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系统组织理论_论组织理论的新范式

发布时间:2016-12-08 18:01

  本文关键词:论组织理论的新范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 27卷 2006年

第 2期 3月

科 研 管 理 S cien ce R esearch M anagem en t

V o.l 27 , N o. 2 M ar , 2006

文章编号 : 1000- 2995( 2006) 02- 008- 0145

论组织理论

的新范式
罗 珉
610074)

( 西南财经大学工业经济研究所 , 成都

摘要 : 本文认为 , 组织理论新范式的出现 , 开始了关于组织的话语 、 组织的建构与批判 , 以及组织范式自身变革的 对话 。 更重要的是 , 组织理论范式的论战 , 显示了组织发展的新话语 、 新思维 , 加快了组织理论新范式的传播 。 关键词 : 范式 ; 组织概念 ; 自组织 ; 组织理论 ; 组织边界 中图分类号 : F 270 文献标识码 A

在知识经济时代 , 由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 高速发展, 组织理论新范式开始显现。我们认为 , 传统管理学机械论坚持的是一种认识论上的主体 与客体的二分法, 强调的是行为个体 ( Agent)、 单 个组织的独立性和分解的模式。但在组织理论的 新范式中, 关系论 ( R elationalism ) 的视野正在逐步 取代构成论、 实体论和机械论的观点 , 主张行为个 体、 单个组织只有在与环境、 背景的关系中才能够 得以生存、 定义、 描述和认识。

组织或组织化, 是一个连续统一体 , 意味着多 种组织过程: 一是组织 的分层化 ( O rgan izational Stratifica tion) 、 结构化过程 ( Structuralism ) 。组织分层是 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 序列 , 而结构化既说明组织系统整体和构成的结 构, 又喻示着在组织演化过程中, 后继结构比先前 结构更有秩序或更具有弹性、 灵活性的结构状态 ; 二是组织的演化过程 ( E vo lu t io n)。组织化意 味着组织从无序、 混沌到有序结构方向演化 , 或从 低有序结构向高有序结构方向演化。在这一过程 中, 既有旧结构的瓦解, 也有新结构的诞生, 组织 系统的这种有序状态不是僵化不变的, 而是在变 动中的适应。组织的这种演化过程可以概括为通 过外推的方法 , 逼近走向混沌的临界点或临界域, 通过诱导事物突变, 或使得事物渐趋平稳变化, 引 导事物自我演化 , 从而构建非混沌与混沌之间的 丰富多彩的世界。组织的演化 方式包括: ( 1) 开 放系统, 加强物质、 能量与信息输入使得自组织过 程得以产生; ( 2) 激励系统内部子系 统的非线性 相互作用 , 通过竞争、 合作推动系统产生新的模式 和功能; ( 3) 通过循环耦合 , 突变渐变途径 , 使得 系统得以维持自组织并且发展演化多样性, 增强
[ 1]

1 组织概念的变化
组织的概念 , 在现代管理学的研究中有多种 表述。但总的来说 , 现代管理学把组织作为现存 事物的存在 , 它是事物内部 ( 及其与外部 ) 按照一 定结构与功能关系构成的方式和体系。而组织理 论的新范式则认为, 组织是指过程性的演化体系 , 它是指事物朝着空间、 时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组 织结构方向演化的过程体系。这一种情况, 往往 又称 为 / 组 织 化 0 ( Organ izat ion, T o Be O rgan ized)。组织或组织化的结果是将组织的分层性、 结构性、 过程性、 复杂性、 反馈、 有序等 概念联系 起来。
收稿日期 : 2005- 01- 261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 大型企业跨部门生产协调机制市场化理论与模型研究 0阶段性 成果 ( 批准文号 70371060) 。西 南财经大学 211二期重点项目 : / 管理学前沿理论研究 0阶段性成果 ( 2003年 ~ 2006 年 ) 。 作者简介 : 罗 珉 ( 1954- ) , 男 ( 汉 ) , 四川成都人 , 西南财经大学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 教授、 博士 , 研究生导师。

# 146 #









2006 年

有序程度和关联程度 , 通过自相似构建和寻求混 沌的临界点或临界域 , 将系统的演化推进到最大 的复杂性可能空间, 创造演化有序发展的良机
[ 2]

新知识的能力 , 这种新知识推动了组织功能结构 的变化; 另一方面组织内部的要素构成也随着环 境变化而变化。如 果组织是一个 独立的经 营主 体, 自组织变化的结果就演化成一种林毅夫教授 所说的自生能力。所谓的自生能力是指一个独立 的经营主体 ( 企业组织 ) 通过正常的 经营管理与 其能够在自由、 开放和竞争的市场中占取社会可 接受的正常利润的能力, 企业获得自生能力的基 础是要顺应相对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
[ 5]



三 是 组 织 复 杂 性 增 长 的 过 程 ( Com plex Grow th ) 。也就是说, 组织化既意味着组织层次上 的纵向复杂性或同一水平组织层次上的横向复杂 性的增加, 也意味着组织分支机构的增加而出现 的区位性复杂性的增加。从某种意义上说, 组织 复杂性的增长标志着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提升 , 也 喻示着组织及其管理的复杂性增加。 四是组织化是一个非线性反 馈的过程 ( Non - linear Feedback) 。也就是说, 组织化的结果构 筑了一个非线性反馈网络系统, 这个由行为主体 的人组成的网络系统通过分层化或结构化过程实 现了组织化 , 各个行为主体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则 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彼此的行为 , 通过非线性反馈 来修正或改进自我行为 , 进而改善整个网络系统 的行为。按照英国组织理论学家拉尔夫 # D # 斯 泰西的说法 , 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作用可分为两 种 : 合法网络和影子网络。它们都在非线性反馈 的作用下产生适应性行为。合法网络在理想情况 下呈线性, 但在实践中或多或少呈非线性 ; 而影子 网络始终处于非线性状态。组织系统中影子成分 始终处于非线性状态 , 合法成分也不时地处于非 线性状 态, 因而组 织系 统是 一个 非线 性反 馈的 [ 3] 过程 。 组织化及其 结果可以分为 两种方式 : / 自组 织 0 ( T o Self- organ ize , Self- organization) 和 / 被 组织 0 ( T o B e O rganized) 。 所谓的 / 自组织 0, 是 指事 物通过 自己 的自 发、 自行、 自我组织起来, 走向组织化或有序化的 一个过程。即一个自组织系统无需外部指令而自 行组织、 自行创 生、 自行 演化、 自 行创新、 自行发 展 , 它是 一 个 不 断 地 从无 序 走 向 有 序的 过 程。 / 如果一个系统在获 得空间的、 时间 的或功能的 结构过程中 , 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 我们便说该系 统是自组织的。这里 -特定 . 一词是指, 那种结构 或功能并非外界加给系统的, 而且外界是以非特 定的方式作用于系统的 0 ( H aken, 1988) 。 我们认为, 自组织概念是一个动态的、 演化的
[ 4]



在我们看来, 林毅夫教授所说的企业组织自生能 力是一种经济学意义的组织能力 , 而不完全是一 种进化学说的组织能力。我们认为, 所谓的组织 自生能力是指组织体通过自组织方式利用知识创 造新知识 , 以提升组织的适应力、 创造力和竞争力 的能力。 所谓的 / 被组织 0是指如果组织系统在 获得 空间的、 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 存在外界的 特定干预 , 其结构和功能是外界加给组织系统的, 而外界也是以特定的方式作用于组织系统的。或 者说 , 被组织是事物的 组织化, 不 是它自身 的自 发、 自行、 自主、 自我组织起来 , 走向组织化或有序 化的一个过程 , 而是被外部力量驱动的组织过程 或组织结果。在有的情况下 , 人们为了便于与自 组织理论相对应 , 又把 / 被组织 0称为 / 他组织 0 ( H eler- organization )。所谓 的 / 他组织 0是 指如 果系统在受到外界的特定干预 ( 即外组织力 ) 下 获得空间的、 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 协同论创始人 赫尔曼 # 哈肯 ( H aken , 1983 ) 用了一个通俗的例子解释了自组织和被组织的区 别: / 如果每一个工人都是 在工头发出的外 部命 令下按完全确定的方式行动, 我们称之为组织, 或 更严格一点 , 称它为有组织的行为。 0 / 如果 没有 外部命令 , 而是靠某种默契, 工人们协同工作, 各 尽其责来生产产品, 我们就把这种过程称为自组 织0
[ 6]



我们认为 , 自组织概念的出现是与管理学概 念的发展直接相关的。正是开放性、 演化和时间 性被引进到管理学概念体系中 , 才使组织的自身 概念被修改或重新定义。组织 / 不再被机械论的 世界观描述为被动的事物, 而是关联于自发性的 运动 ( Au tok in esis) 0, 或 者说是 / 自组织 0
[ 7]

和自我进化的概念。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 方面组织内部产生的隐性知识本身具有一种创造

。按

照耗散结构理论的说法 , 开放式系统 存在于 / 远

第 2期



珉 : 论组织理论的新范式

# 147 #

离平衡 0的条件中。这 种开放式系统 是动态的、 自发的、 变化的和进化的, 从系统的变化过程中将 会产生出某种高度复杂的秩序形式, 形成新的模 式和条件。重要的是, 普里高津和斯唐热区分了 可逆的 / 平衡结构 0和不可逆的 / 非平衡结构 0及 / 非耗散结构 0, 而后者正是自组 织的, 具有不可 预测性、 突现性和同时性变化的特征。可以这样 说 , 在物理学、 化学和进化生物学这些领域 , 物质 的能动概念衍生了 / 自组织 0与 / 抗平衡 0的概念 , 并将生命过程与机械过程区分开来。但在组织及 其管理的世 界里, 关系概 念衍 生了 / 自 组织 0与 / 被组织 0的概念。在有机性关系思维下, 组织不 再被视为统一规格制造出来的机器, 而是自组织 的能动生命过程, 组织作为一个生命系统自发并 同步地创造着它们自我更新的条件, 创造着进化 的复杂性
[ 9]

我监控的一定范围来确定的 , 本身既具有一定的 封闭性和开放性 , 同时又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和动 态可变性。从社 会认知 的角 度 ( Socia l Cognit iv e Perspective) 看, 自组织过程是人类的基本认知过 程, 这一认知过程产生了群体独特的、 一致的知觉 和行为, 形 成了 群体认 同 ( G roup Ident ification) ; 群体认同使组织中的行为个体倾向于以符合群体 规范和常规的方式知觉和行动 , 使组织内行为个 体的行为相似性增强, 由此使自组织群体与被组 织群体的差异性变大, 形成不同的组织行为与心 理边界; 行为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增强是自组织发 展的动力 , 自组织群体与被组织群体的不同之处 在于 , 自组织内行为个体既具有自我独特性的知 觉和行为 , 又以群体内行为个体的行为相似性来 提升群体的社会同一性 ( Soc ial Ident ity) 。



从某种意义上说, 自组织概念的出现是与组 织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的概念有关, 作为个体的 人既是管理的客体, 又是管理的主体 , 其重要性绝 对不容忽视。个体的人的随机性在组织系统寻找 各种可能性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 个 体的人的生成性、 演进性和进化特性是在混沌和 随机过程中产生的, 而自组织概念最能够体现这 些特性。自组织概念意味着在组织及其管理中允 许个体有更大的随机性和自由度。自组织意味着 人们将有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 力 ,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学习 , 利用知识创造出新知 识 , 使人真正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将自组织 概念应用于组织管理 , 将使各类组织对其下属单 位的管理从控制经营向自主经营转变 , 从他组织 概念向自组织概念转变。 与自组织概念有关的是组织边界的重新确定 问题。这既涉及到组织的物理边界 , 又涉及到组 织的心 理边 界 ( Psycho log ica l Boundary) 的确 定。 组织概念的变化使组织的心理边界发生了变化。 从人们的自我意识的角度看, 自组织可以看成是 主我 ( I), 主我是指行为个体是一个对自己进行组 织的自我主体的自我意识。而被组织则可以看成 是宾我 ( M e), 宾 我是指一个外 界加给 组织系统 的 , 使其能够称之为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心理概 念
[ 10]

2 组织范式的转换
今天 , 自组织概念正在被引进到管理学概念 体系中, 其结果是使组织的形态和边界变得模糊 起来 , 与此相对应的组织范式也发生了转换。 长期以来 , 人们把组织结构概念理解为主要 是空间结构 ( Space Structure) , 所运用的组织范式 往往是他 组织的 范式 , 而 忽略 了与 组织 动力 学 ( O rgan izational Dynam ics)相联系的组织时间 ) ) ) 空间结构 ( Space- T i m e S tructu re ) 的概念。这种 时空结构概念既包含着组织最重要、 也是最有活 力的自组织过程, 也包含着组织的系统功能、 组织 与环境的变动中适应关系等。缺少时空结构概念 的组织是不完整的组织, 或者说是静止不变的机 械式组织和没有生命力的组织 , 而不是运动中的 过程组织。正是时空结构概念下的自组织的相互 协同作用才使组织具有活力 , 才使进化贯穿于组 织化的始终。应当强调的是 , 组织进化的最终结 果并不仅仅是一种适应, 而是一种自我创造的内 在连贯性和多样性的进化。 按照组织理论新范式最流行的说法, 组织是 一个不断与外部环境发生作用的自组织系统和自 组织过程。自组织过程既包含了秩序的特征, 更 重要的是又强调突现 ( Em ergence) 、 或然性 ( P rob ab ility) 和创生 ( C reat ion) 。按照这种新范式 , 自然 选择 ( Natura l Selectio n)成为组织生命的产生和发

。自组织的心理边界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

用的过程中 , 由行为个体通过能够自我调整和自

# 148 #









2006 年

展的一个重要的范式原则 , 但它必须以过程性、 演 进性的新视 角为补充。正 如美国圣塔 菲研究所 ( San ta F e Institute)的生物学家、 复杂性理论学家 斯图尔特 # A. 考夫曼 ( K auff m an , 1991) 所说: / 也 许 , 我们已经开始把进化理解为选择和自组织的 婚配 0
[ 11 ]

了 自 主 性 ( Autonom y ) 、 知 识 工 人 ( Know ledge W orkers)、 授权 ( Em pow er m ent) 和 扁平 型组织 结 构 ( F lat Structure ) 、 员 工 自 我 控制 ( Self - con tro l) 、 任务导向 ( T ask Orientation) 等概念, 说明自 组织具有共生共荣、 相互依赖的员工群体等多个 组织要素 ; 也包括了通过原则中心领导 ( P rin ciple - centered L eadership) 、 共同愿景 ( Share V ision) 、 宗旨 ( Purpose) 、 使命 ( M issio n) 、 目标 ( Goal or Ob jectives) 和政 策 ( P olicy ) 来 影响组织自组织 活动 方式的思想, 这些影响组织自组织活动方式的因 素决定了组织的活动边界和活动方式。更为重要 的是 , / 自组织 0 范式形 成了员 工的新 心理契 约 ( M ental Contract)、 员工的可雇佣性 ( Emp lo yab ili ty)和员工的责任 ( Responsibility) 的概念。这种影 响方式与传统理论的 / 他组织 0或 / 被组织 0范式 是不一样的, 是与传统理论的 / 他组织 0或 / 被组 织 0范式相对立的。 彼得 # F. 德鲁克的柔性组织理论得到 了美 国社会心理学家、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 授埃德 加 # H # 沙 因 等 人 的 全 力 支 持。 沙 因 ( Sche in, 1989) 在 5斯隆管理评论 6上著文, 表示他 [ 13] 完全同 意 德鲁 克的 见 解 。 汤姆 # J . 彼德斯 ( Peters , 1992) 也在论著中表达了他对德鲁克的柔 性组织理论的支持, 他将阶层制、 职能化和科层制 视为被组织或他组织的 典型代表, 他 在 5管 理的 解放 6一书中预言说 , 科层制 必将走向灭亡。他 认为 , 后现代企业组织不应设计得像由硬石头垒 成的金字塔 ( Py ra m id ) , 而应 该像一个 嘉年华 式 ( Carn iva l) 的聚会场所。 / 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 需要的是疯狂的组织和员工 , 更需要瞬息万变的 组织和产品, 来满足瞬息万变的市场, 组织应该被 视为狂欢的场所 0 。汤姆 # J . 彼德斯 ( Peters , 2003) 在 5重新想象 : 激 荡年代里的卓越商业 6一
[ 14]



组织理论的新范式发端于彼得 # F. 德鲁克 1988年发表在 5哈佛商业评论 6上的 5新型组织的 出现 6一文。德鲁克 ( D rucker , 1988) 指出: / 20 年 后的典型大企业 , 其管理层将不及今天的一半 , 管 理人员也不及今天的 1 /3 。在组织 结构、 管理对 象和控制范围上, 这些企业将和 ( 20 世纪 ) 50 年 代以后崛起的、 今天仍被教科书奉为经典的大制 造业公司没有丝毫相似之处, 而更接近于那些被 现在的经理人员和管理学家所忽略的组织。在我 脑海里 , 未 来的典 型企 业应 该被 称为 信息 型组 织。 0德鲁 克认为 , 这些 以知 识为基 础的企 业组 织 , 虽然也在生产和制造产品, 但其组织形态和整 个商业模式都将发生巨大变革。企业组织将更倾 向于采用专家型的结构 , / 它 ( 组织 ) 以知识为基 础 , 由各种各样的专家组成。这些专家根据来自 同事、 客户和上级的大量信息 , 自主决策、 自我管 理 , 其组织类型更像是医院或者交响乐队 , 而非典 型的制造企业。 0 / 传统部门的职责将发生巨大变 化 , 主要负责标准维护、 人员培训和工作分配 , 而 不具体处理事务。 / 德鲁克在论文中强调了坚持 以人为焦点 , 在此基础上加上信息化的扁平式组 织结构的 / 信息为基础的组织理论 0, 这种理论也 可以称为注重人的自我实现 的 / 柔性 组织理论 0 ( F lex ib le O rganizational Theory ) 。 德 鲁 克 强 调 , / 企业, 尤其是大型企业 , 将无可选择地以信息为 基础 , ,导致这种变化的 还有经济学 方面的原 因 , 尤其是对大型企业的改造甚至重新创业。然 而最终导致这种变化的还 是信息技术。 0德鲁克 认为, 这种以信息为基础的大型组织, 将会 / 拥有 更加 -扁平的 . ( F la t) 、 等级更少的结构 0
[ 12 ]

书中 , 再次强调传统阶层制和职能化概念上的组 织架构必须死 亡。他说 : / 旧组织已经成了 一堵 墙, 成了可恶的障碍 , 成了暴虐的统治者 0 。 然而 , 加 拿大 管理学 家爱 里奥 特 # 杰克 斯 1990 年在 5哈佛商业评论 6上发表了题目为 5推崇 科层制 6的论文 , 对以人为焦点 , 注重人的自我实 现的团队管理提出了相反的意见 , 重申了传统组 织理论的 / 他组织 0或 / 被组织 0范式。爱里奥特 # 杰克斯 ( Jaques , 1990) 在论文中概 括了人们对
[ 15]



这里, 我们注意到, 无论是专家组织 , 还是信 息型组织, 德鲁克所强调的 / 基于知识的 , 本质上 是自我传导 的 0组织 范式 , 实质 上是一 种 / 自组 织 0范式 , 而不是传统的 / 他组织 0范式, 它既包含

第 2期



珉 : 论组织理论的新范式

# 149 #

传统组织中科层制或等级制度的三个不满 : 一是 科层制阶层的过度繁殖 ; 二是上司强加给下属的 毫无意义的评价 ; 三是官僚主义者的贪婪和麻木。 杰克斯 在这 篇论文 中进一 步发 挥了 他 ( Jaques, 1989) 在 5必备的组织 6 ( Requ isite O rganization) 一 书
[ 16]

体、 单个组织只有在与环境、 背景的关系中才能够 得以生存、 定义、 描述和认识。 亨利 # 明兹 伯格 和路 德 # 范德 海登 ( M int zberg & V an DerH eyden, 1999) 认为 , 不要用集合 ( Set) 和链条 ( Chain) 这两种传统的组织形式来描 述组织, 最好 用枢纽 ( H ubs) 和网络 ( W ebs) 概念 来描述组织。枢纽的作用是协调中心, 它是人员、 物资或信息流动的汇聚, 它可以是有形的, 也可以 是概念的。枢纽描述了一个焦点的流入与流出活 动。在关联关系更复杂时 , 就引入了网络。网络 是无中心的网格 , 允许自由交流和想法的连续运 动。 / 当企业在技 术支持下与它 们的客户、 供应 商、 合作单位甚至它们的竞争对手建立起联系时, 原来的 -价值链 . ( Va lu e Cha in ) 变 成了 -价 值网 [ 18] 络 . ( Va lu e Netw ork) 0 。明兹伯格和范德海登 认为 , 组织图 ( Organ ig raph)
[ 19]

中 的 观 点, 对 彼 得 # F. 德 鲁 克 ( Drucker ,

1988) 发表在 5哈佛商业评论 6上的论文 5新组织 的出现 6进行了猛烈地批判。爱里奥特 # 杰克斯 信念明确地提出 , 推崇科层制。他承认, 推崇科层 制是困 难 的 , 即使 在 官 僚 主 义者 中 , 官 僚作 风 ( Bureaucrat ism ) 也是一个 贬义词。 / 然 而, 30 年 的研究提醒我, 管理的科层制对大组织而言, 是最 有效、 最困难也是最自然的结构 0
[ 17 ]

。杰克斯为

科层制这种组织的 / 必备结构 0提出了强有力的 辩护, 重点强 调了责任制 ( Responsib ility) 。杰克 斯可以说是泰罗主义在当代的典型代表。今天 , 仍然有不少泰罗主 义者仍坚持和维 护科层制结 构 , 甚至有的学者在 5哈佛商业评论 6 2003 年第 2 期上提 出 了为 什 么科 层 制 仍然 在 繁 荣 的问 题 ( W hy H ierarch ie s T hriv e ? )。 我们认为, 自组织范式与被组织或他组织范 式并不完全是对立的, 而是对立中的统一。从某 种意义上说 , 自组织范式是对被组织或他组织范 式的一种扬弃, 自组织范式是对他组织范式的批 判的继承。如果我们将组织比喻为人体的话, 其 骨骼部分和肉体部分是现代组织理论的遗产 , 而 促进其成长和变革的维他命 ( V itam in) 和荷尔蒙 ( H orm one) 则是自组织范式。 可以这样说 , 组织理论范式的这场论战对深 化组织理论新范式 的研究起到了重 要的推动作 用 , 并为后来学者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这个新词汇可以拓

宽我们观察组织的方式, 甚至可以拓宽我们对战 略方向的思考。在组织图的新概念下, 企业集团 的概念被核心竞 争力 ( Core Com petence ) 取 而代 之。而核心竞争力可以被视为与组织各项业务活 动相关的枢纽。在枢纽和网络概念下, 管理的基 础会有所改变。在枢纽中 , 管理位于中心, 各项业 务活动围绕它展开。这与传统的组织形式是完全 不同的, 传统的组织形式强调控制 , 而枢纽要求协 调, 良好的管理遍布网络各处。在项目或协作中, 经理无处 不在 , 推动 着协 作使 整个 组织 充满 了 活力
[ 20]



从更高的层次看 , 枢纽和网络概念既可以是 实体概念或构成概念, 也可以是关系维度概念或 过程概念 , 组织在增加了枢纽和网络概念之后, 使 组织结构的复杂性程度更加突出。这种复杂性程 度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 : ( 1)从组织结构形 态上讲, 组织的复杂 性表 现为组织内活动及单位的数目的多少以及它们之 间的相互关系 , 即多层次性。具体地说 , 在科层制 条件下, 复杂性是指组织管理层次制的层数 , 即纵 向复杂性 ( Vertica l Com plex ity) 问题 , 以及横向组 织的子公司、 分公司、 部门和工种的数量, 即横向 复杂性 ( H orizontal Com plex ity) 问题。 ( 2)从组织结构的 垂直方面看, 组织的 层次 越多 , 其纵向复杂性程度越大 , 于是就产生了组织 分层的复杂性问题。所谓的组织分层复杂性是指

3 建构组织范式的思维: 从实体论 到关系论
传统的组织理论范式是一种构成论、 实体论 和机械论范式, 这种范式是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客 观的实体 ( Ob je ctive Reality) ; 而组织理论的新范 式是一种关系论、 生成论、 有机论范式 , 对组织的 看法是把组织看成是一个视野中的实体 ( Perspec t iv a l Reality ), 或 者是 一 个 生成 的、 演 进 的 实体 ( Generative and Evo lu t ionary Reality ), 主张行为个

# 150 #









2006 年

复杂性组织系统的层级结构 ) ) ) 复杂性系统是由 子系统构成 , 这些子系统又有它们各自的子系统 , 由此形成层级结构。从水平方面看 , 组织内部的 部门及职位越多 , 组织横向 复杂性程度 就越高。 此外, 当一个企业的分支机构越多, 它的区位性复 杂程度 ( Spatia l Com p lex ity) 就越大
[ 21 ]

组织理论的新范式是以两种方式在混沌的边 缘保持着平衡 : 首先 , 要特别关注业务部门的规模 和层次。规模小、 层次少, 则重点突出、 复杂性程 度低、 适应性 强; 规模 大、 层 次多, 则复杂性 程度 高、 往往效率也高。组织范式设计的目标之一是 要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做出权衡和选择。其次, 要 使单个业务模块化, 突出单个业务模块的核心竞 争能力, 但单个的业务模块又并非完全自主 , 业务 模块之间又要形成价值网络。组织范式设计的目 标之一是要集中控制各业务部门的规模、 业务内 容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 , 但同时鼓励各个业 务部门自己制订具体的战略 , 突出自己独具特色 的隐性知识和核心竞争能力 , 通过它们之间的非 线性作用、 互相协同和合作, 自发产生稳定的有序 结构 , 即自组织结构。这种自组织临界现象 , 与传 统的组织范式相比较, 突出的是内在动力学机制 驱使组织系统达到临界状态 , 与外界的特定干预 和控制参数的任何取值无关。 汤姆 # J. 彼得斯 ( Peters , 1992) 认为 , 传统阶 层制和职能化概念 上的组织结构 必须死亡。汤 姆# J . 彼德斯所推崇的新组织结构范例都是以没 有明显结构 而著 称的。像 CNN、 ABB 这 样的 企 业, 通过高度灵活的组织结构, 随时调整, 适应了 企业经营的需要。具有自由流动、 不受限制、 无规 则的、 简单但复杂的组织特征 , 这些都是未来看似 自相矛盾的组织结构。他说: / 明天 , 卓有成效的 组织在每一天都会有所不同 0
[ 14]

。从中间准

市 场 组 织 形 态 ( Quasi - m arket O rganizational Form ) 看, 网络组织形态的价值链 ( V alue Cha in ) 或供应链 ( Supply Cha in ) 构成系统越庞杂 , 组织在 市场网络中的关系就越复杂。 这里, 我们看到, 传统组织理论范式注重解决 的是组织的纵向复杂性问题和横向复杂性问题 ; 而组织理论的新范式注重解决的是组织的关系复 杂性 ( R elationsh ip C omp lex ity ) 问 题、 生 成性复杂 性 ( G enerat iv e Com p lex ity ) 问 题和 演进性 复杂性 ( Evo lu tionary Com p le x ity) 问题。这种复杂性是指 由于 组织存在着大 量的中间组织 ) ) ) 网络组织 ( Netw ork O rganization ) 形 态 所 引 起 的 复 杂 性 问题。 当复杂性组织系统各个部分相互关联, 但又 仅仅是有部分关联时, 适应性调整 ( Adaptive Ad ju stm ent)最为有效。因此, 要想对复杂性组织系 统有效地进行适应性调整 , 关键要做到在混沌边 缘 ( E dge of Chaos)保持平衡。所谓的混沌边缘是 指一个复杂适应系统运行在有序和无序之间的相 变过程中出现的有限稳定性的一种形式 , 但这并 非是复杂性的全部
[ 22]





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看 , 处于自组织临界性 ( Se lf- organ ized C riticality ) 状态的系统刚好在混 沌的边缘上。就企业组织系统而言 , 组织系统既 不是稳定的亚临界状态 , 也不是经常处于混乱的 超临界状态 , 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自组织临 界状态。这种状态其实就是普里戈金所说的远离 非平衡状态 , 在这种状态下 , 会出现小的涨落触发 剧烈的 波动 , 在波 动之 中会 产生 一种 新的 有序 结构。 因此, 混沌边缘告诉我们的意义是指一方面 在高度有序和稳定 系统内部不可能 诞生新的事 物 , 但另一方面 , 完全混沌的或非周期的系统 , 则 将更加趋于 无序。组织及 其管理的真 实复杂事 物 , 则是恰好处于有序和无序之间。或者说是在 有序中存在无序 , 在无序中蕴含有序。

也只有如此充满活力的结构才能使公司得以 实施汤姆 # J . 彼德斯所推崇备至的客户服务, 并 且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动态组织结构, 公司才能 生存下去。汤姆 # J. 彼德斯和小罗伯 特 # H. 沃 特曼 ( Peters& W ater m an, 1982) 早就 希望有一个 充满活力的组织结构来 实施客户服务 : / 客 户如 何评价自己与公司的关系, 决定了你是否拥有一 个终生客户。这个道理再清楚不过了, 但总是被 人忽略 0 。汤姆 # J. 彼得斯所看到的新企业组 织结构的关键是与顾客、 供应商、 任何能帮助企业 进行商业活动的人结成的网络。 很明显, 这要求管理者拥有与以往完全不同 的管理技巧。实际上, 汤姆 # J . 彼德斯说到他所 描述的新组织形式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对于管理 者来说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痛苦。现在, 这种新的
[ 23]

第 2期



珉 : 论组织理论的新范式

# 151 #

技术已经开始为人所熟知。 汤姆 # J . 彼德斯 ( Peters , 1988) 在分析现有组 织存在问题 的基础 上指出 , 现 有 / 牛顿 型组织 0 ( N ew ton Organ izat io n) 必将为 / 混沌 组织 0 ( Chaos O rganizat ion) 所取代, 未来的管理将从控制走向混 沌
[ 24]

构的行为空间 , 有关组织的概念和边界的知识本 身就是社会建构的产物, 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概 念和边界远较现代管理学的定义更宽、 更模糊化, 因为在动态环境中, 组织边界不可避免地随着组 织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我们认为 , 关于组织理论范式还存在着广泛 的争论, 还没有一个可以赢得广泛共识的新范式 出现。准确地说, 我们处于范式之间, 处于一个混 沌、 冲突、 曲解与夸张并存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特 征就是争端与教条兴起, 而且在范式的诸多重要 特征上存在着广泛 的争议。组织 理论范式 的争 论, 对组织理论的发展是有益的, 它开始了关于组 织的话语、 关于组织的建构与批判 , 以及组织范式 自身变革的对话。更重要的是, 组织理论范式的 论战 , 显示了组织发展的新话语、 新思维, 加快了 组织理论新范式的传播。

。他认为 , 我们彻底告别了命令和控制的时

代 , 迎来了一个以 / 好奇、 创造力和发挥想象力的 [ 14 ] 新时代 0, 新的组织需要新的技能 。因此不要 试图去进行指挥 ) ) ) 控制的管理过程 , 而是用新 的技能去支持组织资源的分配、 知识的再配置和 适宜文化的设计, 让管理学在真实的经历和过程 中进行发现和描绘。他认为, 这一步对于大多数 企业来讲是未知的, 但也是回 归到基点 ( Back of Basics) 的最重要一步。 显然, / 变化的环境需要一种新的管理思维模 式0
[ 25]

。迈克尔 # 哈默 (H amm er , 2001)认为, 管理人
[ 26]

员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该如何整合他们的组 织, 以便从下一轮的商业循环中获取优势 。正如 美国管理学家克莱顿 # M. 克里斯坦森 ( Christensen , 2001)所说: / 今天的竞争优势也许会成为明天的沉 重负担 0 。随着组织单项业务中核心竞争能力因 素重要性的突显, 竞争中所包含的隐性知识具有不
[ 27]

参考文献:
[ 1] / 分层 0原为 地质学家 分析地 质结构 时使 用的名 词 , 是指 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管理 学家发现 在组织内 事实上存 在着不平等 , 人与人之间、 群体与群体之间 , 也像地层构造 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 , 因而借用地质学上的 概念来分析 组 织 结构 , 形 成 了 / 组 织分 层 0这 一 管 理学 范畴。 [ 2] 吴彤 . 自 组织方 法论 研究 [ M ] . 北京 : 清华大 学出 版社 , 2001: 241 [ 3] Ralph D. Stacey. Comp lex ity and C reativ ity in O rganizat ions . [M ] . B errett- K oeh ler Pub lishers , 15 January , 1996 , 20- 23 . [ 4] H er m ann H aken . In for m ation and S elf- O rgan izat ion: A M acroscop icA pp roach to C omp lex System. [ M ] . SpringerV erlag, 1988 , 11. 林毅夫 . 自生能力与 改革的深 层次问题 [ J] . 经 济社会体 制比较 , 2002( 12) : 32- 371 H er m ann H aken. Syn ergetics , An I n trodu ct ion: N on- Equi librium Phase Tran sit ions and S elf- O rgan izat ion in Physics , and Ch em istry. [ M ] . Springer- V erlag, III , 1983, 191. [ 7] Ilya Prigogine and Isabell Stengers . O rder O u t of Chaos . [M ]. N ew Y ork: B antam, 1984 , 9 . [ 8] S tu art A. K auffm an . A t H om e in th e U n iverse : The S earch for th eLaw s of S elf- O rgan ization and Com p lex ity. [ M ] . N ew Y ork : O xford U n iversity Press , 1995 . [ 9] 事实上 , 有关自我意识的主我 ( I) 和宾我 (M e) 的概念来自 19 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威廉 # 詹姆斯 ( Jam es , 1890 ) 的经典 著作 5心理学原理 6一书 , 他 以多重 自我的 隐喻 ( M etaphor ofM u ltip le S elves) 来描述人 类行为。 参见 W illiam Jam es . P rincip les of Psycho logy . [ M ]. N ew Y ork : H olt , 1890, 2941

可替代的作用, 组织的业务竞争优势必须重新审视。 组织只有在两种公司层面的战略中进行选择: 或者 是将组织中的某种核心竞争能力培育和发挥得最 好, 或者是把核心竞争能力建立在能够更好地整合 其他组织的核心竞争能力, 与其他组织一起搭建本 组织最好的核心竞争能力组合。

4 结束语
我们认为, 管理学应当采用开放的、 动态的和 历史的观点来看待组织及其管理世界整体形态的 发生、 生成和变化 , 把其归结为组织系统的持续演 化。在我们看来 , 要对组织概念、 边界和新范式进 行认识 , 需要我们转换思维观念 : 组织的概念和边 界不是被认知的客体 , 管理学者进行管理学研究 的身份不是观察者 ( Observer), 也不 是观察者身 份的参与者 ( P art icipant - as- observer), 而是参 与者或以参 与者身份的观察 者 ( Observer- asparticipant) 来进行管理学研究的 , 其角度是认为 组织的概念和边界是研究者与实际操作者共同建

[ 5] [ 6]

# 152 #
[ 10 ]







理 gan igraph) 来源于法语 O rgan igramm e/ 结构图 0。 [ 19]

2006 年

S tuart A. K au ff m an. / A n tichaos and A dap tat ion0. [ J] . Sci ent ific Am erican , A ugust , 1991( 8) : 78- 84. Peter F. D rucker . / The Com ing of N ew O rganizations0. [ J]. H arvard Bus i n ess R eview, V o. l 66 , 1988 ( 1 / 2): 45- 55 . E dgar H. Sche in . / R eassess ing the D ivine R igh ts of M anagers0. [ J ]. S loan M anagement R eview, V o.l 30, W in ter , [ 21] [ 22] [ 20]

H en ry M intzberg and Ludo V an D er H eyden . O rgan igraphs : D raw ingH ow Com pan ies R eally W ork [ J] . H arvard Business R ev iew, V o. l 77, 1999 ( 9 / 10) : 87- 94 . 罗珉 . 现 代管 理 学 [ M ] . 成 都 : 西南 财 经 大 学 出版 社 , 2002: 2161 宋学峰 . 复杂性、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 J]. 中国科学基 金 , 2003( 5) : 262- 269. Tom J . Peters& R obert H. W ater m an, Jr . I n S earch of Excel lence : Lessons from Am ericaps Best R un Com pan ies . [ M ] . N ew Y ork : H arper& R ow, 1982, 201.

[ 11 ] [ 12 ]

1989 , 63- 68 . [ 13 ] Tom J . Peters . L iberation M anagem ent : N ecessary D isorgan i zat ion for the N anosecond N ineties . [M ]. N ew Y ork: A lfred P. K n op, f 1992 . [ 14 ] Tom J . Peters . R e- i m ag ine: Bus iness Excellence in a D is rupt ive A ge. Preface . [ 15 ] E lliott Jaques . R equ isite O rgan ization : A Total System for E f fectiveM an agerial O rgan ization and M anagerial Leadersh ip for th e 21 st C entury : Am ended . [ M ] . 2 nd E dit ion V irg in ia: Cason H all and Co. Publ ish ing , Jun e 1, 1998. [ 16 ] [ 17] E lliot t Jaques . / In Pra ise of H ierarchy0. [ J] . H arvard Bu si ness R eview, V o.l 68 , 1990 ( 1 /2 ): 127 - 133 . D on Tap scott& A rt Caston . Parad igm Sh ift : The N ew Prom ise of In for m ation T echnology. [ M ] . N ew Y ork : M cG raw - H il, l Inc. , 1998, 78 . [ 18 ] 亨利 # 明兹伯格和路德 # 范德海登所说的 / 组 织图 0 ( O r [M ] . London : D orling K inders ley, 2003,

[ 23]

Q uoted in Pascarella Perry. / M anagem en t : Tom J . Peters In vites Chaos for Su rvival0. 1987 ( 2 ) : 48- 53. [ J ] . Industry W eek, V o.l 235 ,

[ 24]

M ich ael A. H itt . / The N ew F ront ier : Transfor m at ion ofM an agem ent for th e N ew M il lenn ium 0. [ J] . O rgan izat ional D y -

nam ics , V o. l 28, W inter 2000 , 7 - 16. [ 25] [ 26] M ich aelH amm er . / The Sup er E ff icient Com pany0. [ J] . H ar vard Bu sin ess R eview, V o.l 79 , 2001( 9 /10 ): 82 - 91. C layton M. Christensen. / Th e Past and Fu tu re of Com pet it ive A dvantage0. [ J] . S loanM anagem en t R ev iew, V o.l 42 , W in ter , 2001( 2) : 105- 109.

On the new parad ig m of organ izational th eory Luo M in
( Institu te of Industr ia l E conom ics , Sou thw estern Un iversity of E con om ics and F inance , Chen gdu 610074, China) Abstrac t : The au thor th inks tha t the e m erg ence of ne w paradig m o f org an ization theo ries has tricked the dia logue about o rganiza tional discourse , organ izationa l construction and critic ism, and se lf transfo r m ation o f org an izations . M o re i m portantly , the debate on org an izational theory paradigm shows that the ne w org an izational d iscourse and thought have sped up the communications of ne w organ izationa l parad igm s 1 K ey wo rds : paradigm; concept o f org an ization; self- o rganiza tion ; organ izational theory ; organ izationa l boundary



  本文关键词:论组织理论的新范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84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084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a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