3)/第一作者
    11、《双重随机不确定条件下的一次性容量扩展投资》/《管理科学学报》/2007,10(3)/第二作者
    12、《基于交叉熵更新技术的产业结构演化分析》/《产业经济评论》/第7卷第1辑,2008(1)/第一作者
    13、《ATheoreticalandEmpiricalStudyonChina’sTransitiontoDigitalTV.》,TelecommunicationsPolicy,WanXing,HuHanhui,WuChong,2009(3):653-663(70473013,70833002)(SCI检索号:000272341000009)
    14、《基于转换成本和两类用户的多市场竞争:以电力零售市场为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9)/第一作者
    15、《知识集群与我国制造型集群的转型升级》/《江海学刊》/2011(5)/第一作者
    16、《电信产业链网状化与电信市场竞争》/《中国工业经济》/2011(10)/第二作者

    自2000年以来最有代表性的获奖励情况:
    1、江苏民营科技企业制度创新研究/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2001年/第一
    2、加入WTO对江苏科技发展的影响/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2002年/第五
    3、《电信竞争》/第13届“中国图书奖”/评奖委员会(教社政司函[2006]4号文)/2002年/第一
    4、《不确定性与企业集团问题》/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2003年/第一
    5、复杂数据统计诊断方法及其应用/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国家统计局/2004年/第二
    6、《江苏沿江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江苏省人民政府/2005年
    其他成绩:

    1、1999和2001年两次荣获“江苏省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称号。
    2、2002年因指导“威龙团队”在全国第3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夺得金奖、2004年因指导“公路王团队”在全国第4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夺得金奖、2006年因指导“海博团队”在全国第5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夺得金奖。
    3、2007年因指导“周雷团队”的调研报告在第10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夺得特等奖获东南大学“‘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4、2007年10月第一次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评为首批“鉴定工作信誉良好专家”。后多次荣获此信誉记录。
    5、指导2003级梅娟和2005级孙学科先后获“江苏省2007年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和“江苏省2009年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6、指导2004级潘安成获“江苏省2008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7、2011年6月指导“普瑞凡团队”在第二届香港理工国际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大学组第四名、大陆参赛高校第一名




  •   本文关键词:组织知识转移与学习能力的系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33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933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e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