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乡村治理视域中的贵州苗族议榔制及其现代转型

发布时间:2024-01-27 07:1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广大少数民族村寨中,存在着传统的社会管理制度,这种传统管理制度长期以来成为村庄治理的普遍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不断变迁的过程中,传统制度在民族地区的乡村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封闭状态被打破,他们的生活已经不再局限于熟人社会,传统管理制度在新时代转型时期,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如何让传统社会管理制度在社会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改善乡村社会的治理模式,推进村民自治,达到乡村治理的善治,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科学化、民主化、多元化的必然途径,已成为国家治理层面须关注的重点议题。传统管理制度以其特有的文化地域背景和民主自治的发展潜力,在乡村社会生活中发生着重要影响,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发展大有裨益。议榔制是苗族社会长期流传下来的传统制度,与苗族村寨的日常生产生活有着诸多关联,本文以贵州苗族议榔制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执行情况,阐述它的构成内容、运行规则和功能作用,展示苗族议榔制作为社会传统管理制度的治理规律;并进行价值和复兴原因的分析;描述现存苗族议榔制在村社治理中发生的变化及遇到的困境问题。结合新时代乡村...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缘起、目的及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阐述
        (一) 乡村治理的含义
        (二) 苗族议榔制的内涵
    三、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
        (二) 国内研究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全文结构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全文结构
    五、案例村庄情况介绍
第二章 乡村治理中苗族议榔制
    一、议榔制:苗族的社会治理之法
        (一) 贵州苗族议榔制概况
        (二) 议榔制的构成内容
    二、社会历史变迁下的苗族议榔制度
        (一) 秦汉至清朝末年时期的议榔
        (二) 民国时期—议榔制与保甲制的结合
        (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中的议榔制
第三章 苗族议榔制的运行机制及功能价值分析
    一、苗族议榔制的运行规则
        (一) 依据榔规榔约和理词
        (二) 根据传统古训和借助宗教力量
    二、苗族议榔制的功能
        (一) 组织生产中调整经济
        (二) 调解纠纷中管理村社
        (三) 榔规下规范秩序
        (四) 祭祀活动中的民族文化
    三、传统乡村治理制度的价值分析及复兴原因
        (一) 苗族议榔制的价值分析
        (二) 苗族议榔制复兴的原因
第四章 乡村治理中苗族议榔制转变及困境
    一、当下议榔制在村社治理中的改变
        (一) 议榔制价值与权威基础变化
        (二) 议榔制的职能体系的重构
        (三) 国家法与议榔制的相互嵌入
    二、苗族议榔制在乡村治理中的困境
        (一) 议榔制的宗教迷信色彩
        (二) 议榔制度适用范围的有限性
        (三) 议榔制一些内容的不合理性
        (四) 议榔与村委会地位不平衡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治理下的苗族议榔制
    一、新时代乡村治理要求与议榔制的融合
        (一) 共建共享村民自治
        (二) 以法为据定纷止争
        (三) 以德治村加强乡风文明
    二、议榔制在新时代乡村治理中的治理转型路径
        (一) 协同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二) 以户联村整合传统与现代文化
        (三) 整合非正式治理与正式治理方式
        (四) 传统治理权威与国家权威联动嵌入合作
第六章 总结与启示
    一、乡村治理中苗族议榔制度的传承
        (一) 发展中的苗族议榔制
        (二) 苗族议榔制文化传承的扬弃
    二、依据民族地区民情转变治理方式
        (一) 充分发挥议榔组织治理资源
        (二) 传统与现代治理方式的融合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865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8865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6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