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工作投入研究现状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7-01-31 20:54

  本文关键词:工作投入研究现状与展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人力资源管理

工作投入研究现状与展望

琳1,2

勘1,2

萧爱铃3

(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3.香港岭南大学政治学与社会学系,香港)

摘要:工作投入是组织行为学研究中的新概念,文章从5个方面对国内外工作投入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工作投入的研究背景;工作投入的概念界定与测量;工作投入与工作倦怠、工作卷入和组织承诺的区别与联系;工作投入作用机制的理论解释框架;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结果。最后在分析工作投入研究现有问题的基础上,文章认为日后研究应着力于明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拓展研究的领域和层次、丰富研究方法、夯实与完善理论基础、开发干预措施和开展跨文化因素的影响研究。

关键词:工作投入;工作倦怠;工作-个人匹配理论;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工作压力;积极心理学

引言

(positivepsychology)的影响。积极心理学是近年

来西方心理学界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2]。传统上,心理学的研究焦点在于人的负性状态,而积极心理学则强调研究应从过分关注人类心理问题转向关注个体积极力量,,它主张心理学要从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机能等出发,用积极的方式来重新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并在此过程中寻找帮助人们在良好条件下获得自己应有幸福的各种因素。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之一[3],将取代以往那些对于病理及缺陷的研究[4]。有关的元分析证明,积极的工作情绪有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甚至还有利于提高组织绩效[5]。因此,在工作倦怠研究中引入与之对立的、有积极导向的工作投入概念,是组织行为学和健康心理学研究的必然趋

现代社会中,快速的工作节奏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工作场所中的个体,工作倦怠(jobburnout)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研究发现,工作倦怠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工作与生活乃至其所在组织均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历经30多年的探索,工作倦怠的界定及量化已日趋成熟,对其影响因素、状况改善等各方面的研究也已取得许多成果。2001年,Maslach等人回顾与展望了工作倦怠的研究[1],指出研究需往纵深方向发展,其中,应扩大工作倦怠的研究范围,将其积极对立面———工作投入(work/jobengagement)也纳入研究框架中。

研究范畴的扩展实际上是受到积极心理学

收稿日期:2007-03-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573108)。

作者简介:林琳,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时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

士;萧爱铃,香港岭南大学政治学与社会学系教授,博士。


  本文关键词:工作投入研究现状与展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9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39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8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