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组织管理论文 >

墨子社会管理思想与当今社会管理

发布时间:2017-04-02 12:00

  本文关键词:墨子社会管理思想与当今社会管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一步深化,综合国力得到了迅速增长,国内外环境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新的社会元素不断涌现,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过去的社会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构建与当前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管理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且意义深远。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完善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发挥政府管理的积极作用,使新时期具有符合当今社会发展新的管理模式。从而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积极有效的进行社会管理,就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全新课题。“继承历史、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只有植根于我们深厚而又博大的传统文化,结合当今社会的社会管理现状,对当今社会管理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对墨子思想的研究、探讨也必须基于对当前社会管理现状的深入把握之上,即在“当今社会管理模式”中这一目前大家较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中寻求墨子社会管理思想的内在价值和现实意义才可能使其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针对墨子思想近年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墨子管理思想作为一项极具东方色彩的思想体系,无疑可以令我们在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和模式上耳目一新。作为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整合这些经验的精神法则,这无疑会为深化改革、走向世界的我们提供重要的经验财富,更是“社会管理”中的宝贵财富。墨子社会管理思想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经验财富之一,它经过现代阐释之后自然也会为当前社会做出重要的贡献。本文采用对比分析、列举事例、归纳总结等方法,在阅读大量有关对墨子及墨家思想研究图书的基础上思考墨子社会管理思想对当今社会管理的启示性作用。通过探索,墨子社会管理思想确实对当今社会管理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墨子 社会管理思想 社会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224;C93-0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2
  • 一、论文写作的背景和意义9-10
  • 二、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10-11
  • 三、论文研究思想和方法11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11-12
  • 第一章 墨子社会管理思想的渊源12-20
  • 第一节 墨子与《墨子》12-16
  • 一、墨子其人12-13
  • 二、《墨子》与墨家学派13-16
  • 第二节 墨子社会管理思想产生的基础16-20
  • 一、墨子社会管理思想产生的经济基础16
  • 二、墨子社会管理思想产生的阶级基础16-17
  • 三、墨子社会管理思想产生的政治基础17-18
  • 四、墨子社会管理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18-20
  • 第二章 墨子社会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20-34
  • 第一节 墨子社会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20-29
  • 一、墨子社会管理思想的核心——兼爱20-24
  • 二、墨子社会管理思想的主体——尚贤24-26
  • 三、墨子社会管理思想的方法——尚同26-28
  • 四、墨子社会管理思想的基石——贵义28-29
  • 第二节 墨子社会管理思想的主要特征和局限性29-34
  • 一、墨子社会管理思想的主要特征30-32
  • 二、墨子社会管理思想的局限性32-34
  • 第三章 我国社会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34-41
  • 第一节 我国社会管理的现状35-38
  • 一、政府职能体系有了明显完善35-36
  • 二、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36-37
  • 三、政府对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37
  • 四、政府的相关社会政策得到良性发展37-38
  • 第二节 我国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38-41
  • 一、社会管理理念缺乏创新性38-39
  • 二、社会管理主体欠缺多样性39
  • 三、社会管理方式缺少灵活性39-40
  • 四、社会管理定位尚缺科学性40-41
  • 第四章 墨子社会管理思想的当今借鉴41-60
  • 第一节 “兼爱”——完善科学的社会管理理念41-48
  • 一、“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与社会管理的目的42-43
  • 二、“兼相爱则治”与社会管理的准则43-45
  • 三、“交相利则安”与社会管理的境界45-48
  • 第二节 “尚贤”——增加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48-54
  • 一、“尚贤使能”与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49-52
  • 二、“量才用人”与加大用人的社会管理力度52-54
  • 第三节 “尚同”——提高社会管理方法的灵活性54-56
  • 一、“壹同天下之义”与坚持党的领导54-55
  • 二、“得下之情则治”与提高公民参与55-56
  • 第四节 “贵义”——提升社会管理定位的准确性56-60
  • 一、“万事莫贵于义”与为社会提供更多服务57
  • 二、“遵道利民”与以人民利益为最高标准57-60
  • 结语60-61
  • 参考文献61-64
  • 致谢64-65
  • 个人简历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熊水龙;;公共危机管理视阈下的领导干部核心素质及其提升[J];桂海论丛;2011年05期

2 张继业;;人民群众的呼声就是社会管理的重心[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3 卓萍;;西方政府领导权责体系比较分析[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王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基本理念[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9年02期

5 许立新;;墨子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J];商场现代化;2008年12期

6 葛荣晋;;简论中国管理哲学的对象和范围[J];哲学动态;2007年02期

7 付进扬;;浅析墨子的管理思想[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8 陈振中;;东周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历史作用[J];晋阳学刊;1992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墨子社会管理思想与当今社会管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2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282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7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