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媒体应对能力提升及媒介素养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14-12-09 20:53

 

【摘要】 新媒体已经渗透进了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并逐渐改变着人类生存的方式,新闻事件的发生与发展因为信息流动的频繁而更加动态化,个人、政府、媒体都很难掌控舆论的走向。政府领导干部作为行政行为的实施者,其语言、行为都对舆论走向和社会管理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领导干部应对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能力是现阶段领导干部综合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第三层面为研究主线,通过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认为基层领导干部对于媒体重视程度不够,并且缺乏基本的媒介素养,无法在面对媒体时正确定位;在媒体前的言语能力不足,并缺乏基本的政治意识;公共形象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都较为突出。所以,本文认为目前提高领导干部媒体应对能力需要制度化和体系化,而不能只依靠偶然的、无序的某次培训活动来实现。新媒体时代具有与传统媒体不同的特征,所以,领导干部应对媒体能力培训机制也要结合时代特点,进一步完善。主要步骤可以是:首先要从思想层面入手,提高领导干部对媒体的认识、尊重和重视,将模拟媒体应对纳入培训内容,积累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经验,让领导干部有能力借助媒体力量促进政府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媒体的“正能量”。其次,强化领导干部媒体政治意识和媒介素养,具体应由“知媒”做起,不断增强自身新闻(网络)素养,进而“懂媒”,加强政府与媒体合作。再次,培养领导干部公共形象管理的能力,这其中就包括感性形象的管理、媒体语言行为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等。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能力的提升必然会提升政府的公众形象,并与媒体产生良性互动,就能更好地让媒体的力量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成为执政为民的助推器,可见该领域的研究必然会更加深入。 

【关键词】 领导干部; 新媒体; 媒介素养; 应对能力;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思想的日益多化,不同的社会群体根据自身的利益诉求不同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看法。个人、政府和媒体,看似毫无关系的个体一旦与舆论发生关系,就会随着信息的迅速传播而融为一体,变成舆论内容的构成部分。
首先,中国的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缺乏应对媒体的能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表示:“如果我给我们的官员整体应对媒体的能力打分,恐怕只能打出60分——及格线附近。因为从总体上看,众多中国官员面对媒体时仍以排斥、防范的心理居多。”胡锦涛同志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新闻舆论的重要作用,善于通过新闻宣传推动实际工作,热情支持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正确对待舆论监督,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要把提髙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进行深入研究,拿出切实措施,取得新的成果。”在这种背景下,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能力,加强舆论引导,统一思想、凝聚智慧,为了最大限度的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提供有利的舆论支持和和谐稳定的环境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要引导舆论,就要有应对媒体的能力,有了应对媒体的能力,才能引导舆论,进工作。所以,领导干部要重视应对媒体的能力。

其次,领导干部需要培养应对媒体的能力,尤其是能够在应急情况下处理新闻事件。近年来,一些典型的新闻事件通过新媒体的传播演变成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比如瓷安事件,由于缺乏官方信息及时、正确的引导,在网络“小道消息”的错误引导下扩大成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不仅对政府形象造成不良影响,还带来社会财产损失。在这些事件中,政府领导干部面对媒体和网络舆论时,表现出的并不是积极、正面、及时的态度,而是害怕、躲避新闻媒体报道。在多起新闻事件中,领导千部面对发生的新闻事件采取的是“捂、掖、盖”的应对方式,目的在于降低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幅度。但是,新媒体降低了媒体参与的门檻,每个社会个体都可以是传播者,在信息传播速度惊人的同时信息的真实性很难被保障,“梧、掖、盖”的办法并没有降低信息的传播速度与幅度,还导致遥言“漫天飞舞”,真实信息传播渠道受阻。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媒介素养”相关研究概述
1.2. 1. 1媒介素养含义
对于“媒介素养”的概念界定,大多数学者都将其界定为后天通过努力行程的一种能力,在英国学者大卫?伯金汉的论文中,他指出,媒介素养可以被描述成一种知识与技能,而这种知识与技能是通过媒介的教育与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媒介素养就是面对多种多样的媒介信息时,用客观的态度评判、解读和接收信息,从而明晰媒介的社会责任。
北美媒介素养中心论定媒介素养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实现需要有一定的媒介,比如印刷品等,即通过印刷品获得、分析、评价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说具有媒介素养的个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同时承担了信息接受、分析、评价和再传递的工作,是一种带有怀疑的、批判性思维过程。[2]
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 [3]在这个定义中,人所具备的媒介素养更加丰富,不仅承担了对信息的处理加工再传播,还利用信息对自己和社会产生影响。
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媒介素养研究室进一步提升了媒介素养的高度,指出:“媒介素养指的是大众解读媒介,使用媒介行使自己的传播权利与责任,并建立社会的传播品味。”在这个定义中,大众不仅要具备解读媒体信息的能力,还要有独立思考、分辨以及使用媒体的能力,并对自己所具备的传播权利与责任认识清楚,从而提升到社会责任感上,以建立社会传播品味为最终目标。
对于“媒介素养”最普遍、最具有共识性的定义是在美国媒介素养领导人会议上产生的,还是将媒介素养的定义回归到了信息处理能力上,认为媒介素养应该是理解、分析、评价以及生产信息的能力。1998年美国学者R .霍布斯将媒介素养定义["为:“使用、批判性分析媒介信息和运用媒介工具创造信息的过程。媒介素养的目标在于通过分析、推理、传播和自我表达技能的发展来提升自主权”。

社科院研究员卜卫在1997年发表的论文中围绕媒介素养教育展幵讨论,并对媒介素养进行了界定,这也是我国学术界对于媒介素养最早的研究论文。“ 1.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2.学习判断媒介讯息、的意义和价值;3.学习创造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4. 了解如何利用大众媒介发展自己”。

 

第二章新媒体发展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公众与政府的距离因为媒介而拉的更近,传统的电视、报纸、來志带来的距离感和时间差异都因为网络媒体的出现而消除,公众可以近距离的、第一时间掌握政府信息,并参与公共事件的讨论,发表个人的意见,甚至参与到政府治理中去。“华南虎”、“微笑哥”、“最牛言论官员”等事件都是借助新媒体迅速在全国传播,公众只要通过浏览网站、点击新闻、论坛留言和转发微博就可以获取信息并发表自己的言论,新媒体正在对公共管理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政府部门幵始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官方微博,政府领导干部也幵设自己的微博参与新闻事件,第一时间回复网民的留言,领导干部不仅仅是在办公室办公,还要面对聚光灯,更要面对网络带来的巨大信息,治理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政府领导干部的能力逐渐在丰富,工作方式也因为新媒体的出现而多样化,通过网络就可以体察民情,也能够进行更加理性和全面的思维,政府治理将进入媒介化和信息化的新时代。

新媒体对公共管理带来的影响包括其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影响、对公务员领导干部工作方式和工作能力提出的新要求等等。中央领导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就指出了媒体应对能力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政府形象树立的重要手段也是处理政府与公民、社会关系的关键环节。在面对大量信息以及不同媒介时,领导干部除了要对媒体事件本身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与判断能力,不能一味的躲避新闻,而是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处理新闻事件、引导新闻舆论、把握新闻动向、降低负面影响等。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车祸现场微笑官员”、“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的荒唐价值观、“你们记者管的太多”的傲慢心态,这些都是领导干部在应对媒体过程中的能力不足的表现,反思即时新媒体对于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提出的要求,也是新媒体对公共管理方式转变提出的新思路。

 

2.2新媒体与政府管理的关系
新媒体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政府管理、社会发展以及公务员执政的透明化,群体性事件或者是执法不公的事件通过新媒体展现到公众的面前,再加上新媒体无中心的新闻传播模式,使得缺乏指导的社会舆论变得更加敏感、胶着和复杂化,政府管理的舆论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这些变化对党的执政能力以及政府的管理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2.1新媒体为政府搭建平等合作的管理平台
新媒体作为一个意见、言论、观点的发布平台,向每个公民和公共组织开放,这也激发了更多的公民和公共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权益维护活动中来。公民解放自我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新媒体搭建的沟通机制表达对政府管理的意见,与政府平等合作进行社会管理。一方面,公民得到尊重,平等享受公共服务,个体积极性和创造性被调动,国家权力回归社会,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管理中。另一方面,新媒体降低了社会管理准入门滥,政府与社会组织以及个人都平等参与社会管理活动。
新媒体使信息流通从单通道向混合型渠道转变,个体和社会组织均可以参与信息互动,信息中心从一元向多元发展。政府不能再单纯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和集中信息管理的方式进行社会管理活动,“捂、掖、盖”的轮鸟式治理方式只会让政府陷入被动,伴随发生的则是事件的扩大化和舆论的集中化,最终只会造成政府形象和公共财产的双重受损。
一方面,新媒体为公众提供了开放的意见表达空间,这个空间是全方位开放的,公众可以针对同一个新闻事件在这个开放的空间中表达意见,从而达成共识。这种多元意见的共识才是意见表达群体的最终意愿。另一方面,新媒体也为公众提供了意见表达的平台,现阶段看来,这个平台由不同的元素组成,多种多样,但是统一特点都是低门滥、快捷、便利。比如博客、论坛、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等,这些平台为民众提供了信息的交流渠道,信息有来有往,是一个交换互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意见体之间也可以达成共识。

政府治理的首要任务是要为公众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生存环境,这也是现代社会管理的基本要求,而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矛盾逐渐成为危及社会稳定的不安全因素,新媒体的信息扩大作用又使得社会矛盾的发酵作用被放大和强化,信息传播的公开化,使得原有的社会矛盾更加难以控制。以网络媒体为例,作为新媒体的典范,其信息传播的随意性、无序性以及随机性都导致信息变化控制难度加大,网民的个人情绪有可能为无意间放大为社会情绪,政府治理的难度逐渐增大,如何利用新媒介的开放性来进行阳光透明的社会治理活动,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会政府以及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三章领导干部应对新媒体能力构成要素研究..........17
3.1领导干部面临的媒体困境...................17
3.2领导干部与媒体关系调查...................18
3.2.1调查对象的基木情况...................18
3.2.2调查相关内容...................18
3.3领导干部应对媒体案例研究...................21
3.3.1间接案例——由传统媒体爆发新媒体扩散的案例 21
3.3.2直接案例——从新媒体爆发并传播的案例..........24
3.4领导干部应对新媒体能力存在的缺陷...................25
3.4.1领导干部应对媒体能力不足...................25
3.4.2领导干部媒体应对能力不足的危害...................26
3.5领导干部媒体应对能力构成要素..........27
3.5.1领导干部要具备清晰的政治认识..........27
3.5,2领导干部要通新闻、懂媒体....................28
3.5.3领导干部要懂沟通、会表达....................29
第四章完善领导干部新媒体应对能力培训机制..........30
4.1提升领导干部面对媒体的政治髙度....................30
4.2建立培训效果评估体系...................31
4,3丰富培训内容 提高培训的实用性...................33
4.3.1领导干部感性形象管理...................33
4.3.2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语言能力..........34
4.3.3强化领导干部面对媒体的情绪控制能力..........35

结论......................................37

 

第四章完善领导干部新媒体应对能力培训机制

 

目前对于领导干部媒体应对能力的培训越来越多,尤其是政府对于领导干部媒体应对水平越来越重视,甚至是在公务员考试面试中也频繁出现如何应对媒体的试题,可见将领导干部媒体应对能力培训体系化尤为重要,要在目前随机、偶然的培训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从而提升政府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
4.1提升领导干部面对媒体的政治高度
在调査和案例分析中都不难发现,一旦领导干部对媒体不够重视就会在言语和行为上形成敌对的状态。所以,要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能力首先就要让领导干部从认识的发生转变,要以对等的心态看待媒体,对领导干部的培训也要有一定的政治高度,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敏感性。
首先,端正领导干部对媒体的认识。从心理角度纠正领导干部对媒体的错误认识,尤其要正视新媒体的传播作用以及对于政府管理行为的影响。对于领导干部来讲,自身需要做的是学习媒体的功能和运行规律,尤其是新媒体,在功能和运作速度上都比传统媒体要放大的多;接下来就是要尊重媒体,领导干部要对等的看待媒体和媒体工作者,只有这样才能互相合作,尊重媒体的优先权,包括他们的道德优先权、报道权,给他们应有的尊严和体面。只有领导干部从心理上正视新媒体的作用以及影响力,才能更加积极学习媒体应对的知识,并主动的参与相应的培训,最终实现能力提升的目标。

其次,通过培训提升领导干部的政治敏感性。新媒体作为新兴媒体,作为宣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工具具有更加亲民的特点,无论是对于民众还是领导干部,新媒体都已经成为生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体系的政治高度决定了培训内容是否能够提升领导干部的政治敏感性。政治理论的高低直接影响领导干部的综合形象,同时也影响其公共影响力,越是有高度、有水平的领导干部,媒体影响力也越大,说话才有底气,讲话才有分量,媒体和公众才能信服,实际工作才能推动。提升培训内容的政治高度,从而使领导干部在管理、运用和应对过程中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指导自己的言论和行为,严格遵守组织纪律,维护党和政府的公共形象。

 

结语
新媒体伴随着无处不在的媒体终端也变得与公民的生活如影随形,渗透在人类生活的每个环节,可以使用网络评论社会热点问题、可以推荐优质的餐厅,新媒介改变着人类的行为习惯。领导干部作为公民的一员,一方面其日常生活就与新媒体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作为政府的代言人,他们的基本工作更是有可能与媒体有关联,领导干部应该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塑造自身形象和政府的公共形象。
本文结合当下的媒介环境,分析了媒介素养的传受者合一的新媒体时代的内涵,并结合领导干部的特殊性,深入研究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第三层面,即作为“新闻人物”面对媒体的能力。本文的研究目标将理论和应用相结合,以实用价值为追求。通过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认为基层领导干部对于媒体重视程度不够,并且缺乏基本的媒介素养,无法在面对媒体时正确定位;在媒体前的言语能力不足,并缺乏基本的政治意识;公共形象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都较为突出。所以,本文认为目前提高领导干部媒体应对能力需要制度化和体系化,而不能只依靠偶然的、无序的某次培训活动来实现。
而完善领导干部应对媒体能力培训机制首先要从思想层面入手,提高领导干部对媒体的认识、尊重和重视,将模拟媒体应对纳入培训内容,积累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经验,让领导干部有能力借助媒体力量促进政府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媒体的“正能量”。其次,强化领导干部媒体政治意识和媒介素养,具体应由“知媒”做起,不断增强自身新闻(网络)素养,进而“懂媒”,加强政府与媒体合作。再次,培养领导干部公共形象管理的能力,这其中就包括感性形象的管理、媒体语言行为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等。

媒介素养是当代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而媒体应对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没有恒定的准则,只有大致的一种处理原则和方向,在具体新闻信息的处理方法上,需要灵活而变。本文的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还略显浅显,只能说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尝试。适应形势,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能力的提升必然会提升政府的公众形象,并与媒体产生良性互动,就能更好地让媒体的力量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成为执政为民的助推器,可见该领域的研究必然会更加深入。
 


 参考文献:

[1] 李庆丽.  关于提高领导干部应对新媒体能力的思考[J]. 学理论2012(13)
[2] 李晋生.  新媒体环境下基层领导干部的网络应对能力建设[J]. 新闻世界2012(03)
[3] 刘兰明.  传媒新生态考验领导干部的新闻执政能力[J]. 唯实2012(02)
[4] 韩晓辉.  论新媒体环境下提高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1(06)
[5] 杜洪亮.  领导干部如何应对新媒体[J]. 领导科学2011(35)
[6] 王庆华.  浅议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培养和提升[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7] 赵君香.  新媒体环境下领导干部媒体素养的提升[J]. 泰山学院学报2010(05)
[8] 彭婙,丁柏铨.  领导干部媒介素养考察报告(上)——基于一项对南京市局级领导干部的调查分析[J]. 当代传播2010(03)
[9] 周贵卯.  试述领导干部面对新媒体应具备的三种能力[J]. 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0(02)
[10] 袁军,王宇,陈柏君.  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现状及提高途径[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05)


本文编号:10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0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2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